《硕士学位中期考核报告》范文(完整版)资料.doc





《《硕士学位中期考核报告》范文(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学位中期考核报告》范文(完整版)资料.doc(1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硕士学位中期考核报告范文(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期考核报告学 号: 姓 名: 专 业: 研究方向: 导 师: 分 院: 考核时间: 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说 明一、学位论文中期考核报告中的一至五项必须采用计算机输入和打印,中期考核报告的格式可从研究生分院网页下载。考核报告为A4大小,于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二、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时间一般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半年左右进行,应于第四学期期末之前完成。三、中期检查时,研究生应向导师书面提交论文中期报告。导师根据中期报告的质量进行考核并给出成绩。四、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通
2、过后,本报告由培养单位收齐交研究生学院保存。学位论文题目 一、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 (不少于1000字)本人通过大量收集、阅读及整理桩板复合地基、桩网复合地基和桩筏复合地基等相关文献及专著,对复合地基结构形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消化和吸收了前人在复合地基方面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有关桩板复合地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本论文的思路是以沪昆高速铁路宜春试验段松软土及岩溶区路基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桩板结构路基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对钢筋混凝土承载板应力应变、桩土应力比、孔隙水压力、地基沉降等项目
3、进行系统测试、分析与总结;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桩板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稳定性及沉降规律进行研究。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现论文已基本完成了第一章绪论内容,第二章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现场试验研究和第三章桩板复合地基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这三章是本文的框架基础,为论文的后续章节中桩板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及专著细致的整理和分析,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桩板复合地基的概念及应用,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桩板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现状、工程应用现状及数值分析现状,制定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及所研究的具体内容。本文的第二章通过对沪昆高速铁
4、路宜春试验段桩板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确定了桩板复合地基现场测试项目、测试元器件的埋设方案、现场数据的采集方案及测试频率;对现场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对钢筋混凝土承载板应力变形特性、桩身轴力应力变形特性、地基沉降变形特性、空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地基土受力特性和桩土载荷分担规律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第三章对板桩复合地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确定了数值模拟中钢筋混凝土承载板、桩、垫层、路堤填料、地基土以及各个接触面所采用的数值模型和所需的计算参数。本文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就第二章的现场监测数据做进一步细致的分析,以期更完善地总结出一套针对高度铁路桩板复合地基试验路基测点位置选取、元器件埋设、测试方案方
5、法及数据整理方法,从现场获得的丰富、真实的测试资料,可供相关类似工程项目参考。对第三章数值模拟中的关键参数正在反复的验证,以期与现场反馈来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计算模型及参数的可行性,为下面章节具体研究路基载荷下钢筋混凝土承载板参数(厚度和模量)、桩体参数(桩长、桩径、桩间距和模量)、垫层参数(厚度和模量)、地基参数(初始孔隙比、岩溶空隙率和渗透性)及路堤填筑高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桩板复合地基沉降性状(总沉降量、加固区压缩量、下卧层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以期进一步丰富了桩板复合地基的结构体系。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参加科研学术活动及发表论文情况本文制定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及所研究的
6、具体内容,为论文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针对高度铁路桩板复合地基试验路基测点位置选取、元器件埋设、测试方案方法及数据整理方法,从现场获得的丰富、真实的测试资料,可供相关类似工程项目参考。初步建立了复合工程实际的桩板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桩板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做好了准备。三、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桩板结构地基数值模拟过程中各个参数的选取能否复合工程实际有待于反复的进行验证,解决方案是通过现场实测的数据进行反复的对比分析,已确定最能反映工程实际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预期可能在建立三维数值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计算不收敛情况,或
