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础1教案.doc





《声乐基础1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基础1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声乐基础1教案声乐基础教案音 乐 舞 蹈 系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 时:15学时学 分:1学分课程编号:0508307b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一.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使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达到发声、气息的协调统一,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具备一定的歌唱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歌唱教学和课外声乐活动的辅导工作。二.教学内容:发声技能技巧训练,作品分析演唱三.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从理论上账务歌唱发声的生理原理,了解歌唱的发声器官,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2.能力目标(1)要求歌唱姿势正确,心理状态积极,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2)
2、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声自然、流畅。音准、节奏正确,吐字清楚。(3)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气息支点的稳固四.重 点 :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强调歌唱中气息、声音、情感的良好配合,对作品的分析,理解和演绎能力。五.难 点:稳定歌唱状态,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六.教 法 :讲解、示范、讨论、练习、比较、比喻、分析七.授课形式:本学期分四个单元,前三单元为4周,最后一个单元为3周,小组课,每2人为一组(每生每周1学时)八.授课时数:15*( )组八.授课地点: 工作室第 一 单 元(4周)教学内容1. 发声训练2. 作品演唱授课方法讲解、示范、练习授课班级11级音教班授课时数
3、4学时课 型小组课教学目标与要求一. 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学习歌唱呼吸方法,了解歌唱的发声器官,发声原理、初步训练在积极歌唱状态下松弛、自如的发声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二.教学要求1.了解歌唱发声的器官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3.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4.学习歌曲,在自然声区内能够做到声音的通畅,自如。克服歌唱发声中存在的毛病。教学重点1. 了解歌唱的发声器官2. 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并保持在吸气状态下的歌唱发声方法。3. 歌曲演唱中音准、节奏正确无误。教学难点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并保持在气息支持下的歌唱发声方法选用教材1、声乐曲选集女高音(上、下册) 罗卉 编
4、 (高等教育出版社)2、声乐曲选集男高音 (上、下册)刘大巍(高等教育出版社)3. 声乐曲选集女中音(上.下册) 丁小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 声乐曲选集男中音(上.下册)朱振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歌唱的发声器官1.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腔、横膈膜等。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会厌、声带。3.共鸣气管:包括胸腔、喉咽腔、鼻腔和头腔。4.咬字器官:主要是口腔,包括:唇、齿、舌、下腭、上腭(软腭和硬腭)等。二.正确的歌唱姿势1.人体自然直立,上身放松,下半身稳而不僵硬,整个身心处于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状态。2.两脚与肩同宽,成丁字型分开站立,支撑点再前脚
5、或后脚上,以便歌唱时保持重心。3.腰部直立,使胸部挺起,同时微收小腹,两肩平放而略向后舒展,手臂自然下垂。4.头眼平视,颈部放松。下巴自然下垂而微向后收,切不可向前突出。5.脸部肌肉放松,表情自然大方。切忌皱眉,撅嘴,歪头等。6.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加入少许动作,但动作要简练自然,避免矫揉造作,以免影响舞台形象。三.歌唱的呼吸吸气时,胸腹部的吸气肌肉群收缩,使两肋骨张开,横膈膜同时收缩下降,压迫腹部脏器向下推移,整个胸腔向下伸展,容量扩大,从而吸入大量气息。这种呼吸方法是最为可取的歌唱呼吸方法。这种方法气息的容量大,控制气息能力强,呼气均匀而深沉,并能对呼气气势的强弱进行调节,使声音的高
6、、低、强、弱变化控制自如。这种呼吸方法解除了胸部的僵硬紧张,呼吸支点明显,音量、音域都得以扩大,声区调和统一,声音的表现力丰富。四.发声练习1、呼气训练(1)要求呼气时气息要均匀,声音要稳而流畅。(2)要求呼气时气息要均匀,声音要稳而流畅。母音转换时保持喉咙口腔打开状态,喉头稳定。2.母音练习要求所有的音都应在一个呼吸支点上,位置要统一,气息要均匀,每一个母音要唱到下一个母音的开始,声音要连贯流畅。五.训练方法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要点。2.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发声练习,老师随时指导。六.歌曲演唱本单元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求完成以下曲目中的两首花非花延水谣送别摇篮曲(舒伯特)月之故乡
7、作品分析(1)花非花花非花是黄自于1933年以白居易的诗词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是一首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富有朦胧美食这首歌曲最大的特点。演唱时要求速度缓慢,声音均匀连贯,字头要轻柔,声音要抒情而柔美。(2)延水谣延水谣是继延安颂之后产生的又一首优秀抒情歌曲,这首纯朴的情歌,集中体现了郑律成创作中具有浓厚抒情性的风格,也表现出他对民间音乐高度的敏感性。歌曲的商、徵混合七声调式,形成了特殊的色彩和韵味,具有鲜明的黄土高原的特色,表现了朴实纯真的感情。歌曲的节奏和句幅的发展非常有意思,它由宽阔的“信天游”式的节奏开始,然后逐步紧缩。乐句由四小节一句,变为三小节一句,再变为二小节一
