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龙陵县第三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2018-2019年龙陵县第三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龙陵县第三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1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年龙陵县第三完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第 1 题:阅 读 鸿门宴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鲸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2、?”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3、”项王许诺。1 4 .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B.备他盗之出入(指防止农民起义军进进出出)与非常(指意外的变故)也。C.沛公居山东(指靖山以东)时D.鲫生说我曰:距关,毋 内(内:接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1 5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表示转折的一项是()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项王按剑而踞曰C.拔剑切而啖之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16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具告以事 B.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C.贪于财货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7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项
4、伯回到军营,把刘邦的话如数告诉项羽,并趁机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答应了。B.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C.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D.项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机密泄露给了张良,项伯本是为个人情谊,结果却坏了项羽的大事。第 2 题: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题。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洪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
5、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日:“新天子当使知稼稿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
6、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澹罢,倪岳代滤,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己,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 明史 马文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7、.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C.振巩昌、临洪饥民 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5.以下各组名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 分)()新天子当使知稼稿艰难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
8、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7.把文中画横线的名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第 3 题:文言文阅读(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题。杜甫,
9、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 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瑁布衣时与甫善,时培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瑁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博罢相。甫上疏言培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瑁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
10、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峻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
11、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节 选 自 旧唐书?杜甫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B.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C.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指出过错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3分)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贬瑁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阻,旬日不得食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A.B.C.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3分)A.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
12、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B.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C.杜甫因为自幼同房培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瑁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4分)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3分)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3分)第4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 成7 1 1题。(-)于是张良至军
13、门见樊哙。樊哙曰:“今 日之事何如?”良曰:“甚 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喑之。项王曰:“壮 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4、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 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15、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 自 史记项羽本纪)【注释】周生:汉时的儒者。重瞳子:目中有两个眸子。暴:突然,有忽然兴起之意。五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后人。自矜功伐:以功勋自诩。寤:同“悟”。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有错的一项是()A.陈涉首难 首先遭难B.然羽非有尺寸 尺寸之地C.沛公起如厕 到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进入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政由羽出,号 为“霸王”,窃为大王不取也B.徒以口舌为劳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C.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劳苦而功高如此D.何兴之暴也欲诛有功
16、之人9 .下面加点的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B.奋其私智而不师古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 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B.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C.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且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D.选 段(二)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失当一一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英雄的偏爱和敬重。1 1.用斜线“/”给下
17、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3 分)及 羽 背 关 怀 楚 放 逐 义 帝 而 自 立 怨 王 侯 叛 己 难 矣 自 矜 功 伐 奋其 私 智 而 不 师 古 谓 霸 王 之 业第 5 题:第 6 题:第 7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题。崔护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18、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锁扃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日:“君非崔护耶?”日:“是也。”又哭日:“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日:“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日:“某在斯!某在斯!”
19、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倚小桃斜柯伫立斜柯:横枝B.嗣后绝不复至嗣后:此后C.崔亦感恸,请入哭之感恸:感动D.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适人:嫁人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 都 说 明“女子美貌多情”的一 组 是()有女子自门隙窥之独倚小桃斜柯伫立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须臾开目,半日复活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A.B.C.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某年清明节,崔护至郊外,无意中发现一座花木掩映、清静优雅的庭院,意欲上前讨水,不料开门的却是一位美丽的
20、姑娘,端出一杯清水给他解渴,并落落大方地望着他。B.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去找那姑娘。虽然依旧是桃红柳绿,但大门紧闭,不见日思夜想的姑娘。面对明媚春光和灼灼桃花,崔护的的心情无限惆怅,于是他在左门题写了一首诗,两人的爱情就是由这首诗确立的。C.在小说的最后,也许是他们的真情感动了上苍,奇迹真的发生了。崔护竟将女子哭活过来,姑娘睁开美丽的双眼,恍如隔世般哀怨地望着崔护。二人悲喜交加,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D.这个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耐人寻味的爱情,是要有一颗丰富敏感的心,有一份全身心投入的情才能寻获的,愿天下有情人,牢牢把握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情缘。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崔
21、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日:“某在斯!某在斯!”第8 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 7 题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土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
22、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日:“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携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23、。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日:“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荆轲刺秦王节选)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B.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C.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上朝的衣服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5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秦舞阳色变振恐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乃引其匕
24、首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A.B.C.D.6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B.秦官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C.秦武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 题5分,共1 0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第9题:文 言 文 阅 读(2 2分)阅 读 下 面(一)(二)两个语段,完成文后6一1 0题(一)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
25、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二)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毅诘之日:“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日:“贱妾不幸,今 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龙陵县 第三 完全 中学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