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pdf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一、基本概况1、说明文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2)按表达特点分,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3)按写作目的分,分为阐释性说明文、述说性说明文和实用性说明文。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方法:举例子:更加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X X的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X X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X X的特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作比较:和其他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强调说明对象X X的特点。下定义:用更科学、更概括、更简单的语言揭示事实真理。作诠释:对说明对象进行具体的解
2、释说明,更通俗易懂。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X X特点。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X X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更有说服力。4、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性、条理性、趣味性、简洁性、科学性、严密性。5、说明文结构:总分式;递进式;连贯式;并列式。二、考察题型1、概括说明对象并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关注标题)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筛选提取整合信息。(尽量用文中的原话回答)4、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5、体会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1)体会加点词的作用。答题模式:词语本义
3、+在文中的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第1页 共2 9页(2)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删去+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3)加点词能否被另一个词替换?答题模式:不能替换+原词词义+待替换词词义+如果替换,句意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三、精选习题(一)材料一: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
4、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在西双版纳,1 9 9 1 1 9 9 5年,有3 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 9 9 6 2 0 0 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摘编自刘东黎 观象)材料二:2 0 2 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 们 在 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
5、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2页 共2 9页(摘 编 自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年 4 月 2 5 日)材料三: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6、的多样性。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摘 编 自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四: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传统思想重
7、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 数 的 10舞以上:高等植物3.6 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摘编自 保
8、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光明日报 2021年 10月 10 0)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性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 作 为“象道”。B.2021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第3页 共2 9页时数月,引人注目。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2.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3.请 围 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
9、行文思路。4.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二)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难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嫦娥五号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嫦娥“五姑娘”将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并“使出浑身解数”采集月壤,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两种“挖土”模式:钻取和表取。当着陆上升组合体软着陆在月球表面,嫦 娥“五姑娘”就开始了为期2天的月面工作。“五姑娘”随身携带的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将采取深钻、浅钻,以及“铲土
10、”“挖土”“夹土”等方式,采集约2公斤月壤,并进行密封封装。完成月壤采样封装后,“五姑娘”的上升器,要准备月面点火起飞,这是一个高难度科目。这是一个高难度科目一一突破我国航天史上的另一个“首次”一一月面起飞上升。人们对于火箭的点火起飞较为熟悉,那是有一套完备的发射塔架系统的,点火起飞位置也经过精确测算,飞行轨道同样是一遍遍计算好的。相应地,月面起飞就有所不同了,它没有一马平川的起飞地,更没有成熟完备的发射塔架,着陆器就相当于上升器的发射塔架,托 举“五姑娘”回家。月球表面环境复杂,着陆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稳的状态,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的地形上。这就给起飞带来很大的难度。此外,“五