8、句,然后又逐渐回到开始时的音调和节奏。整首歌曲由九个乐句组成(不算分节歌的重复部分),每个乐句包含的小节数列表如下(汉字数码表示乐句顺序,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乐句的小节数)以五、六两个乐句为中心,全曲的小节数基本上呈对称的“拱形结构”,而且包含着不平衡的活跃因素,使曲调具有民间音乐随机性的流动特点。这都是民间艺术给作曲家提供的营养。这首歌产生在1938年,属于我国最早的吸收陕北民间音调的创作歌曲之一。演唱时要注意其信天游的风格特征,气息悠长而均匀,声音甜美而抒情。(3)送别这是一首由JP奥德威作的曲调,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
9、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结合得十分完美,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填词的歌曲。歌曲选自电影城南旧事,歌曲旋律委婉,舒缓,情感深沉、忧伤。表现了主人公充满忧伤、惆怅的内心世界。歌曲结构为起承转合的四句式。演唱时一二句气息深沉悠长,声音平稳舒缓,表现出长亭、古道、垂柳、笛声、夕阳的画面。为主人公彷徨、惆怅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作了铺衬。三四句是歌曲的高潮,主人公的没心情感迸发出来,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歌词和乐曲相得益彰。(4)摇篮曲(舒伯特)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旋律基本以级进为主,平稳而舒展,歌曲充满了温馨,安
10、详、静谧的气氛。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与慈爱的万般柔情。演唱时要求用柔和、甜美、舒缓的声音和气息的连贯深情的演唱。控制好气息,稳定喉头,保持声音的通畅性和流动性,音量不宜过大。(5)月之故乡这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曲调婉转,带着淡淡的哀愁,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2rW9ja +*b?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 -G/ GO 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
11、各乐段轻响情绪方面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当唱到“看月亮,思故乡”时,声音和感情要有推进,而后的“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可以加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复原速,最后的结束渐慢、渐轻,把人带入遐想的空间。%JH/|mA&|七.演唱要求(1) 对气息和声音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2) 稳定歌唱状态,做到喉咽打开,喉头稳定,自然声区声音通畅,自如。(3) 咬字清晰、准确,声音线条连贯流畅。(4) 演唱较为完整、生动。情感表达准确到位。课后作业1.课后及时思考、归纳总结书写出课后笔记。2.巩固课堂发声练习3.背唱歌曲,着重从发声的基本技能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练习。第 二 单 元(4周)教学内容1.发
12、声训练2.作品演唱授课方法讲解、示范、比较、实践授课班级11级音教班授课时数4学时课 型小组课教学目标与要求一.教学目标歌唱发声时打开喉咙,稳定喉头,保持声音的通畅,能够在自然声区内流畅、自然均衡的歌唱。能够做到作品演唱中节奏,音准准确,乐句分句清晰富有音乐的美,旋律表达要有起伏。二.教学要求1.用“u”、 “o”母音练习打开喉咙,稳定喉头2.发声训练中强调呼吸支点。3.作品演唱要完整,声音线条连贯,延绵不断,节奏,音准准确。表达情感真诚自然。教学重点1. 打开喉咙,稳定喉头2. 保持呼吸支点支持下的发声方法3. 作品演唱的完整性,准确性教学难点1.保持呼吸支点支持下的发声方法2.歌唱发声时保
13、持喉头的相对稳定选用教材1、声乐曲选集女高音(上、下册) 罗卉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声乐曲选集男高音 (上、下册)刘大巍(高等教育出版社)3. 声乐曲选集女中音(上.下册) 丁小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 声乐曲选集男中音(上.下册)朱振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过程一. 发声训练1.打开喉咙练习歌唱时的喉头位置,是指歌唱时喉头位置的安放。这是歌唱发声中的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歌唱时要求打开喉咙,这种稍低于静止状态的喉头位置,实际就是未了打开喉咙,使喉咽扩大,从而充分加强咽腔共鸣的作用。(1)(2)发声练习时要沉稳吸气,松弛的打开喉咙,用“打哈欠”的感觉寻找打开喉咙状态。2.呼吸支
14、点下的发声练习(1)呼吸支点一方面是指气息的保持,利用胸腔肋间肌、腹肌和横膈膜控制气息呼出,使气息呼出时均匀而有节制。两一方面是指声带支点,声门闭合,根据所发的音的高低强弱调整呼气的压力和声带的张力,使有节制的呼气与声带正常的振动密切结合。二.训练要求(1)练习速度:中速缓慢(2)与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体会气息支持下的发声。(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三.训练方法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要点。2.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发声练习,老师随时指导。四.歌曲演唱本单元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求完成以下曲目中的两首故乡的小路思乡曲嘎达梅林牧羊姑
15、娘1. 作品分析(1)故乡的小路陈克正词、崔蕾曲。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情。演唱时要求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八度跳进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乐 基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