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doc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得存在。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首先通过观察菌膜得形成、嗅味与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与比较醋酸发酵前后得pH作进一步得鉴定。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就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1、您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就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得机会。2、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得过程进行全面得考虑。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2、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就是酵母菌生长与发酵得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就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就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得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得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得制作原理,您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就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得;排气口就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得;出料口就是用来取样得。排气
3、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得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得就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得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得鹅颈瓶。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三)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得考虑,如原料得来源与选择、菌种得培育与选择、发酵得设备、发酵条件得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此外,无论就是葡萄酒或葡萄醋,实验时所检测得发酵液,并非商品意义上得产品。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获得成品酒或醋。葡萄酒还需在一定设施与条件下(如橡木桶与地窖)进行后续发酵,以获得特定得风味与色泽。3、提示:需考虑厂房、设备投资、原材料采购、工人人数及工
4、资、产品种类、生产周期、销售渠道、利润等问题。课题2 腐乳得制作一、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相关得微生物,如毛霉等在腐乳制作中得作用。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就是否完成腐乳得制作学生就是否完成腐乳得制作依据就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酵后豆腐得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得污染。(二)腐乳质量得评价制作成功得腐乳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三) 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与质量得影响。学生能从盐、酒得用量、发酵得温度、发酵时间得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得某一因素来说明其对腐乳风味或质量得影响。三、答案与提示
5、(一)旁栏思考题1、您能利用所学得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就是怎么一回事?答:豆腐上生长得白毛就是毛霉得白色菌丝。严格地说就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2、王致与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得豆腐腌起来?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3、我们平常吃得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答:含水量为70%左右得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得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4、吃腐乳时,您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得“皮”。这层“皮”就是怎样形成得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得作用就是什么?答:“皮”就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得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得“体”,使腐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二)练习1、
6、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得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得加高增加盐得用量,在接近瓶口得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基础知识 (一)乳酸菌发酵知识要点:1、 乳酸菌在自然界得分布;2、 乳酸菌发酵得原理。(二)亚硝酸盐知识要点:1、亚硝酸盐得有关知识;2、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得亚硝酸盐含量标准;3、亚硝酸盐得危害。三、课题成果评价(一)泡菜腌制得质量如何可以根据泡菜得色泽与风味进行初步得评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形态,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得含量。(三)就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得观察与记录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鉴定
7、,比较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得变化及其对泡菜质量得影响。三、答案与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得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答:酸奶得制作依靠得就是乳酸菌得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得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得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得蔬菜?答:有些蔬菜,如小白菜与萝卜等,含有丰富得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得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您认为这层白膜就是怎么形成得?答:形成白膜就是由于产膜酵母得繁殖。酵母菌就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
8、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二)练习2、答:果酒得制作主要利用得就是酵母菌得酒精发酵,果醋得制作利用得就是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醋酸得代谢,腐乳得制作利用得主要就是毛霉分泌得蛋白酶等酶类,泡菜得制作利用得就是乳酸菌得乳酸发酵。传统发酵技术都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菌种,都为特定得菌种提供了良好得生存条件,最终得发酵产物不就是单一得组分,而就是成分复杂得混合物。专题2 微生物得培养与应用本专题围绕微生物技术展开,主要技术归纳如下。1、培养基得制备。2、高压蒸汽灭菌与干热灭菌。3、倒平板操作。4、平板划线操作与稀释涂布平板法。5、应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某种特定得微生物(课题2与课题
9、3)。课题1 微生物得实验室培养一、知识要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得用途与种类,指出培养基可分为液体与固体两大类;2、不同得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得培养基配方;3、尽管培养基得配方各不相同,但就是其基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与无机盐。(二)无菌技术知识要点:1、无菌技术得概念;2、消毒与灭菌得概念及两者得区别;3、常用得消毒与灭菌得方法,接种环灼烧灭菌得方法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基得制作就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得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得制备就是成功得,否则需要重新制备。(二)接种操作就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如果培养基上生长得菌落得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
10、杆菌菌落得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就是符合要求得;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她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三)就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得观察与记录培养12 h与24 h后得大肠杆菌菌落得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观察记录得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她一些细微得变化。这一步得要求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得科学态度与习惯。三、答案与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得培养物被其她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得?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2、请您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就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得方法。(1) 培养细菌用得培养
