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挑战。 先做一份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写工作计划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篇1 一、工作目标 1.为全旗全部城乡0-6岁儿童提供平安、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把握疫苗针对的传染病。 2.一是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六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旗疾控中心要定期对防保人员进行考核指导。 二、主要任务 (1)准时为辖区内全部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
2、接种档案(含电子档案),并做好预防接种资料管理。 (2)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确定受种对象。 (3)执行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口头、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农村交通不便的地区,可执行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在流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设立临时接种点,适度增加门诊开放的频率和服务时间等,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4)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诞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5)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
3、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留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并照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6)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平安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7)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准时在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8)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
4、接种异常反应。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准时诊治,根据“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处置原则”进行处理。准时填写相关记录表,并向所在地的旗疾病预防把握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三、工作要求 (1)接种单位要求。接种单位必须为旗卫生局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根据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2)接种人员要求。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 (3)主动发现预防接种对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乐观通过民政、公安部门等多种渠道,执行各种方法,主动发
5、现未建卡建证的儿童。 (4)接种服务。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有条件的机构每周至少开展2次接种服务。 (5)接种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接种期间要准时对每名受种儿童填写预防接种门诊日志,必须填写每个栏目。接种完成后要填写内蒙古自治区预防接种门诊每日疫苗接种与乡镇疫苗管理情况汇总表。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单位要准时登记和转发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三联单)。 (6)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接种单位要准时录入和上传疫苗、注射器使用和接种等数据。 未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接种单位要按月上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
6、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 (7)做好疫苗管理,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个月储存量,同时避开疫苗过期失效,对储存疫苗的冰箱须每日记录2次温度。 (8)全部参加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国家免疫规划技术的继续教育。 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篇2 我院预防接种门诊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及在县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已顺利通过验收,为进一步完善我院的预防接种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_年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湖北省计划免疫程序及湖北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指导,做好本院的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工作,继续加强接种门诊的创建和流淌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 建卡,建证及 五苗 接种指标 本院
7、全部诞生的儿童建卡率要达到100%,建证率在建卡儿童上的基础上达100%。继续保持“五苗”单苗接种率100%,百白破加强完成率95%以上和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的指标。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管理,乙肝疫苗的首针准时率达100%,保持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同时做好流感、水痘、麻腮风、安尔宝、轮状病毒疫苗等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 三、强化疫苗管理,保障疫苗质量 我科室在疫苗选购、运输、贮存过程中严格执行生物制品管理方法,疫苗的选购统一到县疾控中心,运输,贮存过程严格根据冷链要求进行,做到时时监测,准时记录。按规定做好疫苗的出入库登记,常常检查疫苗有无过期,破损等情况,以确
8、保疫苗的质量。 四、做好平安注射及接种场所消毒 接种过程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筒一消毒”,真正做到平安注射。准时处理医疗废物,每次接种完成后对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毁形并送医院回收站统一处理。每次接种前后半小时对接种门诊进行紫外线消毒,以保证接种场所平安。 五、提高流淌儿童接种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展 流淌儿童也随之增加,加强流淌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已成为我科室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内容。 六、加强资料管理: 1、接种卡、证:进一步完善卡,证登记,做到卡证吻合,接种卡的填写符合要求且干净整洁,接种时要求做到三卡一证。 2、工作记录本:进一步规范完善工作记录本的填写,要求各表册填写完整,真实,全部表册一律用
9、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且干净整洁。 3、档案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管理,档案资料分年度,分类装订和存放,到本年末各村档案管理均应符合要求。 4、报表:不断加强业务指导,各种报表要符合规律,并按时上报,做到不迟报,漏报和错报。 二0_年七月二十日 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篇3 根据关于做好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新生入托入学时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我卫生室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的 1、准时发现无接种证、未免疫和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通过补证、补种,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2、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作和合作,知道并促进学校和入托机构免疫预防相关工作。 3、进一步提高全社
