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 课件.ppt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 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第第4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的类型(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2)根据化学实验内容划分2.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讨论。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物
2、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特别提醒: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答案:设计一个实验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根据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装置图;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实验结束后应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 如何设计一个实验?如何设计一个实验?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是否
3、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二、实验方案的评价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4)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应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2)反应速率是否较快;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
4、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2)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
5、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6)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实验方法使用顺序等)。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实验评价问题是高考题经常考查的一类综合性实验试题,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比较几个实验方案及选择合理装置时,首先要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分析各种方案设计是否合理,确定不合理方案的原因。认真对比各方案、各装置的异同,重点分析其中的不同之处,体会在不同之处哪个方案、装置更合理有效。经过对不同之处逐一分析,以得到最佳方案。特别提醒:第第12单元单元
6、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答案:最佳方案的选用是指几个实验方案都能达到目的,选出其中最佳的一个并分析各方案的优劣,所谓最佳,无非是指装置最简单、药品容易取得并价格低廉、现象明显、无干扰物质以及无污染等。互动探究2什么叫做最佳方案?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考点透析考点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典例1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第第12单元单
7、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中白色沉淀是,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性。(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
8、应。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进行实验,B中现象: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解析】对于将二氧化硫通到盐溶液当中或者将二氧
9、化碳通到盐溶液当中,或者一前一后通到盐溶液当中,或者混合气体通到盐溶液当中是否有沉淀的问题。第一,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通到强酸、强碱的盐溶液当中,尤其像氯化钡、氯化钙,如果想要出现沉淀必须得采用过量的碱。第二,除了过量碱以外,对二氧化硫还有一点特殊,如果通入一个盐溶液当中,它被氧化,比如硝酸根这混着氯气、二氧化氮等一些气体,有可能就被氧化成硫酸根,从而和钡离子产生硫酸钡沉淀。突破此难点,解此题就不难了。铜与浓硫酸反应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的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C中的沉淀应为BaSO4并说明SO2有还原性
10、。C中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甲同学的观点是空气参加了反应,故补充实验是给装置通一段时间的N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乙同学的观点是白雾参加了反应,故应补充一个实验装置,以除去白雾,故应在A、B间添加一个D装置,装的试剂应为饱和NaHS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甲Ba2+SBaSO4,乙2Ba2+2SO2+2H2O+O22BaSO4+4H+。据沉淀量的不同,可判断白雾量远多于氧气的量。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答案】(1)Cu+2H2SO4CuSO4+SO2+2H2O(2)BaSO4;还原(3)2NO+O22NO2
11、(4)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饱和NaHSO3溶液甲:S+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5)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1.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的分类(1)性质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其程序为物质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即主要是根据实验现象及实验事实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然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它可能具有的性质。(2)性质验证性实验方案设计,其程序为物质性质推测实验验证结论,即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特征
12、,结合已有知识及经验预测可能具有的性质,然后设计具体实验方案验证物质所具有的性质。技能归纳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2.常见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和试剂(1)证明酸性: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与Na2CO3溶液反应;与Zn等反应。(2)证明弱酸性:证明存在电离平衡;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测量稀释前后pH的变化。(3)证明氧化性:与还原剂(KI、SO2、H2S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4)证明还原性:与氧化剂(如KMnO4,浓HNO3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5)证明为胶体分散系
13、:有丁达尔效应。(6)证明有碳碳双键(或三键):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7)证明酚羟基: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8)证明醛基:与银氨溶液作用产生光亮的银镜;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9)证明醇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其产物不溶于水,有水果香味。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10)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酸反应的快慢;与盐溶液反应;组成原电池;电解时形成的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顺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11)比较非金属的活动性:置换反应;与H2反应的
14、难易及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12)比较酸(或碱)的酸(或碱)性强弱:较强的酸(或碱)能制得较弱的酸(或碱)。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学以致用1.已知物质X的部分性质如下表:熔点101.5分解温度150分解生成的物质水和两种气体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为了探究X的分解产物,需要对X进行加热,应选择的最佳加热装置是(加热所用部分仪器略去)()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解析】X的熔点为101.5
15、,即常温下X是固体,且X分解时有水生成,故试管口应该向下,但由于X的熔点比分解温度低,所以D项装置为最佳加热装置,D项符合题意。【答案】D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考点2定量实验与实验数据的处理典例2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铁含量的测定步骤一:称量5.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mL溶液。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
16、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步骤三:用0.010molL-1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mL,滴定中Mn被还原成Mn2+。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molL-1KMnO4溶液19.98mL。请回答下列问题: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转移、洗涤并转移、摇匀。加入锌粉的
17、目的是。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选填“偏低”、“偏高”、“不变”)(2)结晶水的测定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
18、学【解析】(1)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等步骤。加入锌粉的目的是将Fe3+还原成Fe2+。在步骤三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5Fe2+Mn+8H+5Fe3+Mn2+4H2O。根据步骤三中的离子反应可知:n(Fe)=5n(Mn)=50.01molL-110-310=0.01mol,m(Fe)=56gmol-10.01mol=0.56g。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100%=11.20%。若在步骤二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足,则会有部分草酸根未被氧化,在步骤三中则会造成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量偏
19、大,从而计算出的铁的量增多,含量偏高。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2)加热后的晶体要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重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另外在加热时至少要称量两次质量差,到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g。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化学化学【答案】(1)溶解;定容使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Mn+5Fe2+8H+Mn2+5Fe3+4H2O11.20%(或0.112);偏高(2)冷却应该在干燥器中冷却;多次加热,称量,至连续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并记录质量第第12单元单元 第第4节节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 课件 化学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