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庆阳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2018-2019年庆阳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庆阳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2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年庆阳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 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 1 题:第 2题:文 言 文 阅 读(1 6 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
2、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夜缱而出夜:在夜间B.敢以烦执事敢:敬词,此处也可译为“冒昧地”C.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D.与郑人盟盟:建立同盟5、烛之武不去劝说晋侯,而去劝说秦伯
3、的主要原因是()。2分A.秦国远晋国近,故用远交近攻的策略B.秦国强大,如被说服,晋国就无能为力了C.晋文公侵略野心大,还是秦穆公宽宏大量D.主要矛盾在晋、郑之间,而不在秦、郑之间6、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夜缱而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见秦君,拯救于危难之中的义勇精神。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说明不灭郑对秦国有利。C.“朝济而夕设版焉”,是说晋文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计好了防御工事。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说明秦、晋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7、翻译(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4分)译:_ _ _ _ _
4、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6 分)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 _ _ _ _第 3 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 9 题(2 2 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6、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晋军函陵 军:驻扎 B.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以乱易整,不武 武:威武6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因人之力而敝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B./C./D./7 .以下句子编为四
7、组,全都表现烛之武高超的说服艺术的是()(3分)夜缱而出,见秦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伯说,与郑人盟A.B.C.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恩怨,“夜缱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8、。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9 .翻译下列句子。(1 0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文:(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1-1 4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
9、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雅,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雎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
10、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航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
11、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注释】双:整船靠岸。快战:痛快地打一仗。指王翳:指项王给王翳看。11、对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扎寨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归属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D.籍独不愧于心乎?独:难道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而乃以手共搏之 乃有二十八骑B、荆轲顾笑秦武阳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C、范增数目项王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D、张良是时从沛公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
12、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英雄末路,无限悲凉。B、项羽带领奇兵乘夜突围,渡过淮河,剩下8 00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农夫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上。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嗔目一叱,使汉军骑将倒退数里。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感到无颜见江东父兄,不愿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1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5 分)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5 分)第 5 题:文言文阅读(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 题。陈祚,字永锡,吴人。永乐中进士。擢河南参议。十五年与布政使
13、周文褒、王文振合疏,言建都北京非便,并谪均州太和山佃户。躬耕力作,处之晏然。仁宗立,诏选用迁谪诸臣,祚在选中。会帝崩,不果用。宣德二年命宪臣即均州群试之,祚策第一。试吏部,复第一。遂擢御史,巡按福建。方面大吏多被弹击,禁止和买,闽人德之。还奏白塔河上通邵伯湖,下注大江,苏、松舟楫,多从往来,浅狭湮塞,请开浚。从之,转漕果便。寻出按江西。时天下承平,帝颇事游猎玩好。祚驰疏劝勤圣学。其略曰:“帝王之学先明理,明理在读书。陛下虽有圣德,而经筵未甚兴举,讲学未有程度,圣贤精微,古今治乱,岂能周知洞晰?真德秀 大学衍义一书,圣贤格言,无不毕载。愿于听政之暇,命儒臣讲说,非有大故,无得间断。使知古今若何而
14、治,政事若何而得。必能开广聪明,增光德业。而邪佞之以奇巧荡圣心者自见疏远,天下人民受福无穷矣。“帝见疏大怒曰:“竖儒谓朕未读 大学耶!薄朕至此,不可不诛。”学士陈循顿首曰:“俗士处远,不知上无书不读也。”帝意稍解。下祚狱,逮其家人十余口,隔别禁系者五年,其父竟痍死。英宗立,得释复官。祚再按湖广。以奏辽王贵给罪有所隐,与巡抚侍郎吴政逮至京,下狱。寻赦出。时王振用事,法务严峻,祚上言:“乃者法司论狱,多违定律。如侍郎吴玺误举主事吴靴,宜坐贡举非其人律,乃坐以奏事有规避律斩;及朝:自经死,狱官狱卒罪应递减,乃援不应为重罪,概杖之。一事如此,余可推矣。”帝是之,以其章示法司。寻改南京,迁福建按察使佥事