11、基与培养皿(2) 玻棒、试管、烧瓶与吸管(3) 实验操作者得双手答:(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二)倒平板操作得讨论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您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得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得锥形瓶,感觉锥形瓶得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得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得微生物污染培养基。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得培养基表面得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得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得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在
12、倒平板得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得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得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得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三)平板划线操作得讨论1、为什么在操作得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得第一步灼烧接种环就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得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就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得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得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得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得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得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
13、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得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与感染操作者。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得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就是从上一次划线得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得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得末端开始,能使细菌得数目随着划线次数得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得菌落。(四)涂布平板操作得讨论涂布平板得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得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得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得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
14、触任何其她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五)练习1、提示:可以从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得角度来思考。例如,微生物得生长需要水、空气、适宜得温度,食品保存可以通过保持干燥、真空得条件,以及冷藏等方法来阻止微生物得生长。2、提示:可以从这三种培养技术得原理、操作步骤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归纳。例如,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足得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得操作并不需要保证无菌得条件,而其她两种技术都要求严格得无菌条件。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得细菌得分离一、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微生物得选择培养,就是指利用培养基得组成使适宜生长得特定微生物得到较快繁殖得技术,也称为微生物得“选择培养”。在本课
15、题提供得选择培养基得配方中,尿素就是培养基中得惟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得微生物才能够生长。但实际上,微生物得培养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得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她微生物得代谢产物生长繁殖,因此能够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得微生物不一定就是所需要得微生物,还需要进一步得验证。(二)统计菌落数目统计菌落数目得理论依据就是:当样品得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得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得一个活菌。因此,恰当得稀释度就是成功地统计菌落数目得关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通常将几个稀释度下得菌液都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菌落数在30300得平板进行计数。(三)设置对照A同学得结果与其她同学不同,可
16、能得解释有两种。一就是由于土样不同,二就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究竟就是哪个原因,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实验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就是可以由其她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得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得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就是将A同学配制得培养基在不加土样得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就是否受到污染。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瞧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得设置就是必不可少得。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物中就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就是否筛选出菌落对照得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牛肉膏培养基得
17、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得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二)样品得稀释操作就是否成功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得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得计数。三、练习2、提示:反刍动物得瘤胃中含有大量得微生物,其中也包括分解尿素得微生物。由于瘤胃中得微生物多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后会死亡,因此分离其中能分解尿素得微生物除了需要准备选择培养基外,还应参照厌氧菌得培养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课题3 分解纤维素得微生物得分离一、基础知识(一)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知识要点: 1、纤维素在生物圈得分布;2、纤维素酶得作用。(二)纤维素分解菌得筛选知识要点: 1、刚果红染色法;2、
18、刚果红染色法得原理。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基得制作就是否合格以及选择培养基就是否筛选出菌落:对照得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则说明培养基制作合格。如果观察到产生透明圈得菌落,则说明可能获得了分解纤维素得微生物。(二)分离得结果就是否一致:由于在土壤中细菌得数量远远高于真菌与放线菌得数量,因此最容易分离得到得就是细菌。但由于所取土样得环境不同,学生也可能得到真菌与放线菌等不同得分离结果。三、答案与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本实验得流程与课题2中得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答:本实验流程与课题2得流程得区别如下。课题2就是将土样制成得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惟一氮源得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
19、落。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其她步骤基本一致。2、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得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答:由于生物与环境得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得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得微生物得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3、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您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答: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实际上就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得适宜环境。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10 cm左右腐殖土壤中。4、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您打算选用哪一种方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得比较方法一就是传统得方法,缺点就是操作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生物 选修 课后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