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试题及答案最新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试题及答案最新文档.doc(1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试题及答案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姓名: 部门/车间: 岗位: 考核时间: 分数:一、 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 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组织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 A )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A风险 B工作 C危险 D事故2、 持续改进: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A),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全面改进。3、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 A ),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A可能性 B概率 大小 情况4、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2、的目的是:( B )A辨识和评价组织的危险源; B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C便于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D满足相关方的要求5、 控制措施的( A )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充分性; B适宜性; C有效性; D合理性6、 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 A )A使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持续改进其绩效;B将组织的所有风险彻底消灭,做到绝对安全;C制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依照执行;D将所有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过程形成文件7、 危险源辨识的含义是:( D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C确定危险源的特性; D A+C8
3、、以下哪种属于职业病的范围( B )A食物中毒; B尘肺; C感冒发烧; DA+B+C9、对于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实施前应先进行( C)A向相关方通报; B预评审; C风险评价; D协商交流10、根据GB/T 18001-2001,员工应参与和了解的协商和沟通活动有:( D ) 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B批准职业安全健康方针;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 D A+C11、GB/T18001要求: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保持是:( B )的特定职责。 A员工; B管理者代表; C一个专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外部咨询机构或认证机构; D所有以上各项12、组织在确定危险的可承受性时,应考
4、虑:( C )A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的数量; B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素质;C相关法律义务与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要求; D是否能够通过认证13、组织定期开展内审的目的,是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 D )A 符合策划安排,包括满足GB/T 18001标准的要求;B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C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D A+B+C14、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B )A必须由职工代表大会批准; B必须经最高管理者批准;C必须由工会批准; D必须由管理者代表亲自制定15、下面对组织的理解错误的是( A )A大规模组织往往带来官僚制,但效率较佳; B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有人和设施;C一个组织内具有独立职
5、能的一部份,可视为组织; D组织可以是私有的1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学习与培训、体系策划、初始评审、文件编写、体系试运行、评审完善这六个步骤,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 B; C; D17、以下哪种是第一类危险源( C )A工人未按安全规程操作; B安全通道没有应急照明;C油库中的汽油; D锅炉的安全附件已损坏18、依据GB/T18001标准中4.5.1的要求,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A组织应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统计; B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可以作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依据;C 组织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D组织应对符合适用的法规的情况进行监视
6、19、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初始评审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工作时,应注意的是:(D)A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策划、实施过程进行评审;B应在新的工程活动、引人新的建筑作业程序后系统地展开;C对所评价的风险应按同样重要度对待,不应有所忽视;D策划工作应定期或者及时开展20、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开展主动测量的目的是( A )A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监测管理方案与运行标准的实施与符合情况;B监测事故的发生情况;C监测职业病的发病情况;D监测体系的失效情况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其组合。( A B)A根源;B
7、状态;C事故;D风险;E可能性;F损害2、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B E)A管理方案应明确给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包括做什么事、谁来做、什么时间做;B以所策划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获得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作为主要依据;C职能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进行评审;D为保障其有效性,管理方案一旦确定,就必须切实坚持执行,不得更改;E实施相关方法时所必须的资源保证,必须包括人力、资金及技术支持3、决定危险源控制方法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方法时,应基于以下顺序对降低风险予以考虑:( E;B;C;D;A )A个体防护用品;B取代;C工程控制;D管控制;E消除;4、危险源辩
8、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的步骤是:(F;A;C;B;E;D)A危险源辩识;B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C风险评价;D评审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E编制控制措施计划;F作业活动分类5、编制安全查检表的主要依据有( A B C D)A有关标准、规定、规范和规程; B国内、外事故案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和生产中的有关经验; C 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相同规模、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企业,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2、 一个管理十分严谨、设备精良并经消防主管部门审批合格的油库,在加强日常管理
9、的情况下,可以不列入危险源。()3、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两方面。()4、 危险源辨识只需要考虑作业场所内组织内部的设施和人员的活动。()5、 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可以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但应在3日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6、 某高速旋转的砂轮碎片突然飞出,幸好未伤及操作者,我们可把它认为发生了一次“事件”。()7、 组织在进行运行控制时,不但要对自身的风险予以控制,而且对相关方的所有风险也要进行控制。()8、 组织在制定目标时应考虑相关方的意见。()9、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是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10、 对用
