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剑河县工业园区 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全面具体地了解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状况和,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供应决策参考。现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业园区建设状况 1、园区规划编制状况 剑河县工业聚集区总体规划已于2月16日经州级专家组评审通过,目前正在装订中,将于近期出成果。完成对屯州工业聚集区和南明工业聚集区地形测绘工作,并编制了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发展补充规划环评报告书和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发展补充规划(剑河功能区)技术规划,现正在测评之中,力争在今年7月底完成
2、评审。岑松片工业园区(2平方公里)的限制性具体规划已经落实格尼国际询问机构-广州市格力询问有限公司详细负责编制,当前已出初稿,初稿正在进行审核中,预料7月底全面完成具体规划设计。依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省级开发区扩区申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州人民政府办发电2022101号)文件精神,我县将贵州省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剑河县屯州工业园区2平方公里与黔东5县一起上报省人民政府,申报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申报工作已经完成可行性探讨报告、图纸绘制、土地利用方案及选址看法书,现正在装订成文本向省级申报。 2、园区建设状况 剑河县工业园区2004年起先建设建设第一期工程屯州工业园区以来,县政府经过
3、银行贷款和政府财政投资融资方式先后投资 3917万元收储土地362亩和修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五通一坪”工作,目前有12家企业落户在园区内。以后准备:一是在土地收储方面,今后两年内,县政府在自筹资金0.5亿元的基础上,由剑河县国资公司担保,再向银行贷款2.5亿元,共计3亿元用于收储工业园区规划内2平方公里的土地;二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今年又申报了供水工程、垃圾填埋场工程、剑河县屯州服务中心项目以及工业区亮化、绿化等基础投资项目工程;三是在项目建设和工业技术改进、项目续建方面,完成绿野活性炭厂、剑白香猪厂、老蔡牛肉有限公司、欧泰林化厂等企业的技改和续建工作,天利达鞋业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已于今年4月
4、份竣工,现已投产运用,兴盛鞋业正在建设中,目前机械设备都已经购齐,等待厂房竣工,将于10月份投产;四是基础设施方面,基础设施项目相关申报材料都已经向上级相关单位及部门上报,正等待审批以便实施。 二、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 1、基础设施跟不上,项目落地难。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仅在原屯州工业园区362亩土地上建设道路硬化、供排水、供电、移动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但都还没有搞好路灯、绿化等设施建设,而这部分土地已被落户企业用完。再加上园区将扩建到2平方公里(近期发展目标),而扩建部分的土地收储难上加难。2022年以来,我县引进产业项目11家,只有兴盛鞋业一家企业落地园区,别的都在等
5、待或观望能否有土地落户。 2、企业个数少,生产规模小,经济总量不高。我县除去规模以上企业后,目前我县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上500万元的只有剑景水电开发公司、欧泰林化公司、剑白香猪厂等7家,而规模以上企业只有剑河县供电局、剑河县忠信建材公司、剑河县昌兴木业公司等3家,因而我县经济总量跟不上。 3、园区管理体制有待健全,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由于没有单独建制的工业区管委会(目前由工信办兼管)和独立的办公场所,缺乏行政调控实力,造成工业园区无法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快捷的园区工作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园区项目从立项到建成,程序困难,手续报批“一站式”办理并未从根本上实现,县里出台的实惠政策并未得到真正
6、的落实。二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工作是引资,但目前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引资机制,招商力度大,但是引进产业项目少、措施不力,全社会、全方位、常常性的工业招商引资氛围还没形成。 4、园区目前发展困难重重,从而无法保证园区的发展后劲。一是由于县级财力非常有限,资金投入严峻不足,屯州工业规划区服务中心、垃圾填埋场、公租房、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扩建等基础设施工程启动困难。二是园区近期工业园规划的土地收储和实现“五通一平”及其它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而投入仅仅依靠县财政的单一投入,资金明显不足,是无法保障园区发展须要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为确保我县与州政府签订的2022年工业规模以上工业调度目标
7、73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达到5亿元以上、10个以上新建项目开工建设、7个工业技改、续建项目按期完成、园区行政服务平台年底投入运用等各项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完成和我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2022年达到19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022年达到7亿元以上目标的实现,建议在巩固2022年基础的同时,急需拟实行以下工作措施: (一)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并重。一是加强与黔东循环经济管委会和相关规划资质单位的工作对接,力争在8月份完成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发展补充规划环评报告书以及黔东循环 经济工业区发展补充规划(剑河功能区)的评审和8月底前完成工业园区限制性详规等工作。二是加大土地报批力度,
8、力争屯州2平方公里工业聚集区用地指标得到报批,为项目落地争取更大空间。三是加大对屯州工业聚集区第一期362亩已批用地的细化运用,确保2022年全部生产性、非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项目奠定基础。根据“大规划、大建设、大投入”的原则,大力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立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纳入年度预算,城建每年可列支一部分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场地出租、标准厂房租赁收益、园区企业年上交税收留成部分用于园区发展,逐步实现以园养园。二是争取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实行发改委、工业、建设、交通、环保、水利等项目集中申报、资金捆绑使的方式
