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he Industrial Study|产业研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张卿瑞河南郑州郑州树人中学45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逐渐发展,中国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人民对于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本文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展开研究,通过对其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与人才;产业结构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需要人才作为支撑,而电子信息技术的
2、发展需要人才作为保障。同时,为了能够满足日益加快的社会生产以及生活速度的需求,人民开始创造出更加便捷、广泛以及健康环保的社会产品,产品逐渐偏向信息化、高科技化,由此产生的电子信息产业为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电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一)产值情况中国电子性产业自从2009年以来其产值一直保持着30%的增长趋势,而 从2013-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就达到了24%,而同时间段的GDP增长速度不超过10%,两者的增长速度差距较大。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2.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2.7%,其中
3、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的收入达到了3.1万亿,同比增长了25%。(二)进出口情况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贸易额增长的发展态势,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进出口额也达到了1.3万亿美元,相对其他商品的进出口总额而言占比较大,达到了14%。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从2016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2万亿,同比下降了6.4%,这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而言十分不利,近年来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是整体不佳。(三)产业规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生产与出口国家之一。2017年规模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个数已经达到了6.1万家,其中制造企业达
4、到了1.9万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达到了4.1万家,全年完成的总销售收入达到了15.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0%,其中制造业收入达到了11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7.7%,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了4.4万亿元,同比增长为16.5%。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创新水平不高中 国 电 子 信 息 产 业 在 运 行 时,其 企 业 的 经 营 缺 乏 创 新 意识,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相对较少,如生产智能手机的华为、小米等电子信息生产制造企业,其产品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行系统,相对于苹果手机的IOS系统产品而言竞争优势不足。此外,现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企业
5、无法将科研结果与实际生产完美结合,成果转换率十分低,并未形成系统化的产学研一体的产品创新体系,使得我国对于国外先进技38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术的依赖性过强,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二)产业结构不完善自从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就已经逐渐下降,出口额也已经大幅度下降,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已经不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就表明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经开始下降,其出口结构主要以低端的家电等产品出口为主,这对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而言十分不利,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普遍呈现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特征,尽管在产业规模上逐渐扩大,但是能够与国际顶尖的电子信息 企业相比的国内企业几乎没有
6、,其产业结构还没有完成升级。而就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来看,信息 技 术 的 创 新 速 度 迅 速 上 升,产 业 结 构 升 级 优 化 成 为 必 然 趋势。(三)产业人才缺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而我国的电子信息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大型企业较少,大多数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人才的价值无法充分表现出来,大量人才流向国外的企业,同时,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相对较晚,教育水平不足,高校人才无法与实际的产业需求相匹配,高级信息人才缺乏,使得产业人才整体呈现缺乏的状态。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一)提高产业创新水平为保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
7、展,就需要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国际技术发展形势相匹配。对此,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究,努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品。同时,国家要对高端科技企业进行资金扶持,提高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提高企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要保证产品创新技术的不断提高。(二)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来推动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进而增强产品竞争优势。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新兴市场发展,产业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逐渐呈现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交互使用,尤其是智
8、能化信息产品已经成为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建立与智能化、网络化相符合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大对人工智能信息产品的研发,并研发中国产品独有的软件系统。(三)加大产业人才培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对于我国电产业研究|The Industrial Study 共享汽车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分类模型李梦楠 曾子芯 沈子乔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610101【基金项目】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国家级项目:共享汽车的价值基础及其发展模式选择。项目编号:201710636033摘要:传统分享经济以补缺
9、为目的,为熟人社会提供方便,而非交易获利。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的出现,信息互换的成本大幅降低,熟人社会已经不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陌生人之间“分享”具有了对“分享对象”不同层次权益进行交易的特征,成为了“分享经济”模式。关键词:共享汽车;发展模式;分类模型一、我国共享汽车发展现状“共享经济”是使社会闲置资源得到效用最大化,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而今,互联网通过共享平台将资源闲置方和需求方相连接,让闲置资源活起来,使共享经济空前发展。目前,在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在出行的方面尤为突出。的不断发展,将带动共享汽车成为下一个独角兽行业。当今的共享汽车,有顺风车、网上约车、分时租赁、P2P租车以及传统租车
10、等模式。利好政策的出现,普华永道借此估计以每年增长超过50%的租赁行业在2020年将会迎来突破。但是,众多因素会制约共享汽车的发展,比如:汽车牌照存在不足的现象、充电桩配置不足、停车位短缺等问题。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交易成本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当前代表性成果如下:1、共享汽车的推行是可行的:汪鸣泉指出,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和运营管理公司是纯电动汽车共享运营的关键点。政府主导,公交化运营;企业运营,政府补贴和政府入股,企业运营为当前主要的三种运营模式。2、共享汽车的运营模式多样:目前出现有快车: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网约车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用户根据使用用途以及对
11、价格的敏感性不同,按需进行预约。通常情况下,选择专车作为出行工具的人群主要是不想开车或由于限号原因无法自驾车出行的私家车主;而快车,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对价格敏感的打车消费群体的出行需求,目前专车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小型城市以快车为主。还有经营性租赁:传统的汽车经营性租赁服务,分为短租和长租。短租主要为出差、旅游的用车需求,或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买车但又短时间内急需用车临时需求。长租主要是企业客户二、共享汽车研究现状共享汽车作为共享经济的衍生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各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研究,与共享单车成为共享经济的代名词。目子 信 息 产 业 的 迅 速 发 展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促 进 作
12、 用,而 这 需 要 高技术的产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要加大电子信息产品人才培养,对于高校人才要提高其技术与实践应用能力,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彼此通过合作建立实习生制度,高校提供人才、技术,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彼此联合。而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而引进而言,就需要加大企业与行业的人才引进优势,政府可以适当的提供优惠补贴政策留住国内外的技术人才,同时企业要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技术人才培训机制以 及 管 理 机 制,吸 引 更 多 的 人 才 到 中 国 的 电 子 信 息 企 业 工 作5。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团队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寻找更多信息技术人才与企业建
13、立项目研发合作,以期能够留住人才,政府作为媒介将人才团队与企业连接起来,实现互利互惠。综上所述,本文从产值、进出口、产业规模三方面对中国电 子 信 息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进 行 了 分 析,进 而 对 其 中 存 在 的 创 新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完善以及人才缺乏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产业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加大人才培养相应的对策。通过文中的研究了解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参考意见,以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王飞虎.渠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决策咨询,2018。21(01):70-74.2赵杰,李晓燕,董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山西科技,2017,32(01):73-76.3吴松飞.“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策略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4):9-14.4罗仲伟.“十三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与路径J.全球化,2016,35(03):102-113.5李亚光,罗仲伟,任国良.新时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动力与路径J.工业经济论坛,2015,15(02):50-59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