10、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的设备,必须进行校准和维护。()综合部4月职业健康安全试题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100分)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A )负责。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B )负责。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 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3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A )。A要求纠正 B给予行政
11、处罚 C责令停产4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A 彻底 B综合 C分期6.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A预防、遏制 B预防、减少 C预防、控制7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B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8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A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12、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9.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C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10。国务院颁布施行的职业病防治基本法规主要有(C )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A劳动保护条例 B工业防毒条例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11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A )的各种危害。A职业病 B伤亡事故 C不利健康12。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C )种。A99 B105 C115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 )必须
13、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15.(B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1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A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A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B管理制度 C应急预案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 )标准。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14、1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 )的原则。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1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A )等卫生设施。A孕妇休息室 B职工休息室 C吸烟室2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A )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卫生行政部门 B 建设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2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同时审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22。国家对
15、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C )管理。A规划 B计划 C特殊23。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2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B )结果。A职工健康体检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C职工职业病检查2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A )。A泄险区 B救护车 C医务室26.对放射工作场所
16、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C )。A防毒面具 B防尘口罩 C个人剂量计27.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C )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卫生部门 C专人28.用人单位应(A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A定期 B不定期 C每月29。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B)和中文警示说明.A安全标识 B警示标识 C英文30。任何(B )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
17、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A私营企业 B单位 C集体所有制企业31.任何单位和个人(A )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A不得 B可以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32。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C )承担责任。A经济损失 B人身伤害 C职业病危害后果33.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A )档案.A健康监护 B工伤保险 C培训教育3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
18、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3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C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3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3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 )承担。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38.用人单位
19、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B )的作业.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3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C )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A当地政府 B医疗卫生机构 C用人单位40。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责任.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41。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B ).A行政复议 B再鉴定 C行政诉讼42.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
20、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B )承担。A医疗卫生机构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43.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A )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44.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C )待遇.A疑似职业病 B医疗 C职业病4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A)。A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治疗、康复 C康复、定期检查46。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47。用人单位对从事(C )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A体力劳动 B脑力劳