11、姑娘”还要克服地月环境差异、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等难第4页 共2 9页题。月面起飞时,“五姑娘”还无法像运载火箭一样“在地面发射前由地面人员完成测调和确认”,而必须依靠航天器“自力更生”,实现起飞时自主定位、定姿。为了确保“五姑娘”上升器能够顺利起飞上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研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并建立了一整套环环相扣的系统保证任务,为嫦娥五号胜利迈出回家一步保驾护航。当着陆器托举上升器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后,嫦 娥“五姑娘”将一路飞奔,直到月球轨道。在这里,上升器还要和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把采集到的月壤样品转移到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中。人类此前3次无人月球采样任务采用的都是月面起飞
12、直接返回地球的方案;而嫦娥五号则是采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技术,虽然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经熟练掌握了近地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但 是 在3 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当返回器带着月壤,从3 8万公里远的月球风驰电掣般向地球飞来,这时它的飞行速度接近每秒11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一般从近地轨道返回的航天器,其速度大多为每秒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别小看了这每秒3公 里 的“速度差”,就好像扔石头,同样一块石头,从一层楼扔下去的速度和从十几层楼扔下去的速度肯定不一样。同理,航天器从数百公里高的近地轨道返回和从3 8万公里远的月球返回必然不同。一旦速
13、度过猛,返回器一头撞向地球,后果不堪设想。以前从没有过的,必须让返回器减速飞行,航天科技集航天器携带样品高速再入地球,这样的事也是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设计师们,为此提出了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方案,“就像在太空打水漂一样,整个再入返回过程,就是让返回器先高速进入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以第一宇宙速度 扎入 大气层,返回地面”。1.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嫦娥五号到月球挖土的全过程补充完整。上 升 组 合 体 月 面 软 着 陆 一 一 上 升 器 月 面 起 飞 上 升一-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2.第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4、语能否删去?为什么?采集约2公斤月壤,并进行密封封装。4.从全文来看,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哪些“首次”?第5页 共2 9页(三)蚕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一种昆虫也开启了生命的历程。蚕的一生蚕的一个生命周期大约是6 0 8 0天。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像芝麻般大小,经过半个月孵化为一龄幼虫。一龄幼虫很小,像蚂蚁一样,也叫蚁蚕。从二龄幼虫开始,蚕的食量明显增加,四、五龄幼虫的食量最大,体重也快速增加,可以达到蚁蚕的八九千倍。蚕的幼虫期一共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前,蚕都不吃不动,像睡着了一样,但它的体内却在进行着非常剧烈的生理活动。在短短的一天内,它要形成新皮,蜕去旧皮
15、,让身体长大,从而进入下一个龄期。五龄幼虫继续长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吃桑叶了。它会找一个地方开始吐丝结茧,为自己建造一个厚实安全的“小屋”,然 后 在“小屋”中化蛹。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蛹羽化为蚕蛾,即成虫。蚕蛾破茧而出后开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产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尽而亡。(1)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蚕在野外的桑树上生活,随时会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天敌的围追堵截。蚕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就是刚孵化的蚁蚕期和没有行动能力的蛹期,那么蚕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蚁蚕非常柔弱,甚至连吃和爬动的力气都没有,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聪明的它们就模仿蚂蚁的样子,招
16、呼同伴,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让天敌误以为它们是蚂蚁。我们都知道,蚂蚁是攻击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喜欢集体行动,敢惹它们的动物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小昆虫都模仿它们,这些昆虫被称为“拟蚁昆虫”,蚁蚕就是其中的一种。蚕结茧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空间,可以不被打扰地在里面化蛹和羽化。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蚕如果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一生只吐一根丝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吐丝时,蚕的头部会不停地摆动,呈“S”型 或“8”字形,在自己的四周不断拉出丝线。像这样不吃不喝连续摆动两三天、摇 摆3 0多万次之后,所吐之丝就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住了。蚕一次吐出的丝长达一两千第6
17、页 共2 9页米,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千米。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一根不间断的细丝,而且这根细丝是由几百根更细的细丝扭合而成的,因此十分坚韧牢固。这样的蚕丝制成的丝绸非常轻薄飘逸,因此就有了“罗衣飘蝉翼”“风过动罗纹”这样的诗句。(2)蚕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桑叶。蚕的嗅觉很发达,能准确地嗅到桑叶发出的类似薄荷的味道。不过,蚕的食谱并不只是桑叶,榆树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只是它更偏爱桑叶罢了。但自然界的桑叶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所以人工饲料就成了实现工厂化高效生产优质蚕茧的关键。近年来,科研人员们研发出了能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蚕的食谱也就更加丰富了。(文/杨红珍,选 自 百科知识,有删改
