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3篇.docx
《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3篇 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毛巾、棉花等会吸水材料的特性。 2、愿意在探究活动中动手摆布操作,能对吸水现象感爱好。 活动打算: 红色水的水瓶若干个;不透明的纸杯塞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3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毛巾、棉花等会吸水材料的特性。 2、愿意在探究活动中动手摆布操作,能对吸水现象感爱好。 活动打算: 红色水的水瓶若干个;不透明的纸杯塞有干毛巾(第一次操作用)、棉花、餐巾纸、雪花片、磁铁的水杯;黑板、大头针、实物图片记录纸(毛巾、棉花、餐巾纸、雪花片、磁铁);桌子11张;盘
2、子若干,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问题 指导语:今日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我用小嘴对大嘴,倒、倒、倒,把水倒干净(操作:先拿一瓶红色水和一个塞有一条干毛巾的有色水杯,将饮料瓶里的水全都倒进有色水杯里),现在水到哪里去了?杯子里真的有吗?咦!有没有呀?怎么水会没有的? 小结:刚刚有的小伴侣说水飞走了,被我藏起来了,水在和我们捉迷藏呢。 过渡语: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小伴侣们也来变变这个魔术,找找水去哪里了吧! 二、第一次动手探究 1、指导语:请你到有色水杯的桌子上去变变魔术。你们每个人都去拿一瓶红色水和一个杯子,用刚才的方法变魔术,看看哪个伴侣也能变成一个魔术师。 2、幼儿第一次动手探究
3、,师巡回观察并用“用小嘴对大嘴,倒、倒、倒,把水倒干净,再来吹口气,呼、呼、呼,变!”来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3、提问:你们都去变过魔术了,水还能倒进盘子里吗?那么水去哪里了? 4、验证 老师展现杯子里的毛巾,发现水被毛巾吸走了。 小结:原来水被毛巾吸走了,毛巾有一个本领吸水。 过渡语:那么是不是全部的东西都会吸水呢?看看有很多材料想来玩变魔术的游戏,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材料(棉花、纱布手帕、餐巾纸、雪花片、磁铁)。(熟悉桌子上的材料及贴在杯子上的图片卡) 三、第二次动手探究 1、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在黑板上记录展现。 3、沟通:1)在做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哪些
4、材料能吸水,哪些不能? 2)看看能吸水的材料有哪些?不能吸水的材料有哪些?(对于有争议的材料当场实验验证) 3)老师用图片呈现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吸水统计。 小结:今日我们发现了“吸水”这个好玩的现象,有的东西会吸水像毛巾、棉花、餐巾纸;有的不会吸水,像雪花片、磁铁这些材料是不会吸水的。 四、延长活动: 那你们知道这些吸水的材料对我们有什么用吗?生活中还有很多能够吸水的东西,你们可以再去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自己的新发现来告知大家。 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2 目标预设 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2、激发幼儿的探究爱好,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重点、难点 1、让幼
5、儿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容易吸水,对物品吸水性有一定的理解。 2、感知水的流淌性。 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指出的: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头,引导孩子们关注四周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好玩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奇怪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忱,使他们从小就擅长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老师应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擅长发现幼儿感爱好的事物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制造宽松的探究环境。 设计思路 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探究的爱好,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水不见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教案 哪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