21、动 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4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A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A如实、无偿提供 B收取费用 C如实提供49.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该到(B )的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A用人单位所在地 B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 C本人居住地5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C )申请鉴定。A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B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C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试题及答案单位:姓名:岗位:得分: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危险化学
22、品应该有符合规定的 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安全周知卡 。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呼吸道、消化到和皮肤。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 腐臭蛋味,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吸入 .4、公司对有害场所一年进行一次检测。对接触有害因素的人员一年进行一次体检.5、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门、配电室的门应该向 外 开。6、“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允许连续噪声的级为8590Db(A)7、如果有化学品不慎进入眼睛,应立即 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8、皮肤被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用 流动清水 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9、在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高温
23、环境下,毒物作用一般比常温条件下大,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毒物吸收多。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3、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灯具应该是防爆型的。 ()4、在雷雨、暴风雨天气里应抓紧时间进行罐(槽)的装卸工作.()5、遇湿易燃物品可以露天储存. ()6、粉尘浓度就是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粉尘浓度高容易发生尘肺病。 ( )7、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以防静电危害。( )8、减少环境中尘毒的根本办法是戴防毒面具. ( )9
24、、直径小于5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 ( )10、印钞造币行业安全性评价采用千分制分级法,AA级评分标准是976994分( )三、单、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可分为三类,它们是(C)。A。矿物粉尘、有机粉尘及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及放射性粉尘C. 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及混合粉尘 D.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及有机粉尘2.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阀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的称为(B),临床上称噪声聋。A。听力丧失 B。永久性听力阀移 C.失聪 D。听力下降3.易燃液体应盛装在(C).A。玻璃容器 B。瓷器 C。具有防腐功能的金属容器 D。灭火器材4.电石和石
25、灰是(B)。A.易燃物品 B。遇湿易燃物品 C。氧化剂 D。有毒品5.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或工作场所,建筑物的门窗宜采用(C)。A。推拉式 B。向内开启式 C。向外开启式 D.任何方式6。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危害的基本控制措施有(B C )A屏蔽作业 B.湿式作业 C。采用密闭、通风、除尘系统D采用吸尘器 E.戴防尘口罩7。下列状态中,哪些属物的不安全的状态?( A、B、C、D)A: 危险化学品和其他物品同贮存.B:压力表、安全阀无检验标示C:危险化学品用完后未保存D:危险场所缺安全警示牌8。在进行电焊的场所不能有(A、D)的泄漏,以免影响焊工安全。A.水 B.压缩空气C。二氧化碳气 D。机油
26、9.职业健康检查分为(A、B、C)健康检查形式。A。、上岗前 B.在岗中 C。离岗时D.不定期10。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有(A B C D)A。噪声 B.振动 C。辐射 D。高温 E。粉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常见工种可引起的职业病有哪些?(1) 电狐焊、氩弧焊、气焊引起锰中毒;(2) 苯、甲苯、二甲苯中毒中毒;(3) 高温作业可引起中暑;(4) 噪声可引起噪声性耳聋(5) 生产过程中接触粉尘可引起尘肺等。2、如何预防职业病?(1) 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职业危害预评价;进行“三同时”;进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评价。(2) 在生产过程中,加强通风排毒、除尘,降低车间有
27、毒物质浓度;(3) 严格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个人防护;(4) 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质浓度.3、你接触哪些有毒有害物质,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四、案例分析题(共10分)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吨)氢氧化钠(固碱),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深入水中并顺水流入地沟。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请问:如果你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当检查到这一现场,你要重点检查什么?答案提要:1) 是否制定了这种危机情况下的应急预案;2) 仓库保管员报告后,主管领导是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28、;3)在应急抢救的同时,是否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主管上级、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管理部门、公安、环境保护、质检等部门)报告.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14)(依据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编制)程序文件目录序号 标 准 代 号 标 准 名 称1QG/JZ15.011-202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2 QG/JZ15.012-202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3QG/JZ15.013-2021 法律法规获取与更新控制程序4QG/JZ15.014-2021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 QG/JZ15.015-2021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29、6QG/JZ15.016-2021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7QG/JZ15.017-2021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8QG/JZ15.018-2021 文件控制程序9QG/JZ15.019-2021 清洁生产管理程序10 QG/JZ15. -2021 废水污染防治管理程序11 QG/JZ15.021-2021 废气污染控制程序12 QG/JZ15.022-2021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13 QG/JZ15.023-2021 废弃物管理程序14 QG/JZ15.024-2021 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15 QG/JZ15.025-2021 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16 QG/JZ15.026-2021 新
30、、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管理程序17 QG/JZ15.027-2021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8 QG/JZ15.028-2021 绩效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19 QG/JZ15.029-2021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20 QG/JZ15.030-2021 事故、事件处理和调查程序 21 QG/JZ15.031-2021 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2 QG/JZ15.032-2021 记录控制程序23 QG/JZ15.033-202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24 QG/JZ15.034-2021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021-5-15发布 2021-5-18实施厦门宏鼎机电科技 发布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31、控制程序QG/JZ15.011-20211 目的和范围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本程序适用于厦门宏鼎机电科技对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含新开发项目、新增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识别、评价和更新。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G/JZ15.025-2021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3 术语和定义3.1 环境因素指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
