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工作体会总结范文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地质实习工作体会总结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工作体会总结范文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地质实习工作体会总结范文(通用3篇) 工程地质实习工作体会总结范文(通用3篇) 工程地质实习工作体会总结范文 篇1 一、实习概况 1、实习时间、参加人员和组织情况 土木建筑学院20xx级工程地质实习是在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7月5日,其20xx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全部同学都需参加,土木工程专业十个班每班都配有一名实习老师。我所在的是土木xx班,我们班共36人,共分为六组,有组长一名,组员五名。 2、工程地质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1)能够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质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2)通过实习
2、能够培育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学的爱好,同时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3)能够培育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把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联系。 3、实习地区地质地理概况 实习地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 淮南虫 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讨论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熟悉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习地区处于北纬32度40分,四季分明,年平
3、均气温16度,年平均降雨量969毫升,属于大陆温带半潮湿季风气候区。 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 三山鼎力 ,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峰为八公山区的白鹗山,海拔242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40米。 二、实习基本要求 1)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变质岩,识别简洁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日结束实习后,要准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 4)实习结束后,按要求专心编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基本内容 1、岩石矿物的野外识别 1)岩石类型的鉴别:首先根据野外岩石的产
4、状判定岩石属于的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然后再从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含量等详细确定岩石的详细名称,留意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鉴别岩石,如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熟悉。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的细小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用稀盐酸可以区分方解石与其它矿物。 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
5、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接下来利用手中的工具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现象。另外在沉积岩中,还要留意古生物化石的观察。 2)岩石的结构类型识别:留意观察岩体中结构面(裂隙面、断层面、岩层层面等)发育的情况,包括发育方位、密度、延长情况、充填。由此确定岩体是属于以下哪一类型: a、整体块状结构 b、层状结构 c、碎裂结构 d、散体结构 2、常见积累物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首
6、先观察积累物所处的位置特征,然后结合积累物的组成,颗粒大小、颗粒表面特征和下伏基岩的关系等判定是属于哪种积累物(残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坡积物等)。 3、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 1)会利用罗盘,测量岩层的特性,如岩层倾向、倾角和走向。 2)根据实习老师的指导,观察断层两侧地层产状的变化、地层移动方向、断层面的特征,并由此判定断层的性质。 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并由此判定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竖立褶皱、倒转褶皱。 4、常见地貌类型及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实习老师的指导,观察地貌类型(河流地貌、山岭地貌、岩溶地貌等)根据
7、场地平整情况、岩石的分布以及工程性质、土的类型以及分布情况、场地四周地形复杂程度等初步判定场地的工程地质复杂程度。 5、各种地质作用 1)河流的侧蚀作用-留意观察侧蚀方向和建筑物位置的关系。 2)滑坡-留意观察滑坡四周地形特征,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特征,滑坡周界和滑坡壁特征。 3)岩溶-留意观察和描述岩溶的形态特征、岩溶发育和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的关系。 四、实习的内容与安排 1)周一上午8点在北2101教室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内容。 首先,周二早上8点在罗山油库站集合,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观察各类岩石,了解岩性、地层接触关系、岩体结构类型、风化作用。
