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DC-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箝位电路(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透析-DC-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箝位电路(完整版)实用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析-DC-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箝位电路(完整版)实用资料.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透析 DC 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箝位电路(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透析 DC 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箝位电路 电源网讯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DC - 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籍位电路。它一方面将储存于变压器漏感能量无损耗地转移到负载,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次级功率二极管电压应力。本文对其一个周期内工作原理及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给出2.8 kW DC - DC变换器实验结果及波形。关键词 :正激变换 有源箝位 漏感1 前言图 1为 正 激变换器次级拓扑结构电路,VD,为整流二极管,VD:是续流二极管,L:是输出滤波电感,C:是输出滤波电容。当初级开关管开通时,
2、VD,导通,VD:截止,初级能量向负载转移;当初级开关管关断时,VD,关断,VD:开通,滤波电感电流通过VD:续流。以上只是理想状态,若考虑功率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和变压器漏感,当VD,(或V D2)处于反向恢复期时,有一冲击电流流经变压器,并将能量储存于变压器漏感中,此能量将使二极管承受较大的反向电压冲击。这样一方面需选用较高耐压等级的二极管,另一方面产生的EMI也较大。此外,由于变压器存在绕线电阻,此能量会使变压器发热。如何 有 效 处理漏感能量呢? 最常用的办法是将无源RC缓冲电路与每只功率二极管并联,如图2所示,使漏感能量都消耗在缓冲器上。工作频率越高,缓冲器消耗的能量越多,因此,变换
3、器频率和效率都不高。下面 将 介 绍一种有源箱位电路,它能将功率二极管反向电压籍位在一较低范围内,并且能量回收电路将漏感所存储的能量无损耗地转移到负图1 DC载,便于实现变换器的小型化。图 1为 正 激变换器次级拓扑结构电路图2 带RC缓冲电路的功率二极管2 电路原理分析DC 一 DC 次级有源籍位电路如图3所示,L2表示变压器次级的漏感,由VDI,VD2,VD3,VD4,C1组成全桥结构籍位电路,VD1,V D:是正激变换次级主整流二极管和续流二极管。对于这种全桥结构,加在每个主二极管上的最大反向电压就是电容CI的电压。因此,如果能将C1电压籍在小于每个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二极管就可实现安
4、全籍位了VT3,L3 ,V D5,C: 组成升一降压式的能量回收电路。下面将分5个阶段对DC -DC次级有源籍位电路一个周期内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参见图4(图中纵坐标比例不一致)。为了 便 于 分析,作出如下假设:(a) 输 出电 感Lf足够大,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其电流基本保持不变,因此L:和C;以及负载可看成一个电流为I。的恒流源;(b) 变 压 器除考虑次级漏感外视为理想器件;(c) 主 二极 管VD;和续流二极管VD:除考虑反向恢复特性外其它均不考虑;(d) 其 它 元件都是理想的。(1) t。 一 t1to时 刻 , 变换器初级开关管开通,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U,翻转为Up,;/k,其中叽
5、*为初级直流电压,k为变压器初次级匝比。整流二极管VD,正向偏置导通,流过玩、VD,的电流线性增长,增长率为di/dt= U sec/L 2。由于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VD2 尚未关断,IVD2以相同的速率减小,但总的I0不变。(2) t1一 t2IL2 在 t; 时刻达到最大值IL2(max)二Io+IRR其中IRR为VD:的反向恢复电流峰值。t1时刻,VD2反向恢复期结束后关断,VD2上开始有反向电压,籍位二极管VD;导通。此时,籍位电路将加在VD:上的反向电压籍位为C1的电压,L:上多余的能量向C1转移,IL2下降,Uc,增加。t:时刻,IL2= I。 ,VD 4 关断可以计算出这段时间
6、转移到C;上的能量为:(3) t2一 t3t2时 刻 , VT3开通,而在此之前,IL3=0,因此V T3实现了零电流开通,开通损耗很小。C1上储存的能量通过负载一L3-V T3通路向负载和L3转移,IL3增加。由于I。不变,IVDI将减小。t3时刻,C,复位(4) t3 一 t4t3时 刻 ,变 换器初级开关管关断,同时VT 3关断,I。和IVDI线性减小,减率di/dt=U,/L29I V D 2以相同速率线性增加。储存于L3上的能量转移到C:上,IL3减小,其减小率为dIL3/dt二一Uo/L3。若忽略R3损耗,(因为在模块正常工作时R3上消耗的功率约0.3W ),C: 与负载并联,这样