32、用的要素。3.2 重要环境因素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3 环境影响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4 职责4.1 技安环保处负责组织、落实环境因素的识别、汇总与评价工作,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5 工作流程5.1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5.1.1 公司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科研、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5.1.2 识别环境因素时不仅要识别本公司的环境因素,还应识别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如原材料供应商、外协方、工程承包方、运输公司、环卫部门、废弃物收购处置机构等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
33、。5.1.3 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以及新、改、扩建工程,在其计划期间或正式投产前,项目负责部门应按照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与方法,识别其中存在的环境因素,交由技安环保处进行评价。5.2 识别的方法本公司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a)过程分析法b)现场观察法5.3 环境因素的识别步骤5.3.1 由技安环保处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发放“环境因素调查表”。5.3.2 各部门应按工艺流程顺序或部门工作流程顺序,识别出能够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填入“环境因素调查表”中,反馈到技安环保处。5.3.3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表现形式。5.3.3.1 环境因素
34、的三种时态:a)过去以往遗留下来的,至今仍在产生的环境影响;b)现在正在发生的,并将持续到未来的环境影响;c)将来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如引入新项目、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5.3.3.2 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a)正常状态正常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b)异常状态非例行作业状态,如设备的开机、停机、检修产生的环境影响;c)紧急状态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事故,如火灾、洪水、地震、爆炸、环保设施突然失效等产生的环境影响。5.3.3.3 环境因素的七种类型:a)大气排放主要包括:粉尘、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等;b)水体排放主要包括:生产和生活废水的产生和排放;c)废
35、弃物主要包括:生产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固体废弃物等;d)土地污染主要包括:各种化学物质、油类、有害物质、重金属等对土壤的污染;e)噪声排放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车辆等产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f)能源、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主要包括:生产中原材料和能源、自然资源(煤、电、油、气、水)的使用和消耗等;g)其它主要包括:生产中热、辐射、振动等释放的能量。5.4 环境因素的评价5.4.1 技安环保处汇总各单位“环境因素调查表”,对环境因素逐项进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5.4.2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5.4.2.1 污染物环境因素评分法对于污染物类(粉尘、废气、废水、废弃物、噪声排放、光污染
36、、化学品等),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评价:评价公式:= a+b+c+d+e式中:环境因素总分a 法规符合性b 发生频率c 影响范围d 影响程度e 社区关注程度 表1为污染物评价法评分标准。表1 污染物评价法评分标准项序评 价 因 子评 价 内 容分 数 值a法规符合性超过标准规定6接近标准规定4未超过标准规定1b发生频率持续发生6间断发生4偶然发生1c影响范围超出社区6周围社区4厂界内1d影响程度较严重6一 般4轻 微1e社区关注程度非常强6一 般4基本不关注1a)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等级当a、b、c、d、e中有一项分值为6或总分20,则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其它为一般环境因素。b)根据环境因素的得
37、分情况,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优先等级,见表2。表2 重要环境因素优先等级分 数 值重要环境因素优先等级20高度优先=18中度优先=15低度优先5.4.2.2 能源、资源消耗评分法能源、资源消耗类评价公式:=f+g式中:环境因素评价总分f 人均产值(年)消耗量g 可节约潜力表3为能源、资源消耗评分标准。表3 能源、资源消耗评分标准项序评 价 因 子评 价 内 容分数值f人均产值(年)消耗量大6中4小1g可节约潜力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6改进工艺可明显见效4较难节约1a) 当f、g中有一项为6或总分7,则定为重要环境因素;b) 根据得分情况,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优先等级,见表4。表4 重要环境因素优先等级
38、分 数 值重要环境因素优先等级7高度优先=6中度优先=5低度优先5.5 重要环境因素的登记根据评价结果,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各相关职能部门。5.6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对公司自身产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应根据其程度策划相应的控制措施。5.6.1 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5.6.1.1 高度优先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控制。5.6.1.2 中度优先的重要环境因素,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5.6.2 运行控制通过制定程序、作业指导书的方式进行控制。5.6.3 应急控制对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进行控制。5.6.4
39、对于相关方活动中产生的重要环境因素,应采取施加影响的方式进行间接控制,按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中相关规定执行。5.7 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5.7.1 一般情况下,每年内部审核前技安环保处应组织对各部门环境因素进行确认,判定是否有更新的必要,如有则应按上述相关条款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更新“重要环境因素清单”。5.7.2 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识别环境因素并更新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a)公司计划进行新、改、扩建和技改项目;b)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c)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重要变化;d)发生重要环境事故;e)内审、管理评审或第三方审查要求。 以上工作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概述:6 记录环境因素调查表(附录A)环境因素评价表(附录B)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附录C)以上记录由技安环保处负责完整保存,保存期限为3年。附录A环境因素调查表部门: 编号: 序号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污染物主要成分状态时态环 境 影 响目前管理状况大气水体噪声土地废弃物能资源其它拟制: 附录B环境因素评价表编号:序号活动/产品/服务环 境 因 素状态时态环 境 影 响环境影响评价是否重要环境因素备注abcde附录C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序号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状态时态涉及部门控制方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