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我的生命原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我的生命原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寻找我的生命原点 自觉地意识到了生命由之动身的原点,标记一个人的真正成熟。 2022年9月于江西饭店 很巧,我住的饭店房间朝东,正对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久久站在窗口,看着这座五十年头初的纪念性建筑,我的思绪回到了51年前。 1955年我毕业于南昌二中。7月我参与全国高考那天,便从这栋纪念堂经过,去走进旁边的考场。我所在的饭店当年还是一片空地。整条八一大道的两边没有什么建筑,显得空空荡荡的,几乎是一张白纸。 今日,当我走出饭店,站在路旁,远眺大道两旁高楼林立,我不得不赞美这些年南昌的巨变!我为家乡的进步而欢欣鼓舞,尤其是当我知道南昌被美国今年的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最有活力之都(也是中国唯一
2、入选的城市)的时候。 南昌是生我养我的城市。 南昌是我的生命之旅由之动身的原点。17岁,我考取了北大,后来相继在北京、上海工作。由于种种缘由,我返乡的次数并不多。母亲过世后,次数就更少。2022年我先后两次回南昌是个特例。5月是来参与江西师范高校的“瑶湖之会”;9月应邀参与“中国(南昌)首届国际华人作家滕王阁笔会”。 这两次回家乡,我都剧烈地意识到了我有回到原点的感觉。它标记了我的成熟。 几何学的原点是点、直线和面。当几何学变得很先进、发达和高深尖,几何学家便要回过头来追问由之动身的点、直线和面原委是什么?这涉及数学的哲学基础,是门很深很玄的学问。它是通神的。 爱因斯坦时常回向数学的原点,显得
3、很尴尬,茫然。 物理学由之动身的原点是时间、空间、物质和力,以及测量。当物理学进入、上升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追问物理学的原点便是不行避开的。它标记着物理学已经相当成熟了。 人生之旅的前后过程同样是如此。 在我读中学的年头,学生的心态都希望走出江西省,而且是远离南昌,越远越好,即便是武汉也比南昌好。似乎人间天堂不在自己的家乡,而在最遥远的什么地方。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错觉。“远处的和尚会念经”同样是这种错觉所致。 后来,我的同班很多同学在外地生活和工作了多年,最终还是回到了南昌。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饮水思源”的实质是回到原点。 今年6月,我回了一趟外婆家向塘超林聂家村。那里有口
4、古井。小时候,我听母亲说,她在出嫁前的少女时代常在井边洗衣裳。我这次有意识地围着井边走了好几圈,我是徘徊久之,不愿离去,似乎儿时牵着母亲的手,怕离开母亲,失魂落魄。 我把外婆家的那口古井看成是我的生命之旅由之动身的原点。 古井对我是个符号。也只有在异国他乡漂泊了多年之后,我才真正懂得这个符号的全部涵义。 记得半个世纪前,自来水在南昌并不普遍。绝大部分居民是挑井水赖以生存的。当时有种卖水的职业,那是重苦力的干活。挑一担水,距离101200米不等,收费相当于今日的角。每个月卖水人的收入约500元左右。这是血汗钱。记得1953年马家巷和大井头一带有个罗驼背便是靠挑水为生的。他刚30出头,背已很驼,是
5、重担子压成的畸形。今日当我走过大井头和马家巷,罗驼背的身影便出现在我面前。自来水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井则是农业文明的象征之一。 南昌(豫章)人饮井水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用自来水不过几十年,但是在都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没有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水井作为历史文物保留下来,就像我们爱护朱德故居、新四军军部和八一起义纪念馆那样。 选择三五处很典型的水井,用凝重的铸铁栏杆把它围起来,作为南昌的文物加以保存,作为农业文明一个安家立业的符号,把它凸显在市民的记忆里,为的是不忘本因为在我眼里,那是我的生命原点。 我是饮南昌的井水长大的。我把这一点看得很重要。 在最近二十多年城市现代化的迅猛进程中,我们的
6、历史意识很薄弱,很淡薄。今日南昌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一座没有历史积淀的突然冒出来的城市。幸好还有滕王阁和佑民寺。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建设中破坏了多少历史和原点啊! 我们理应重点爱护一些有价值的建筑,包括石头街、东书院街和筷子巷的清代民居。 利玛窦在南昌住过三年(约1595年前后)。当时他住在哪里?假如今日能把他的故居保存下来,那该有多好!这便是我所指的一个城市的历史厚重感,也是我特别看重的原点。 没有这种历史的厚重或凝重感,再多的高楼林立也是浅薄的。 仅就这一点而论,我们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相当大。比如德国的古老城镇。1595年左右的老屋保留了不少,其中包括市政厅、教堂、修道院和民宅。在大门
7、或墙壁上,德国人常把屋的建立年头钉在上面。我很赞许这种自觉的历史意识,或叫原点意识。 这次在南昌,我走街串巷,找过原先的法国医院,原先的建筑已荡然无存,新楼改为南昌市第三医院。 不能说法国医院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不,我们不能这么说! 1947年前后的南昌人,谁不知道有个法国医院?小时候,我常听母亲说起它,母亲也带我去那里看过病。 我读过的小学、法国医院、地处一百零一花洲的省立图书馆和我们家在石头街、马家巷的旧居(包括旁边的水井以及闻名的六眼井)都是我所说的构成原点的元素。 高楼大厦林立(如抚河大道一带的新建筑)和原点的妥当爱护。 我志向的南昌应是两种新旧符号的和谐编织:高楼大厦林立(如抚河大道一带的新建筑)和原点的妥当爱护。 “家”(Home)是什么? “家”的核心是身心两安。 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南昌在哪里? 我既喜新也恋旧。 我的生命像个钟摆,日夜在喜新和恋旧之间作来回摇摆,取得平衡。这也是内心世界和谐的涵义之一。 只有平衡了,才是和谐。 个人的生命,一个城市,以及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