10、会,特殊是广阔儿童家长对规划免疫工作的熟悉和依法、自觉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 二、查验范围、对象及内容 1、查验范围 小学。 2、查验对象 (1)全部新报名入托、入学儿童。 (2)各学年期间接受的转托(学)儿童和临时借托、借读儿童。 3、查验内容 (1)儿童有无预防接种证。 (2)是否根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了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三、培训 宣传 准时参加上级卫生院的培训。培训内容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及其免疫程序、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报表填写、查验结果报告(报告机构、时限、内容等)、漏种儿童补种等详细内容和要求。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
11、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有关知识;应当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要求。 四、工作实施 1、接种点要指导小学,在儿童入托、入学报名时,要求其家长根据要求,提交预防接种证。 2、预防接种证查验过程中发现的全部未接种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确定每名儿童要补证、补种的疫苗以及需补种疫苗的种类和针次,对需补证、补种的儿童填写入托、入学儿童补证补种通知单,并通知家长到托幼机构(学校)所在的辖区的接种点进行补证、补种;疫苗补种信息要准时上卡上证。 3、确保预防接种各项措施的实施。并准时将补证、补种工作完成数据统计汇总上报。 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篇4 免疫规划是具有长
12、期性、艰难性、科学性的一项工作,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预防接种工作计划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方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等,以达到把握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工作指标 1、建卡、建证率:以乡为单位12月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要求达98%以上,包括流淌人口等特殊人群儿童。 2、“五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单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 3、乙肝疫苗接种准时率:确保首针24小时准时接种率达90%以上。 4、疫苗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脊灰”、白
13、喉、百日咳、乙脑、流脑城区不发病,麻疹发病率城区小于1/100万。 5、继续推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20_年以后诞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录入上传率达100%。 6、报表准时率、正确率:各种报表应按上级规定时间内正确、准时上报,准时率、正确率达100%。 7、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5%以上。 有关预防接种工作计划篇5 为了专心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省市县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和县疾病预防把握中心年初工作计划,为更进一步搞好我镇计免各项工作,使我镇计免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提高我镇儿童整体免疫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把握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14、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拟定二0_年计免工作计划: 一、计免工作的管理及指标要求 1、常规免疫:根据上级要求,专用乙肝,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疹疫苗,麻风,麻腮,麻腮风,乙脑,A群流脑,A C群流脑,甲肝等疫苗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全部免费疫苗。我镇每月的16至19日为接种时间,各村防疫员必须提前天到防保所转抄当月应种儿童名单,以便进行通知。 2、乙肝疫苗的管理及接种实施:接种室要建立乙肝疫苗、注射器的专帐登记和使用核销制度,使用的数量与接种人次数相吻合,严格执行平安注射管理制度,统一回收、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并做好相关记录,准时转录其他单位转移来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的接种信息;各
15、村卫生室防疫员要准时把握本村新诞生儿童信息,通知并动员新诞生儿童家长在24小时内到赵庄镇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首针接种准时率。 3、主动与教育部门协调搞好各小学新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及补种、补证工作,首针补种、补证率100%;全程接种率95%。 4、卡证管理:1岁以下儿童建卡率90%,(本地户口儿童诞生后1月内;居住满个3月以上的流淌儿童完成建卡建证,卡证吻合率95%,逐月依次填写登记,卡面保持清晰,项目填写完整,正卡由防保所统一保管,副卡由各行政村卫生室登记保存,各村副卡、接种证必须与正卡吻合;接种证的发放作好发放登记。各行政村卫生室防疫员要在月末上交本月本村儿童诞生名单,准时上报月
16、龄报表,并准时从正卡转录本村本月儿童接种信息到副卡上。 5、加强流淌人口儿童、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3岁以下流淌儿童建卡率90%,五苗单苗接种率95%,各村卫生室每年开展2次流淌儿童调查及查漏补种活动,开展一次流淌人口集聚地儿童接种抽样调查,做好外来流淌人口、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工作。 6、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1)继续抓好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对一年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质量、接种率进行专心评估,对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分析; (2)对预防接种门诊设施的投入,配置好相应物资; (3)加强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人员的培训,接种要严格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 (5)按预
17、防接种门诊接种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按时上报接种成果报表。 7、计免资料管理: 对上级下发的文件、计划、通知及各种资料做好收发登记。 把握如下资料: (1)以村为单位的总人口数、性别构成、零岁组月龄构成,015岁年龄构成; (2)行政区划及托幼资料; (3)镇村防保网络人员分布; (4)接种器材帐目登记; (5)各种生物制品的领发登记; (6)每次冷链运转的接种成果报表; (7)疫情疫点调查处理,计免针对疾病的个案登记资料; (8)计免工作计划、文件、通知、总结、检查记录等资料; (9)重点生物制品接种资料; (10)指导完成村级卫生室资料。搞好三种图表(015岁组年龄构成、防保网络、全年接种成
18、果报表)上墙,继续完成其他各项资料并归档。 8、计免工作的详细指标要求: (1)建卡率、建证率、卡证吻合率100%; (2)二00九年诞生儿童一月内建卡建证率达100%; (3)“五苗”十二月龄接种率95%以上,岁组加强、岁组“三苗”复种率95%以上; (4)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其中首针准时接种率达80%以上; (5)资料上报:预防接种门诊在接种完成后5天内将接种成果报表上报县疾控中心;月龄组报表在每月的5日前上报上一月的新生儿童数。 二、计免工作培训、宣传 1、计免培训:在每次运转前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村级卫生人员2次以上,平时安排专题培训2次以上并作好运转例会记录。 2计免宣传:利用
19、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计免宣传,重点宣传乙肝疫苗接种,出墙报12期,计免宣传日(4月25日)在街头进行计免宣传询问、下发宣传资料。 三、计免督导 1、根据分级督导的原则,镇督导组对各村计免工作全年督导2次以上,并作好相应的工作计划,督导后作好督导记录和总结。 2、防保所在每次运转结束后对各村进行督导,并随机抽查24村接种情况,写好督导总结;半年和年终对辖区内计免工作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总结上报。 四、计免监测 (一)、温度监测:每日记录冰箱温度2次,2次之间间隔不少于6小时。 (二)、计免相关疾病的监测: 1、AFP:全镇卫生人员必须准时报告AFP病例,并协助县疾控中心采集合格标本,收集病例资料。 2、麻疹: (1)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后,24小时内向市疾控中心报告传染病报告卡。 (2)常规报告:参照目前脊灰疫情AFP专报系统的要求,执行疑似麻疹病例旬、月报制。 (3)主动监测:每旬至少1次深入辖区进行麻疹主动监测。 五、重点生物制品的接种 详细任务按上级工作计划而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