7、者出现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差很大,需要对有限元软件进行深入的学习,以期模拟出于实际情况相进的数值模型。四、论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已完成的工作是否存在与开题报告内容不相符的部分,如存在请说明其原因本文目前的研究进展与预期的研究计划较为一致,论文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论文所做的工作与开题报告内容较为符合。五、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2021.5.25-2021.6.15 本文就第二章的现场监测数据做进一步细致的分析,以期更完善地总结出一套针对高度铁路桩板复合地基试验路基测点位置选取、元器件埋设、测试方案方法及数据整理方法。 2021.6.16-2021.6.30 建立复合工程实际的桩板复合地基数值
8、分析模型。2021.7.1-2021.7.31 研究路基载荷下钢筋混凝土承载板参数(厚度和模量)、桩体参数(桩长、桩径、桩间距和模量)、垫层参数(厚度和模量)、地基参数(初始孔隙比、岩溶空隙率和渗透性)及路堤填筑高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桩板复合地基沉降性状(总沉降量、加固区压缩量、下卧层沉降量及工后沉降量)。2021.8.1-2021.8.31 按沉降控制的桩板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研究。2021.9.1-2021.9.20 对论文进行部分修改和整理。导师评语(导师指出学位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以评价) 签名:日期: 考核意见所做内容是否符合开题报告的要求课题进展是否正常论文工作可
9、否继续进行中期检查成绩()( )优 ( )良 ( )中 ( )不合格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总结报告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山东农业大学代码:10434工程领域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代码:085213联系方式姓名:刘传孝 :填表日期:2021年5 月23日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2021年4月15日填表说明一、本报告是专业学位授权点对自身建设的全面总结,分为四个部分:基本情况、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分析、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二、有多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接受专项评估的学位授予单位,请按领域分别编写总结报告。三、封面中单位代码按照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管理信息标准(国务院学位委
10、员会办公室编,2004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代码(包括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填写;领域名称及代码按照附件1填写。四、本报告的各项内容须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授权以来的情况,统计的起始时间为获得学位授权的时间,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31日,所描述内容和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有据可查。五、除特别注明的校外师资,本报告所涉及的师资均指目前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专职人员(同一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不同授权点领域重复填写)。六、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应是署名本单位,且同一人员的同一成果不得在授权点领域重复填写。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学位点之前署名其他
11、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七、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编写。八、正文使用四号宋体,图表使用五号宋体,字数控制在8000-12000之间,行间距1.5倍,纸张限用A4。一、基本情况【简要阐述本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思路与总体成效、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发展态势和办学特色等。字数控制在800-1000之间。】1. 建设思路与总体成效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批准,2021年9月开始招生。本学位点的建设思路是以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为指导,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2、,加强校内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内教学与研究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注重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注重过程管理和制度建设,确保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成效:本学位点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准确,符合工程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围绕本学位点研究优势和特色进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形成了规范、有特色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本学位点现有教师47人,其中校内专职教师24人,校外指导教师23人;校内专职教师中,导师14人,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自本学位点授权以来,本学位点校内专职教师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8项,总经费达1712.7万元,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8
13、篇,其中SCI和EI收录30余篇,获奖13项,授权专利25件。本学位点现有2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面积6000余m2,仪器设备总值2520万元;建立校外实践基地7个(省级1个)。本学位点自2021年开始招生以来,共招生41名,就业率100%,用人单位满意度100%。制定了系列人才培养保障制度和鼓励措施,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建立了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审、预答辩和答辩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2.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山东
