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人民版.ppt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人民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人民版.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四、五教材分析 福州八中 王丽琴一、教科书的结构与体例 专题导学导语 学习建议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自我测评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专题小结问题研讨 收获与存疑 二、本模块的核心思想 本模块主要是围绕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制度)文明史展开。主要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的政治事件及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明确政治文明是构成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与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政治制度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发展演进的趋势和相互之间的作用与影响。
2、三、对教材五、六单元的解读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2.解读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
3、外交的奠基时期。第二阶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昭示着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标准基本上按照这三个阶段的线索,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三个方面的史实:(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新中 国的外交政策与方针。(2)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 成就及影响。(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 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的调整。在这三个方面,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历史知识有:(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4)改革开放以
4、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3、单元核心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坚持从中国的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目的出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众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外交目标,转变成了为我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赢得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不论在哪一时期,新中国都始终如一地坚持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大国强权政治,
5、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专题共分为三课,反映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与发展进程。从内容上讲,三课是按照新中国外交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组织教材。这三个阶段的关系可以揭示为:50年代奠基,70年代突破,80年代调整。但其中贯穿我国外交的一条主线就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一改近代史上的屈辱外交,以独立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展开平等互利的外交,由最初的“一边倒”,逐步发展到“无敌国外交”。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外交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从1949年到50年代初期)1、对教材内容的解读(1)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2)独
6、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最基本内容。(3)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 外交策略。(4)建国初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定,这是新中国 外交的主要成就。(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6)日内瓦会议、亚非国际会议。2、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各部分教材处理的设计第一部分“另起炉灶”与“一边倒”新旧中国外交政策的本质进行对比,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历史背景、相互关系以及影响 第三部分“走向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第二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这一课的内容要紧紧抓住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课程标准 实验 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人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