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临床诊治.ppt
《手足口病临床诊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临床诊治.ppt(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足口病临床诊治9内容一、概述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及分期四、诊断及鉴别诊断五、处置流程及治疗六、预防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v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v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v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A16型v 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手足口病”v 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v 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v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v 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v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手
2、足口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长期课题2008年5月2日纳入法定报告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手足口病概述-病原体u肠道病毒感染引起v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埃可病毒4、6、9、11等型。肠道病毒71型(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EV71-属单链RNA病毒,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病原学理化性质v560C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
3、v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 作用18h,仍然保留感染性v耐酸:在PH3.5仍然稳定v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v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v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v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手足口病概述v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v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v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脑水肿、循环衰竭等。v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显性:隐性=1:100。v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概述v人对肠道病毒普遍
4、易感,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人群可反复感染。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v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90%EV71感染 为何现在出现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EV71在手足口病爆发流行地区中成为主要流行株。2.重症病例的多少与EV71感染相关。儿童常见病手足口病-新发传染病?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6456例人肠道病毒传播方式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空气飞沫接触传播临床分类(2012防治指南)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
5、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普通病例频繁抽搐、昏迷、脑疝;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危重型临床分期(2012防治指南)第2期第3期死亡痊愈或后遗症第4期痊愈 痊愈 痊愈 第5期手足口出疹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普通型重型 危重型 危重型二、发病机制心率、血压皮肤花纹、四肢发凉EV71病毒血症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侵入CNS损害脑干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肺动脉压增高体循环血液进入肺循环全身血管收缩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皮疹、发热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呼吸浅促、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
6、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及分期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和皮疹。v发热:急性起病,约半数人发热,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有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v皮疹表现:患儿手、足、口、臀部四个部位(四部曲)可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临床表现v皮疹特点:早期平,疱疹周围可有炎症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天左右变暗、消退;离心性分布,很少融合,疹壁较厚。v疹子四不象:不象蚊子叮的;不象药疹;不象口唇疱疹;不象水痘。v四不:不疼;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临床表现v皮疹特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和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足部、臀部、腿部皮疹EV71感染的皮疹特点v小、厚、硬、少临床分期-第1
7、期(手足口出疹期)v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v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v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临床分期-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v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v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v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v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v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临床分期-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v多
8、发生在病程5天内。主要是交感神经亢奋表现。v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原因之一。v临床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发花、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v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v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临床分期-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v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v临床表现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v个别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
9、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v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5期(恢复期)v体温逐渐恢复正常。v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v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及时准确地将重症和危重患者从大量普通患者中甄别出来!重症早期识别是对基层医生培训的要点及早发现危重症的早期症候 3岁以下,5天以内。高水平的救治手段。重症病例早期表现v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v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v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
10、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v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v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v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及时准确地甄别2、3期最关键v2期是3、4期发生的基础,阻断2期向3期、3期向4期发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从2期发展到3期一般需要1天左右,偶尔在2天或以上。从3期发展到4期有时仅需数小时,这数小时也是救治的关键。v监测指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糖、四肢皮肤循环(重症患者的循环衰竭总是
11、从四肢末梢即脚趾、手指开始,要及时观察到脚趾手指发凉)。体温、精神状态、进食情况、频繁呕吐、肢体抖动或无力、抽搐、紫绀、肺部罗音。血像、胸片、血气。密切观察是及时发现重症的关键四、诊断及鉴别诊断手足口病诊断v1.临床诊断病例v.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v.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v.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作出诊断。v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诊断v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足 临床 诊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