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docx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中元节习俗中元节的习俗中元节为三大鬼节之一,又称祭孤、瓜节、七月半、送鬼节、寄生节、盂兰盆会。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之称。三元即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称三鬼节。过去民间从七月初一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结束,都会举办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告结。发展至今,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期。中元节习俗-烧纸节日中,汉族民间俗信行
2、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迷信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至于为何烧纸当钱,汉族民间亦有一个滑稽的传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其兄蔡莫,受嫂子慧娘的鼓动,找蔡伦学习造纸技术。可是,蔡莫赚钱心切,技术没真正学到家便匆忙赶回家开张营业。结果,他造的纸质量太次,无人问滓。慧娘苦思冥想,心生一计。一日深夜,蔡莫放声大哭,惊动四周邻居。他说,慧娘因造纸的事,夫妻发生口角后,上吊身亡。第二天,即七月十五日,蔡莫假作悲伤痛悔,边号啕哭泣,边将纸点火焚烧。众人正在劝慰,
3、忽见慧娘苏醒过来。她告诉众人,之所以能够死而复生,是因为阎王接到了蔡莫送去的钱,才将其放归人世的。阳间拿铜当钱,阴间是拿纸当作钱。大家信以为真,皆纷纷掏钱,将蔡莫的存纸抢购一空,好给祖先烧纸送钱用。中元节烧纸的习俗就是由此而产生。有趣的是江苏洪泽湖一带还把七月十五称为“敬孤节”。节日风俗中除家家产户给亡灵烧纸钱外,还争相招待孤寡老人。据传,原洪泽湖里有个叫巫支岐的水怪,经常上岸吞食村里的儿童。于是村里有位孤老人,召集全村老人共商计谋,这位孤老人决定由自己化装成村童,身藏毒药,被水怪吃掉了,毒死了水怪,解救了村童。后人为了纪念舍己为人的老人,便于此日烧纸祭祀,并敬请孤老们,此俗至今还保留着,沿袭
4、下来成了“敬孤节”。中元节习俗-放小船按照满族的习俗,七月十五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祖先以及庆祝一年的收获。届时,身处异乡的同胞将缅怀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愿付诸顺流而下的小船,以示寄托。现中国广州地区满族人仍保留有七月十五日在水中放小船,内书“直上长白”等语的习俗。有的地方则举行划船比赛,庆祝节日。中元节习俗-跳天灯广西天等一带在中元节有跳天灯习俗。旧时跳天灯活动多是一些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之类的迷信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跳天灯一般在村头较平坦的场地上进行,72个小碗装上豆油,分别排成9行,按前后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离置灯并点燃,跳灯的人头戴面具,手持木鱼、小鼓、锣钹等乐器,亦
5、有手持挂纸花条木棍者。开头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每行灯中穿来跳去,到行角转弯处,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转弯动作,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乐器及道具。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孟兰盆会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僧尼举行孟兰盆会,诵经施食,宣称可以使施主今生父母和七世父母得以度脱节厄。这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而为中国历代帝王所提倡。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开始大兴孟兰盆法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清时孟兰盆节极为兴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元中记载:“庵观寺设盂兰会,传为目莲僧救母日也。街巷搭高台、鬼王棚座,看演经文,施
6、放焰口,以济孤魂。锦纸札糊法船,长至七八十尺者,临池焚化。点燃河谓以慈船普渡,如清明仪,舁(yu,共同抬东西请都城煌像出巡,祭厉鬼。都中小儿亦于是夕执长柄荷叶,燃烛于内,青光荧荧,如磷火然。又以青篙缚香烬数百,燃为星星灯。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各具一质。结伴呼群,遨游于天街经坛灯月之下,名斗灯会,更尽乃归。”虽是宗教活动但已充满民间娱乐气氛。放河灯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放灯时用一块木板钻孔,上面用竹蔑编织各式各样的灯笼,其灯型多为莲花灯,其含义为超度鬼魂。而在东南沿海一带,会在灯中放置银元,渔船争相攫取,获得
7、者可以“一年大顺”。放河灯,中元节和七月的最后一天都有。金陵岁时记中称:“中元金陵人家,延僧舟次诵经,剪五色纸为荷花灯,沿水放之,俗称斋河孤。”熙朝乐事中说:“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于西湖及塔上湖中,谓之照冥。”另外,还有北京岁华记中的水灯,都是称呼不同但灯的实质一样,都含有消除灾祸之意。吴江地区中元节放水灯,先由主持者向各家募捐,然后在七月十五雇数十艘船只,夜间在河中游行,船上都扎彩悬灯。有请僧诵经的,有供奉佛像的,另外有数艘船只,雇请多人在船上奏乐,最后面的船,专门将五彩纸折成灯,点火后放到河面上,红白相间,颇为壮观。至于河灯的制作,极其简单。用三寸长宽的正方形厚纸做灯底,另用芦柴一根,长约
8、三寸,中间穿一个眼,装竹签,钉在灯底,再用红白纸折成四方形,把灯底四面糊好,中间置放油纸捻,就制作成功。也有的人用各种颜色的纸,剪成荷花瓣的形状,糊到碗口上,中间用油脂点火,叫作地藏烛。放焰口佛教中形容饿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自梁代起,中国民间在中元节举办设斋、供僧、布田、放焰口等活动。当天,人们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并在法师座前供着地藏王菩萨,相传地藏王菩萨是超度地狱鬼魂的。其下供着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蟠。正午已过,人们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等摆到施孤台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别插一把蓝、红、绿的三角纸
9、旗,上书“孟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众僧诵念各种渴语和真言,然后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复三次。民间把这种仪式叫“放焰口”。及至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因其象征着五谷丰登,所以插得越多越好。中元的由来,与上元相同,本来与迷信无关。佛道两家,将其作为节会,民间又将其叫作鬼节,还叫作瓜节。大藏经中载:“目莲以母坐饿鬼中,佛令作盂兰盆,以奇果素食置盘中,供佛而后母得食。”后人依此典故,隆重地对待这个节日,僧尼道俗,都精心营建盂兰盆,供奉诸佛。百姓人家也大多持斋诵经,祭莫祖先,抚慰孤寡,教化人心,以至肉市也为之罢市。相传七月十五日为
10、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钱币、果脯、美酒以及时令之物祭祀祖先。云南、贵州的苗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到十五日这两天。焚烧纸钱、遥祭祖先的风气也很盛行。七月十四这天叫江南节,十五日叫作江西节。祭品之中,各地多用西瓜和茄饼。有将西瓜切割成多个齿状的,称之为西瓜山。红瓤黑子,摆在桌案之上。至于茄饼的做法各不相同,可用麦粉或者糯米粉做,形如半月,以青菜或豆沙糖做馅,再取茄子的柄,剥去外皮,插进饼的一端;有把茄子切成丝,与面和好,再用油煎的;还有的将茄子切成丝,盛放在器皿里,用手搽压茄子丝,挤压出水,然后用这些水和面屑,加姜丝和食盐,调成面浆,用油煎炸。北方各省,有献麻谷的做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 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