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与肌耐力训练课件.ppt
《肌力与肌耐力训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力与肌耐力训练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肌力与肌耐力训练肌力与肌耐力训练张云刚张云刚 2016、07、08思考1、肌力训练的原理。2、我们的肌力训练有哪些不足?3、患者经常会说没效果、效果慢,这正常么?4、怎样训练效果会更好?主要内容一、肌力1、定义与影响因素2、肌力评定3、肌力训练二、肌耐力三、肌耐力训练四、肌力与耐力训练联系与区别肌力1、定义:肌肉或肌群收缩所产生的力量。2、肌力决定因素:1)肌肉横截面积。2)运动单位的募集和释放速率。运动单位:一个神经元和其所支配的肌纤维。3)收缩速度:速度低,运动单位募集多,力量大。4)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静息长度对的1.2倍时,产生最大肌力。5)肌腱和结缔组织的完整性。6)肌肉
2、收缩类型:离心、等长、向心7)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8)个体状况:性别、年龄等。9)其他力学因素:力臂、牵拉角度等。肌力评定一、适应症1、肌肉骨骼系统疾病。2、神经系统疾患。3.、其他二、禁忌症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且无内固定、严重疼痛、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急性损伤。三、评定目的:1、判断肌力低下范围及程度。2、分析可能的原因3、制定康复治疗计划4、检验康复治疗效果肌力评定徒手肌力评定(MMT)0 零 无可触及肌肉收缩1 微缩 有微弱的肌肉收缩,但没有关节运动2 差 去重力,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3 尚可 抗重力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但不抗阻4 良好 抗重力和轻微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 正常 抗最
3、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四、注意事项:1、说明操作方法和意义。2、确定关节活动度,以此作为全关节活动范围。3、暴露检查部位。4、正确体位,避免代偿。5、注意健患侧对比。肌力训练一、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肌力低下者禁忌症 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急性炎症和感染、疼痛、血肿、病情不稳定。二、作用1、防治因疼痛、炎症、等制动造成的肌萎缩。2、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力恢复。3、维持主动肌与拮抗肌平衡、促进关节稳定,防止负重关节退行性病变。4、促进血液循环。5、松解粘连及挛缩。6、促进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恢复。三、原理1、肌肉适应性改变2、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塑性。3、超量恢复训练即疲劳与恢复的过程,疲劳
4、后,力量、速度、耐力均下降,恢复后均高于原先水平。四、基本原则1、适当阻力2、超量恢复3、反复训练4、适度疲劳:训练频度、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的超量恢复阶段内。第二天没有疼痛或者乏力。5、适当运动强度运动强度40%肌力训练 I、IIa、IIb型肌纤维 (II型快缩纤维、白肌)基于基于1RM的肌力训练的肌力训练训练目标训练目标%1RM 组数组数 每组次数每组次数 组间休息组间休息耐力耐力 30-40 4-6 30 30s肌肥大肌肥大 65-85 4-8 6-12 45-90s最大力量最大力量 85-100 3-5 1-5 3-5min速度速度 65-80 3-6 3-6 3-5min五、注意
5、事项1、肌力下降同时伴有肌痉挛患者不应强调单块肌肉的肌力练习,加重痉挛。2、无痛或者轻微疼痛(次日恢复)。3、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5、姿势异常、肌张力高者密切关注动作。6、不憋气7、避免代偿和疼痛及肌肉震颤。8、适当阻力、平滑稳定运动。9、阻力过大表现: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疼痛、肌肉震颤、异常运动模式。10、强调主观能动性。六、肌力训练分类1、按阻力分类a、徒手抗阻训练b、器械抗阻训练(哑铃、沙袋、弹力带)2、按肌肉收缩形式分类a、等长训练b、等张训练:向心和离心c、等速训练肌力训练方法的选择一、根据现存肌力的大小选择方法1)0级肌力电刺激:延缓肌萎缩。神经冲动传递训练:主观努力,活跃神经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耐力 训练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