18、)1.请在横线处各拟写一个小标题。2.从修辞角度简析文中画框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在读到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小晶说:“原来蚕吐完丝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小志说:“其实丝尽蚕未亡。你赞同谁的说法?请依据选文说说你的理由。(四)神舟十三号这样回家余 建 斌 吴 月 辉 谷 业 凯 刘 诗 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全返回地面。为此,科技人员做了精心设计和保障。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相比,此次快速返回并没有太多技术升级或改变,依然采用智能自适应预测制导方法。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通过对
19、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将返回所需时间由以往的11个飞行圈次压缩至5 个飞行圈次。神舟十三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绕地球飞行5 圈,每圈用时大概1.5 小时。此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时绕飞地球18圈,历时一天多。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可以说是过程复杂、惊心动魄,它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经过黑障区、开降落伞、开着陆缓冲发动机等关键飞行事件及环节,返回过程还要经过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的精心设计下,神舟十三号牢牢把握住了“三个度”,确保舒适安全地回第7页 共2 9页家。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7.8千米/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
20、。在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控制。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技术人员在飞船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低速度,那就是返回前由推进舱轨控发动机实施制动,降低轨道能量和轨道高度,确保飞船再入大气层;返回舱具有特定气动外形,进入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返回舱运动至距地面附近时打开降落伞,进一步降低速度;着陆瞬间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缓冲发动机,最终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将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舱体表面局部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为了确保舱内温度依然舒适,飞船控温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防热
21、结构对舱内进行保护。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科研人员在舱体表面设计了防热涂层,敷设有一层烧蚀材料,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烧蚀材料升华脱落,带走大量热量。止 匕 外,返回前会实施“热控预冷”,提前将返回舱温度降低少许。此外,为使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就必须对飞船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技术人员为神舟十三号飞船配备了一套“着陆轻功”。首先是返回轨道维持,调整飞船的轨道平面,使飞船星下点轨迹经过返回瞄准点;随后返回制动,通过制动的速度增量和发动机开机时刻,确保再入角和返回航程,为精准着陆提供保障;最后返回舱升力控制,进入大气层后,返回舱通过一系列姿态机动,巧妙利用空气动力产生的升
22、力,进行航向和横向运动的控制,精准调整预定的着陆点,最终平安返回。神舟十三号的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收官,即将进入建造阶段。(选 自 人民日报2022年4月1 7日,有删改)1.联系全文,指出第段中的“三个度”是、o2.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阅读第段,请你概括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采用哪几种措施减速。4.文章第段中“着陆轻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用在此处有何表达效果?第8页 共2 9页(五)为什么一拍照,我们就不会“笑”了?你看过照片中微笑的自己吗?是不是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好像一拍照,所有人都变成了“假 笑 男 孩(女孩),笑容尴
23、尬而不失礼貌,看起来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为什么一拍照,我们就不会“笑”了呢?早在十九世纪,神经学家纪尧姆杜兴就研究了这个问题。我们脸上的所有表情变化,其实都是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拉伸。杜兴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当我们真正开心大笑的时候,脸上哪几块肌肉动了?杜兴研究表明,当我们产生真实微笑的时候,脸上有两块肌肉起了重要作用:额骨大肌和眼轮匝肌。额骨大肌位于脸颊,它会在你微笑的时候将嘴角往上拉。而眼轮匝肌则是眼周的肌肉,它会让你在笑的时候眯起眼睛,挤出眼角的鱼尾纹。这样真诚的微笑也被人称为“杜兴微笑”。它的重点就在于,微笑时不只是嘴角动,眼睛也会动起来。而我们拍照时,往往只有嘴角的上扬,看起来就会有点怪怪
24、的。眼睛是真笑的关键,这一点也被A I (人工智能)识别出来。2 0 1 9 年,科学家试图用A I 识别一个人是真笑还是假笑。它们使用一种算法来测量人们微笑时眼睛、脸颊和嘴角的变化,将收集到的真笑和假笑做了对比。结果发现,真笑和假笑时,每个地方的肌肉收缩差异都很大,而最明显的还是眼睛周围的肌肉。真笑时,眼部周围的肌肉运动要比假笑大约多1 0 虬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真笑和假笑不同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我们的情绪。毕竟露出“杜兴微笑”的我们,大多是真快乐,这会激活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的区域。当你假笑时,大脑左侧活动的通路和真笑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大脑的不同活动,导致了不同的肌肉活动,进而产生了不同
25、的面部表情。当你拍照时,说“茄子”或者 c h e e s e”可能只是帮你调动了脸部部分肌肉运动,但 真 诚 的“杜兴微笑”,其脸部肌肉运动可能更为复杂。那么,能否通过练习让假笑也看起来好看和真诚呢?研究者得到了 3组有趣的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有 3 1%的人能发自内心地露 出“杜兴微笑”:当听到了不好的消息,只剩2 例的人能够露出“杜兴微笑”;但当研究者让所有人参与练习,先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再来模仿第9页 共2 9页“杜兴微笑”的时候,有7 1%的人都成功了。所以,想要在相机前笑得好看和真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想点儿开心的事情,发自内心地微笑。但如果心情不好,可能再怎么笑也不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专题 复习 说明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