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语文教案3篇【完整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学生语文教案3篇【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学生语文教案3篇【完整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学生语文教案3篇【完整版】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4、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教学难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培养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质疑解疑。1、(课前布置学生带自己的成长记录册或小时候的照片)师:有没有同学带来自
2、己的成长记录册?(翻开印有出生石灰私自小脚丫、小手印的一页)大家看,这是某某同学出生时手和脚的样子。现在请大家比一比。同学们发现了什么?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慢慢地长大,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3、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很多事物在时时刻刻变化着。今天我们要学习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4、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这一课。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产生了许多疑问,今天,老师把科利亚带来了,你们来问问他吧?CAI(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象)生质疑。5、教师过渡:同学们可真会提问,而且还很有礼貌,克里亚可愿意回答了。请大家打开课文,答案都在课文里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科利亚都对你说些什么?6
3、、生自读课文,自主质疑。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木匣,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2、同桌互议。3、全班交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1、找出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埋木匣”的。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和妈妈是怎样埋木匣的?可在关键句子下面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了解科利亚和妈妈都使用“量步子”的方法埋木匣的。指导朗读。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科利亚和妈妈是怎样埋木匣的。二、中心切入,研读品味。1、找出课文哪些段落是写“挖木匣”的。轻
4、声朗读边读边思考边批注,要求学生在疑难的地方画上问号,把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2、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小结并板书中心议题。3、教师指导学生读“挖木匣”的部分。妈妈为什么能很快挖出箱子?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没有挖到自己的木匣,而第二次就挖到了呢?他是怎样想出来的呢?在读中品味,感受科利亚的感情与情绪“焦虑被嘲笑冷静思考兴奋”的变化过程。4、借助动画,直观呈现“挖木匣”部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科利亚的思考过程及特点。三、拓展内化,揭示主题。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你能给最后一个问句换种肯定的说法吗?2、导读、品悟、揭示并板书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起变化。想一想:你的周围
5、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3、结语:亲爱的同学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周围事物在一天天的变化,你们也在一天天的长高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号,但是只要我们像科利亚那样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面对变化着的事物,采取不同的策略。那,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读课文,了解灰雀失而复回的故事,小男孩用送回灰雀的实际行动改正错误的诚实品质,感受列宁对孩子、对鸟类的爱。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教学重点】理解“列宁为什么认为那个男孩是诚实的?”【教学难点】小男孩第一天离开列宁后
6、是怎样想的?【课前准备】电脑课件,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一边演示课件一边讲:同学们,你们看正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老人就是列宁,他不但善良,和蔼可亲,而且他还非常喜爱小动物,今天我们就学习灰雀(板书课题)。2、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学灰雀,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教学意图:导入激趣。老师们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看看用哪种方法更好。二、预习课文1、出示学习方法: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看哪些词不会。带着问题读,想一想公园里丢失的一只灰雀又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教学意图: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2、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课文:自己学。分小组学。教
7、学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检查学习情况:同学们,你想找几个人来读这篇课文呀?为什么?学生如果答出三个人分角色朗读就达到学生明白这篇课文的人物是列宁和小男孩。教学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你有那些词不会可以提出来,同学之间相互解答。自言自语可惜坚定果然诚实欢蹦乱跳仰望微笑如果有一些词答不出来,教师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或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公园里丢失的一只灰雀又飞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可能回答:小男孩特别喜欢这只灰雀,所以把它抓走了,想自己养着。当他看到列宁是那么喜爱关心这只灰雀,为再也看不到它伤感时,小男孩被感动了,所以又悄悄地把灰雀拿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三年级 学生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