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4.18《诗词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





《高中语文4.18《诗词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4.18《诗词三首》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虞 美 人李煜 李李煜煜(993377997788),字字重重光光,南南唐唐最最后后一一个个国国君君,习习称称李李后后主主,在在位位十十五五年年。公公元元997755年年宋宋军军攻攻破破南南唐唐首首都都金金陵陵(今今南南京京),他他被被俘俘北北上上,囚囚居居汴汴京京(今今河河南南开开封封)三三年年,后后被被宋宋太太祖祖赵赵匡匡胤胤毒毒死死。作者作者 李煜工书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李煜工书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是唐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词成就最为突出,是唐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词大多表现伤今怀旧之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自大多表现伤今怀旧之情,善于用
2、白描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抒情率真自然,语言明净优美,凄婉动人,在词史抒情率真自然,语言明净优美,凄婉动人,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上有重要地位。写作背景 虞美人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是他的代表作。由君主沦落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分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
3、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物特殊涵义吗?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太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知”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知”什么?“知”是知道、明白之意,含有反省的味道。李煜在位时,日日纵情声色,欢歌宴舞,不理朝政,大臣潘佑、李平曾直言进谏,竟被杀
4、害。因朝政荒废,国势日衰,以至国破家亡,身陷囹圄。回过头来看这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历程,虽有自悔之意,但已经回天乏力,只能徒添悲愁。“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表明多次,“东风”是指春风,春风又吹,一是说又一个春天到来,时光在不断流逝,囚徒的生活已经多年;二是说在这小楼上,他常常在春风的吹拂中彻夜难寝,思念故国。故国在明月之下,恐怕已经残破得不堪回首,怎不教人悲愁万分呢!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物特
5、殊涵义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诗中的“月”可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形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吧?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
6、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思想和情感?抒写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愁怨故国的思恋现实的思考今昔对比小结: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读李煜虞美人一词,选出对该词分析不当的一项()A.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画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
7、活动。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C.词的前六句是三次对比,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D.最后两句是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绵绵细长,时断时续。D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都不忘复国大业。陆游诗现存有诗歌9300多首,内容覆盖了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陆游诗特征之一,是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这在他一生的
8、诗作中都有充分的反映,直到82岁,他还高唱“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的诗句。陆诗第二个特征是,对投降派尖锐的讽刺和坚决的斗争。另外,他也有壮志未酬的感叹和对理想境界的寄托,如书愤、秋思、枕上偶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此外,他还有不少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等歌唱美好生活的诗句。陆诗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他一般不直接对客观事物做具体刻画,而是抒写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他的诗概括性、抒情性强。陆诗在现实主义基础上,还极富浪漫主义情调。这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复国理想追求时的瑰丽想象上。他的想象主要是对抗金
9、战争的想象,包括战斗的阵势、敌军的溃败及朝廷的中兴。夸张也是构成陆诗浪漫主义特征的一个因素。如“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弋阳道中遇大雪)等诗句,与表现陆诗悲壮、奔放的风格特征极有关联。陆诗语言不尚粉饰、奇险,追求明白如话,自然而精炼。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故乡期间。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五年,是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但他积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这首陆游的晚年之作,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三首 高中语文 4.18 诗词 课件 粤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