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蒲江县寿民乡九年制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2018-2019年蒲江县寿民乡九年制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蒲江县寿民乡九年制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1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年蒲江县寿民乡九年制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ri强 记 忆。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9 12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
2、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杨孙戍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师:军队。B.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只有。)1 0.下列句子中没
3、有通假字的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A.无能为也已D.何厌之有?1 1.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何陋之有?D.邻之厚,君之薄也。1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邻之厚,君之薄也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A.B.C.D.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4-7题。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览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在缀山,往从之。以蒲鞫乘牛,挂 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
4、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曰:“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直保长安,据函、靖,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 感 曰:“公之下计,乃吾上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
5、不行。玄感至东都,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揣其贰,谓玄感曰:“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氏不足亡也。”让由是加礼,遣说诸贼,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不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皆T o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
6、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密日:“须陀健而无谋,且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适恰好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B.顿兵坚城下顿驻扎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会时机,机会D.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 少却稍稍休息5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密“趣解雄远、多策略”的一组是(3 分)()挂 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公之下计,乃吾上策。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密
7、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A.B.C.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奋好学;与他交谈后,认为他见识过人,谋略出众。B.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李密为他提出三条计策,但玄感认为李密所说的下计才是最佳策略。C.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D.李密不仅谋略过人,而且勇气可嘉,亲自带兵采用伏击的方式杀死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5 分)今禀无
8、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5 分)第 3 题:第 4 题:文言文阅读(2 8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第7 1 4 题。(2 8 分)(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海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日:“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涌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
9、“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乐,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甑。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怪,为一击令瓦。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斩。”秦之群臣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秦 王 竟 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日:“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 言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
10、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日:“不若也。”相如日:“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鸳,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鹿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11、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取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渡过C.左右皆靡 靡:后退D.臣等不肖,请辞去 辞:告别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示赵弱且怯也 且:将要B.相如虽鸳,独畏廉将军哉 独:仅仅C.且相如素贱人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素:向来因:因此9.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词语的一项是 .(3分)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去今之墓而葬焉D.既来之,则安之1 0.下列句子中,与其它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3分)A.会于西河外淹池 B.何以伐为C.未之有也D.以为莫己若者(二)文天祥传文天祥
12、,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成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青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日:“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祜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日:“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费为军费。八月,天祥提兵至临安,除知平江府。上疏言:“宋惩五季之乱,今宜分天下为四镇 建都督统御于其中。约日齐奋
13、,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时议以天祥论阁远,书奏不报。明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元大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辗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二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从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日:“汝何愿?”天祥对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
14、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 选 自 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帝亲拔为第一 拔:选拔B.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庶:希望C.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与:结交D.南乡拜而死 乡:同“向”1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君其勉之B.建都督统御于其中C.为宰相,安事二姓D.然犹不忍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君安与项伯有故 臣 之 壮 也,犹不如人13 .根据文本,简要概括文天祥为挽救时局所做的事情。(3分)1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
15、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3分)(2)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4分)第5题: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 成5 9题。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
16、,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 无 储 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淳、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
17、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节 选 自 宋 史 廖 刚 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18、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母疾辞 处以近藩B.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C.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兄为君则君之D.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7、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今诸将之兵备江、淮A.国不可一日无兵 兵不可一日无食 今诸将之兵备江 淮不知几万,B.国不可一日无兵 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C.国不可一日无兵 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 备江淮不知几万,D.国不可一日无兵 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 备江淮不知几万,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
19、,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9、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
20、欲救此患莫若屯田。(3 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3 分)译文:_第 6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 2 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
21、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镶,诚甘乐之
2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日:“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雕,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日:“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霭衿,与武决去。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辇下除 除:殿阶B.劾大不敬C.信义安所见乎D.何以过陵劾:弹劾见:看见过:超过1 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之,单于使人至海上B.陵与武饮数日去。C.请毕今日之欢,效死王前D.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空自苦无人之地因泣下沾衿,与武决陵与卫律之罪,上通王天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1 1 .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生,陵降,不敢求武 B.皆为陛下所成就C.惶恐饮药而死 D.且陛下春秋高1 2 .下列与文段相关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段叙述了故友李陵劝降苏武的过程。李陵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苏武始终不为所动,表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B.“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霏衿,与武决去。”这些语言描写刻画出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
24、感人。C.“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 是 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D.在 苏武传中,卫律和李陵都已投降匈奴而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他们和苏武分别属于两个敌对阵营。因此二人的劝降方式相同,苏武的回答方式、措辞及态度也完全一样。1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每小题2 分)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臣事君,犹子事父也。第 7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题。崔日用,滑州灵昌人。擢进士第,为芮城尉。大足元年,武后幸长 安,陕州刺史宗楚客委以顿峙,馈献丰甘。
25、楚客叹其能,亟荐之,擢为新丰尉,迁监察御史。神龙中,郑普思纳女后宫,日用劾奏,中宗初不省,廷争切至,普思由是得罪。时诸武若三思、延秀及楚客等权宠交煽,日用多所结纳,骤拜兵部侍郎。帝崩,韦后专制,畏祸及,更因僧普润、道士王晔私谒临淄王以自托,且密赞大计。王曰:“谋非计身,直纾亲难尔。日用曰:“至孝动天,举无不克。然利先发,不则有后忧。”及韦氏平,夜诏权雍州长史。以功授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封齐国公,赐实户二百。坐与中书侍郎薛稷相忿竞,罢政事,为婺州剌史。历扬、汴、兖三州刺史。由荆州长史入奏计,因言:“太平公主逆节有萌。(陛下)今据大位,一下制书定矣。帝曰:“畏惊太上皇,奈何?日用曰:“庶人之孝,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蒲江县 寿民乡九年制 学校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