7、L3上的能量就转移到负载上去了。图 4 箱 位 电 路 工 作 原 理 波 形(5) t4 一 t5t;时 刻 ,IL2和,VDl达到负的,RR,而IVD2达到最大值,ID2(MAX)=Io+IRR,VD ,关断,籍位二极管V D3开通。此时,加在VD,上的反向电压为籍位电容C,的电压,漏感上的能量通过V D2-Cl-VD3-L:通路向C,转移,UCi增加。t5时刻,IL2 为0,这段时间转移到C,上的能量为:t5时 刻 后 ,输出电感通过VD:续流,以维持输出电流连续。此后开始新的周期,状态同(1)。3 、性能分析3.1 、能量分析由于 变 压 器的漏感与绕制工艺和磁芯材料有关,为了简化分析
8、在这里将它看成一常量。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漏感所储存的能量为那么单位时间内漏感所储存的能量为式 中,f为变换器的工作频率)。若采用RC缓冲器与主二极管并联,这部分能量全消耗在缓冲器上。由该式可看出,P与f成正比,这使得采用RC缓冲器的变换器工作频率和效率难以提高。若采用本文介绍的能量回收电路,这部分能量全部转移到负载上,有利于提高工作频率和效率。3.2 有源箱位分析由以 上 分 析可知,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漏感所储存的能量均转移到籍位电容C1上,由此可得C,上电压增量U为变换器的实验结果。图 5是 籍 位电容C1两端电压波形。由图可看出,其电压是在160 V平均电压上有些波动,但最大值
9、不超过180 V。因此,整流(续流)二极管用低耐压200 V的二极管是很安全的。图 5 箱 位 电 容 C, 两 端电 压波形表 1是 可 选用的两种二极管的参数对比,显然,200 V比400 V的二极管有更低导通压降,同等条件下,用200 V的二极管导通损耗更低。表 1 两 种 二 极 管 参 数 对 比为了 确 保 二极管安全箱位,也就是当籍位电容吸收漏感多余能量而电压升高时二极管不会有烧坏的危险,籍位电容的电容量需要大些。这样,在每个开关周期,籍位电容上的电压就是在一平均电压基础上有微小的波动。由此可知,C,越大,DU越小。但C,越大,体积和价格也相应增加。因此,只要选择合适的C,值,D
10、U就可确定,U十U(主二极管上的最大反向电压)也确定了。将它与手册上拟选用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相比较,即可确定二极管工作是否安全。表中,IRR反向恢复电流峰值在Tj=100条件下测得;OF导通压降在if=60A ,Ti =150条件下测得。此外 , 经 计算,(1)选用400V 功率二极管,RC缓冲电路总损耗137 W ;(2) 选 用 400V 功率二极管,有源缓冲电路总损耗70 W ;(3) 选 用 200V 功率二极管,有源缓冲电路总损耗48 W,由此 可 见 ,选用200V 功率管的有源缓冲电路比选用400 V功率管的RC缓冲电路节省功率89 W。对于2.8 kW的变换器而言,可将效率
11、提高3个百分点。5、结论由以 上 分 析可知,次级有源籍位电路有两个优点:(1)将功率二极管反向恢复期间存储于变压器漏感的能量无损转移到负载;(2)降低功率二极管电压应力。经实验验证,该电路设计是可行的。(电源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逐压控制的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V o ltage Fo llow ing Con tro led Sw itch ing Cap acito r DC2DC Converters西安理工大学刘健陈治明钟彦儒(西安710048摘要:论述了逐压控制的开关电容DC2DC变换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采用串2并电容对及与适当电容串联组合的方法,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对采用开关隔
12、离的DC2DC变换器亦进行了探讨。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良性能。Abstract:T he operati on p rinci p le and configurati on of the V o ltage fo llow ing contro lled(V FC s w itch ing capacito r DC2DC converter is discussed.By using a pair of series parallel capacito rs in series w ith a p roper capacito r,efficiency of the conver
13、ter is greatly increased.Iso lated s w itched2capacito r con2 verter is also investigated.Si m ulati on and experi m ent results show good perfo r m ance of the m ethod.叙词:变换器效率 逐压控制Keywords:convertors;eff ic iency volt age followi ng con trol1引言传统的DC2DC变换器都含有电感元件,不能令人满意1。用感性元件作负载会使开关器件的关断电流不能立即为零,产
14、生反向尖峰电动势以及过电流失磁现象等,都会为设计带来麻烦,DC2DC变换器不易集成,难以实现小型化。不含感性元件的开关电容变换器26仅采用功率开关和电容器,因而容易集成,在便携式设备、微型计算机、汽车等领域很有发展前途。目前,对开关电容变换器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早期的开关电容变换器的电压转换比由结构确定,无法调整2;文献3、4中虽然引入了调节,但效果不佳;文献5中采用了PWM调节,从而得到了可调整的转换比率但其效率较低,其中采用串2并电容对组合提高了转换效率,但只能实现1 N的降压转换(N为串2并对阶数,因采用PWM调节动态响应速度慢,这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只适合于DC2DC变换。本文提出的逐压