8、 然后,周三早上8点淮南矿业集团门口集合,到洞山实习。了解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差异风化、地层倒转。 再次,周四在校园观察地板砖,墙上装饰材料,选出三大岩性的代表性岩石,拍好照片、注明地点、编写实习报告。 最后,周五计划早上7:30在北校区大门口准时动身去八公山、茅仙洞,考察边坡稳定性、河流冲蚀作用。但由于天气原因,计划取消。 周六,周日编写实习报告。 2)实习第一站-罗山 7月2日早上8点我们到达工程地质实习的第一站 罗山。首先我们在罗山山脚看到的是一块紫红色的岩石,在听了实习老师介绍后,才明白这块岩石竟然是三叠纪的紫红色中粒砂岩,命名为 刘家沟组岩 ,如下图所示。仔细观察刘家沟组岩,发现其
9、表面有黑色的泥皮构造,代表着河流沉积,岩石厚度为1m到2m刘家沟组岩石具有槽状交叉层理,由流水造成的切割面可判定岩石新老关系,从而可以判定岩石是正常地层还是倒转地层。而我们观察到的下图所示的岩石便是倒转岩石。 通过实习老师讲解使我们熟悉到到舜耕山是一座无根山,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平推而来,因此存在地质断层。 为了测量此块岩层产状,我们学会了使用罗盘。 a)磁偏角的校正 b)定向与定位 最后测得该岩层的倾向330 ,倾角63 ,走向244 。 离别第一块岩石,我们继续向山顶走去,不知不觉走到了罗山油库围墙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白云岩,岩体的表面有许多刀砍状的条纹,实习老师告知我们这些条纹是岩体的风化表
10、面,风化表面越细密,说明岩体中的钙离子被镁离子取代的越多。 而白云岩是含有杂质的,岩石的强度就与其所含的杂质成分有关,若杂质为泥质,泥质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低若杂质为碳酸盐,则碳酸盐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高,如图所示。 稍作休息我们便继续向山上走,终于爬上了山顶,有一种开阔的感觉,在山顶实习老师给我们讲解的罗盘的使用技巧,然后便开头下山。下山的路很陡,老师让我们拿出罗盘测一下倾角是多少,出乎我们的意料的是,目测有60到70度很陡的坡实际上只有17度的倾角。这让我不禁想到其实很多事情,我们的阅历和眼睛看到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必须拿出科学的依据来才行。 3)实习第二站-洞山 第一站观测的
11、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经实习老师介绍,我们观察到岩石厚度大于2米,如图所示。 该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灰岩,是整体状、层状岩体,细细观测,发现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是倒转岩体。接下来,我们拿出罗盘,各小组散开测岩石的倾向和倾角,我们这组测得的岩石倾向是350 ,倾角是40 。在测倾向和倾角时要留意观测的地方一定要是岩体的层面,岩石的层面是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环境变换造成的岩石变质。而我们观测的岩石可以看到明显滑动的方解石擦痕。 继续向上走,我们遇到了二叠纪石盒子组岩,肖县组岩,贾汪古组岩,土坝子组岩,崮山组岩。经老师的讲解和我们自己的观测,我们了解到肖县组岩是中厚层状岩石,由白云岩和灰岩交替组成贾汪古组岩
12、以泥岩和页岩为主,而泥岩是隔水层。 接下来遇到的岩石便是崮山组岩了,崮山组岩是由泥质白云岩和鲕状灰岩组成,鲕状灰岩位于崮山组岩的底部。向上走一段路便是葛万藻化石与徐庄组岩,徐庄组岩是由纯净的灰岩位于顶部,而砂岩是位于中部组成。 经我们细细观测,眼前的肖县组岩石中有细小的晶莹颗粒,老师说这个岩石是蜂窝状白云岩,而它的本质便是不规章石英条带,而肉眼看不到的石英结晶称为碎石。 今日的最后一站是采集三叶虫化石,由于风化作用以及人类活动,页岩特殊易碎,用手就可以掰开,这为我们找化石提供了便利,几乎每块页岩里都有距今5。7亿年前的三叶虫。很兴奋,感觉似乎亲自经历了5。7亿年前的一些事,虽然身上全是泥巴,也
13、走了很多冤枉路,但是我们照旧很快乐。 4)实习第三站-校本部 首先,我们来到了校本部的第一个观测点-新教大厅。在大厅柱子上,看到了石灰岩,浅黄色可能是稍微大理石褪色所致。表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化石,由于此类化石是划分石炭、二叠纪的重要化石,因此这种石材的科学价值远高于它的应用价值。大厅地板为闪长花岗岩,其含有角闪石、黑云母、长石等。还有一种俗称 中国红 的碱性长石花岗岩,其强度高,抗压强度在160Mpa180Mpa。 第二个观测点为新教广场上六根汉白玉石柱,由于其美观、大方且不易打磨,实习老师说其价格非常昂贵。接着看到了灰岩块,在其上可以看到许多树枝、树叶的化石,如图所示。 此块岩石由溶洞中长成,
14、故又被称为石钟。如下图所示。 校本部南门是有白云岩砌成的,我们主要是根据它的颜色、硬度以及与盐酸的反应来判定的。用一个小刀轻轻的刮岩石表面就可以看到有白色出现,其实这是由于岩石的硬度小,被刮成粉末而呈现的颜色。假如在岩石上滴加几滴盐酸就会发现会有气泡冒出,此外,我们还熟悉了灰岩等。 五、实习体会 通过工程地质学的实习,使我们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把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熟悉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留意的方面。 地质实习还对我
15、们的意志有所磨练,虽然烈日当头,但是我们还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胜利地完成了实习的各项工作。这期间我们曾经挥汗如雨,但是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一个人退缩。 最后我想对我们的实习老师说声感谢,感谢他不顾酷热和我们一起爬山,看各种现象,向我们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真诚的感谢他们。 工程地质实习工作体会总结范文 篇2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熟悉与了解,把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熟悉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头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 实习 工作 体会 总结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