14、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行业,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3. 发展态势和办学特色本学位点立足于山东省建筑与土木工程大省的区位优势,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重作用,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硕士人才。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迅猛发展,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本学位点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办学特色:在我国“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等时代发展背景下,本学位点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在抗震节能与生态宜居村镇建筑、建筑结构诊治与新材料、岩土工程检测与控制以及水处
15、理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二、建设成效【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指标中5个一级指标(目标与要求、基本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培养成效),依次对本专业学位授权点各项建设工作的成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描述。定量描述应尽量使用图表;定性描述以客观事实为主,辅以必要的典型事例,并对达到的水平、形成的特色等进行适度描述。字数控制在6000-8000之间。】1. 目标与要求建设目标:本学位点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211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21)的要求和“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
16、培养方针,充分吸收国内外及校内相关教学改革成果,结合学校及学院办学优势与学科发展特色,明确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主,工程特色、区域特色明显的建设目标。根据本专业发展规划,到2021年,招生规模达到35人左右,校内导师稳定在30人左右,重点建设抗震节能与生态宜居村镇建筑、建筑结构诊治与新材料、岩土工程检测与控制以及水处理新技术等4个特色研究方向,建设 10 个左右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学位要求:本学位点严格执行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研究生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完成实践环节,符合专业学位论文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建筑与土木工程
17、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培养方案:本学位点培养方案紧扣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由学科带头人和培养方向负责人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向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广泛征求意见,经本学科研究领域相关专家论证后制定,详见附件1。本学位点设置了完整的课题体系,由学位课程、领域主干课、选修课、必修实践环节和跨领域补修课程构成。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2学分。2. 基本条件(1)师资队伍本学位点现有教师47人,其中校内专职教师24人,校外指导教师23人。1)校内师资队伍本学位点校内专职教师2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3名、讲师7名,导师14名;有2位教师有国
18、外留学经历;45岁以下教师14人,占比58%;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23人,占比96%;具有博士学位的12名,占比50%。具体情况见表1。表1 师资队伍一览表序号姓名出生职称学历学位毕业时间毕业院校备注1徐学东1961.01教 授研究生硕士1982.12天津大学硕导2翟爱良1963.09教 授本 科硕士1985.07同济大学硕导3段绪胜1963.04教 授本 科学士1987.07山东建工学院硕导4刘传孝1970.12教 授研究生博士2005.04山东科技大学博导硕导5王 萱1965.02副教授本 科硕士1984.07同济大学-6周翠玲1965.09副教授本 科硕士1986.07河海大学硕导7赵兴
19、忠1966.08副教授本 科硕士1989.08重庆建筑大学硕导8张耀军1970.06副教授本 科硕士1994.07合肥工业大学-9李晓晨1970.10副教授研究生博士2006.12河海大学硕导10逯海勇1971.04副教授研究生硕士2003.07中央美术学院硕导11王素华1971.05副教授研究生博士1995.07山东科技大学硕导12孙 勇1973.12副教授本 科硕士1997.07山东工业大学硕导13张建刚1974.01副教授本 科博士1996.07石家庄铁道学院硕导14冯竟竟1981.06副教授研究生博士2021.07中国矿业大学硕导15郭 彬1977.09副教授研究生硕士2007.06东
20、南大学-16姜瑞雪1981.11副教授研究生硕士2006.06山东建筑大学硕导17王少杰1985.01副教授研究生博士2021.06东南大学硕导18范 军1974.07讲 师研究生博士2004.07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9王新元1982.01讲 师本 科硕士2001.07西南科技大学-20史 玲1982.10讲 师研究生博士2021.06北京科技大学-21张传杰1983.12讲 师研究生博士2021.0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马德鹏1987.06讲 师研究生博士2021.06山东科技大学-23孙池涛1988.01讲 师研究生博士2021.06中国农业科学院-24冯忠伦1989.11讲 师研究生博
21、士2021.06山东农业大学-本学位点根据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结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制订了严格的导师遴选、培训和考核制度。2)校外师资队伍本学位点共有校外指导教师23名,其中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19名,副教授3名。本学位点制定了校外导师的选聘制度和激励措施,详细规定了校外导师的基本要求、职责、聘任与解聘等内容。对校外导师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激励措施主要是人才资源支持,即支持研究生根据校外导师和实践基地的工程技术需求开展课题论文研究,为实践基地单位培训技术人员。专业实践基地无偿使用学校的图书和数据库资源,优先使用学校的教学、科研平台资源开展相关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硕士学位中期考核报告 硕士学位 中期 考核 报告 范文 完整版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