15、控制方案取代了传统PWM调节,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采用同样结构的开关电容变换器,可实现DC2A C变换和构成失真小的DC2A C变换器。文中采用串2并电容对与适当电容串联的方法,使任意电压变比的DC2DC变换器实现了低功耗。另外,还试验了不采用变压器的M O SFET有源隔离技术。2基本原理逐压控制的开关电容变换器及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R on为M O SFET S1、S2的导通电阻,D为施密特触发器,U为振荡器,N 为比较器,V W为基准源 。图1(a逐压控制开关电容变换器原理图(b控制电路原理图变换器启动后,当输出超过U0+U e或振荡脉冲为负时,S2关断、S1导通;当输出低于
16、U0-U e且振荡脉冲为正时,S2导通、S1截止。U0是输出电压设计值,2U e为允许纹波电压峰2峰值。S1和S2的控制逻辑设计成互为相反的状态。通过振荡器提供的脉冲信号,可保证在变换器启动初始即使U c2很低(或为零C1也有被91电力电子技术1997年第1期1997.2充电的机会,而当U c2建立起足够的电压后,通过逻辑电路封锁振荡器脉冲。这样,在启动初期S 1、S 2受U 强制控制,以确保启动成功。稳定后U 不起作用,S 1、S 2完全由U c2电压反馈控制。由上可见,这种新的控制方法可使输出电压限制在所设计的动态范围内(见图5a 。若将基准源V w 换成正弦交流电压,输出就成为正弦交流电
17、压,即实现了DC 2A C 变换(见图5b 。并联三套上述的DC 2A C 单元,并使V w 为互差120的工频正弦波信号,则可得到较好的三相交流功率输出。如果V w 采用任意波形信号,则可得到这种波形的功率输出,因而这种控制法称为逐压控制法。3分析与讨论3.1关于C 1对于降压型DC 2DC 开关电容变换器,C 1采用串2并电容对形式可降低损耗,如图2所示。串2并电容对的特点是串联充电、并联放电,充电时几个电容串联形成较高的初态电压,使其与电源电压之差较小,因而充电电流较小,损耗亦降低。放电时并联放电,放电电压为串联充电电压的1 N ,即实现了降压作用。放电时间常数较大,可保证在要求动态范围
18、内提供的电能可维持较长一段时间。采用图2a 、b 的串2并对电容构成C 1只能实现1 N 的变比,而采用图2c 的形式可实现任意变比包括1 N (N 2。与高阶串2并电容组相比,图2c 二极管较少,从而降低了损耗。图2不同电压变比M 的串2并对电容组构成形式(a M =0.5C 11=C 12(b M =0.33C 11=C 12=C 13(c M =0.75C 11=C 12C 13=0.5C 113.2工作范围要使逐压控制法正常运行,要求变换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S 1导通期间,C 1必须充电至U s ;S 2导通期间,C 2应能充电超过U 0+U e ,以保证C 1有新的充电机会。第一个条
19、件较容易满足。下面研究第二个条件。通常R on R L ,因而可近似认为C 1对C 2的充电过程中R L 开路。在该充电过程起始瞬间U c1(t 0=U s m(1U c2(t 0=U 0-U e(2W c1=(C 1U s 2 m 22(3W c2=C 2(U 0-U e 22(4式中m 降压系数当U c2达到最大时刻t m 时U c1(t m U c2(t m (5W c1=C 1U c22(t m 2(6W c2=C 2U c22(t m 2(7根据能量守恒定律W c1+W c2=W c1+W c2(8将式(3、(4、(6、(7代入式(8解得U c2(t m =C 1U s 2m 2+C
20、 2(U 0-U e 2C 1+C 2(9要满足条件,必须U c2(t m U 0+U e ,即C 1U s 2m 2+C 2(U 0-U e 2C 1+C 2U 0+U e(10选择能使不等式(10成立的C 1、C 2构成开关电容变换器,就可实现逐压控制。值得注意的是,C 1对于串2并组合应为放电时电容组的等效电容。因式(10忽略了R L ,所以在实际设计时应留有余量。关于开关周期可近似计算如下S 1导通、S 2截止的周期T 1:此期间U c2从U 0+U e 降至U 0-U e ,时间常数=R L C 2,T 112U e(U 0+U e ,其中为指数系数,经验值为0.70.9。S 1截止
21、、S 2导通的周期T 2:2=R on C 2,T 22,T =T 1+T 2。3.3有源隔离开关电容变换器图3所示为有源隔离开关电容变换器。采用M O SFET 作为隔离元件,前、后级的隔离程度取决于M O SFET 及其串联肖特基二极管的耐压。肖特基二极管VD s 的作用是阻止通过M O SFET 内部反向二极管的电流以达到隔离目的,同时也增大了隔离的耐压值。隔离驱动可采用小型耦合电感器表面贴装形式,因驱动电流很小,因而并不消耗多少功率。该电路的工作02电力电子技术1997年第1期1997.2 图3有源隔离开关电容变换器原理如同图1a ,只是其输出电压采用一只工作在线性区的光电耦合器反馈至
22、初级。注意,由于VD s 与M O SFET 是非理想的,为了保证前、后级完全隔离,S 1、S 3和S 2、S 4的交替导通,应使其存在一个时间间隔。作者设计了两个施密特触发器来实现上述时序关系,如图4所示。其中V up1、V up2、V dow n1、V dow n2分别为两个施密特触发器的上阈值和下阈值电平 。图4两施密特触发器的时序关系3.4动态响应由前述分析可看出,逐压控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因为负载突变时造成U c2发生变化,但只要达到U 0-U e 或U 0+U e ,则控制电路会立即工作而无任何滞后。当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亦是如此,因而DC 2DC 开关电容变换器的动态响应好。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析 DC 激变 次级 有源 箝位 电路 完整版 实用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