15、。有威惠,神祠不载祀典者悉撤去。久之,以疾归,卒。(选 自 明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躬耕力作,处之晏然B.禁止和买,闽人德之C.薄朕至此,不可不诛D.一事如此,余可推矣晏:平静德:感激薄:轻视推:推托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奏辽王贵蛤罪有所隐,下狱 B.宜坐贡举非其人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C.乃援不应为重罪,概杖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失其所与,不知D.神祠不载祀典者悉撤去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3)而邪佞之以奇巧荡圣心者自见疏远,天下人民受福无穷矣。(3分)(
16、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3分)(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3分)9.文中表现了陈祚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第6题: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 成6 1 0题。范 增 论 苏 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日: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
17、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
18、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别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注:几: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征兆。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 0 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杀之。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用陈平计
19、,间疏楚君王悄悄地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渐渐C.方羽杀卿子冠军当时D.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浅陋,没有见识候)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苏子曰:增之去善矣/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B.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C.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D.当于是去耶?/于是余有叹焉8.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B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C.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
20、疑之主哉D.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9 .下面各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 周易中的话为论据,暗示范增如果能见微知著的话,他早就该离项羽而去了。B.文中引 诗经中的话意在证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项羽的性格也是变化着的。C.作者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的离间并没有必然和根本的联系。D.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从“增之去”这一点铺开,反复设想推测,多方推理证明,层层深入,逻辑性强。1 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2)其弑
21、义帝,则疑增之本也。(3)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简入文渊阁,同值七人,荣最少,警敏。江西盗起,遣使抚谕,而令都督韩观将兵继其后。贼就抚奏至,帝欲赐敕劳观。荣曰:“计发奏时,观尚未至,不得论功。”帝益重之。五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还奏武英殿,帝大悦。值盛暑,亲剖瓜啖之。帝尝晚坐行幄,召荣计兵食。荣对曰:“择将屯田,训练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二十年,复下诏征阿鲁台。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
22、帝问荣。荣曰:“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从之。明年从出塞,军务悉委荣,昼夜见无时。当是时,帝凡五出塞,还次榆木川,帝崩。中官马云等莫知所措,密与荣等入御幄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柳,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或请因他事为敕,驰报皇太子。荣曰:“谁敢尔!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罪不小。”众曰:“然。”乃具大行月日及遗命传位意,启太子。仁宗即位,赐敕褒劳,费予甚厚。进工部尚书,食三禄。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反。帝召荣等定计。荣首请帝亲征,日:“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帝从其计。至乐安,高煦出
23、降。英宗即位,委寄如故。正统五年乞归展墓,命中官护行。还至武林驿而卒,年七十。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节 选 自 明史杨荣传)注:柳,b i,最里面的一层棺。宾天,与 下 文 的“大行”均指皇帝死。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贼就抚奏至就:接受既即位,简入文渊阁简:选拔熔锡为裨,载舆中。舆:棺材五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画:筹划4ABCD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荣心思缜密的一组是(3分)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秘不发丧,以礼敛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正统五年乞归展墓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24、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身居高位的杨荣虽然年轻但他表现不俗。在文渊阁一起值班的七个人里,只有杨荣最年轻,但他却是其中最机警聪敏的一个。B.杨荣凭借着军事才能深受皇帝信任。皇帝出塞用兵时,把军务全都交给随从出征的杨荣,白天和晚上召见他也没有固定的时间。C.杨荣沉稳坚定,处理突发事件不慌不忙。有人想借不合乎礼制的方式将明成祖驾崩的消息报告皇太子,杨荣坚决阻止了此事。D.杨荣的忠心受到了前后几位皇帝的认可。成祖信任器重他,仁宗褒扬慰劳并丰厚赏赐他,英宗像以前的皇帝一样信任和倚靠他。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5分)(1)“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2
25、)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第 8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 成 下面题目(1 6分,每小题2 分)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触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庆阳 第二 中学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