9、抓好屯州工业规划区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新建项目、屯州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新建项目、屯州工业规划区公租房新建项目和屯州工业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争取省州的支持启动南明工业集聚区至三穗天柱高速接口二级马路建设项目进入省州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盘子。 (三)细化招商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以项目促发展。落实县乡重点项目包联和现场办公制度,以招大商、上大项目为主,力争每年落地项目不少于10个,总投资不低于5亿元。在园区工业项目投资上,重点抓好建设鞋类、中药材加工、电子产品加工、木制家私和办公用品、装饰石板材、山野菜加工、白香猪系列产品加工、木制智力开发玩具生产等较为成熟的招
10、商引资项目,以解决我县园区工业项目自身投入不足的瓶颈。 (四)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为解决我县当前工业经济指标增长泛力的问题,重点要抓好今年的续建、技 改项目,使其尽快投产,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一是加强与省州发改、工信、环保等部门的工作对接,抓好剑河县年产60万吨熟料粉磨站和剑河县忠信建材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续建项目的生产许可,确保上马投产。二是接着推动年产120万双的休闲运动鞋的生产加工、年产30万件木制智能玩具的生产加工和年101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等新建项目的服务推动工作,确保项目落地建设。三是加大企业技改扶持力度。争取省、州技改资金和利用县级工业发展基金,激励、支持、帮助
11、翁萨酒厂、活性炭厂、欧泰林化公司、剑白香猪公司和老蔡食品公司等企业挖掘发展潜能,进行技改扩容,力争使进入园区企业都能做大做强。促进县域工业经济总量增长。 (五)优化行业,加强整合。为确保2022年州政府支配的规模企业实现增加值7300万元以上目标,将我县2022年的8家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优化整合上报。整合调度分解状况为:剑河县供电局实现增加值1200万元;剑河县昌兴木业有限公司实现增加值1750万元;剑河县忠信建材有限公司实现增加值2050万元。 (六)将我县工业区融入全省工业区的总体规划,申报为省级工业聚集区,作为全省总盘子进行调度,以寻求在政策上得到省州优先倾斜,推动上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充
12、分发挥我县工业区的作用。 (七)建立融资体系,拓展融资渠道。一是政府要依据园区规划,运用财税、土地储备等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园区的滚动式开发。二是要量入为出,适当收缩战线,制定稳妥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三是要树立“经营园区”的理念,探究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新路子,转变以政府行为为主的开发观念,激励支持企业、个人主动投资参加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经营。四是要主动跟踪探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仔细做好打算,争取 篇二: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
13、。近年来,园区发展快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功能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制约。 一、*工业园建设成就与发展前景 1、编制了一个前瞻性发展规划。为策应省市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发挥沿江岸线优势,从2022年起先,县委、县政府就着手谋划*工业园建设,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对接主城区、融入大*、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全县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动*沿江开放开发的重大决策之后,*工业园成为我省沿江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开发四大板块之一,我县重新编制了*工业园限制性详规,规划范围为北至长江,南至九码快线,西临*,东与城西港区相
14、连,规划总用地40平方公里,近期35年内,集中建设核心区约22.5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2平方公里。将围绕装备制造、轻化制造、高新科技、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机械电子六大产业进行布局规划。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近几年来,*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近10亿元,完成了“万亩土地平整”、*联圩除险加固两大扩园项目,新建了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环境监测站、消防二中队等配套设施,新辟了长坪马路和港湖大道两条入园主干道,新建园区道路15000米,整治河道4300米,绿化3.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30盏、铺设管网5411米。 3、园区重大产
15、业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到今年年底,园区共引进项目44个,其中投产项目19个,在建项目15个,签约项目10个。投产规模较大的项目有东正木业、汇泉酒精、邦利益康、雄基钢构、中盛钢构、新茂化工、乾元纺织等;在建项目主要有>投资浙商皮革、赛湖机车、宝利源粮油、富美家装饰材料、奥普新实业;签约较大的项目登喜鸟纺织服装、亿安*水上游乐、金峰兴铅银加工、高新科技产业园。2022年,*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预料达到25亿元。渐渐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4、园区发展前景预料。依据规划22.5平方公里核心区测算,根据现有的发展速度,3年后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400亿
16、元,用电量将达到6.8亿度,用水量4万吨/日,货物吞吐量约600万吨,产业工人约需3万人,园区总人口将达到6万人。 二、*工业园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基础及配套服务功能滞后的冲突渐渐 凸现,将在肯定程度上制约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园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几年的建设,*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具备肯定的承载实力,但根据新的规划要求,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铁路专用线、长江码头仓储>物流基本处在规划、谋划之中,企业货物吞吐主要依靠马路运输;供电实力只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园区自然气管网尚未建成;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园区 建设 工作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