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课件(精品)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复习课件(精品)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课件(精品)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第 1 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1物质的组成(1)物质的组成图示图 111考点考点1 1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 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子(H)、氢离子(H+)、重氢原子(2H)都是氢元素。(2)宏观组成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是_的总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如 NH3、H2O、Ne。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如氢原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以单质形式存在称为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称为化合态。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3)微
2、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等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它代表某种物质,也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原子个数比等。若存在分子(也称为分子式),还可代表一个分子,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原子。(3)常见元素化合价:要熟悉 18 号之前元素的化合价和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如 Fe 常见的化合价:_、_。+3+22.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国际上统一的符号,它既代表一种元素,又可以代表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对部分元素还可以代表该元素的单质(如所有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等)。最简整数比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情况的示意图
3、(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2H2O 表示的含义有哪些?答:表示水;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有哪些?答:绝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都是离子化合物。1(2009 年广东理基)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B纯碱的化学式为 Na2CO3ANa+的结构示意图)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 CH2D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1物质的变化考点考点2 2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
4、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为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2)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钠可以和氧气、氯气、水、酸等反应。3物质变化的表示方法1常见物理变化: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渗析、盐析、胶体聚沉、电泳、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2常见化学变化:风化、裂化、电解质溶液导电、老化、炭化、干馏、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等。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
5、变化解析:金属导电,气体受热膨胀发生爆炸,工业制氧气是蒸发液化空气都是物理变化。答案:D1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考点考点3 3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如对物质进行树状分类:如对物质进行树状分类:树状分类法2几组常见物质比较(1)纯净物与混合物同种物质不同种物质(2)单质和化合物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3)氧化物3.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1常见混合物种类: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总是混合物,含邻、间、对三种)。2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水玻
6、璃、福尔马林、盐酸、浓硫酸;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钢、生铁、漂白粉、碱石灰、铝热剂、玻璃、煤;煤焦油、石油及其各种馏分、植物油和动物油。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A.Na2SO4 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HNO3 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Mg(OH)2 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解析:A 项都是根据其组成而划分的;B 项根据组成分为一元酸,而依据不同性质可分为强酸和挥发性酸;C 中的难溶性碱、中强碱是根据其不同性质划
7、分的;D 中 Al2O3依据不同性质可分别属于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答案:A只考虑组成的是()5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6(双选)用图 112 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图 112解析:B 项,分散系是混合物的一种;C 项,电解质可以是共价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C1分散系(1)概念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即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考点考点4 4 分散系、胶体、溶液分散系、胶体、溶液 10-7 m能能能不能不能不能(2)三种分散
8、系的比较2.胶体(1)定义(本质特征):分散质的大小介于 1 nm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2)胶体的分类按分散质的组成分:粒子胶体,如 Fe(OH)3 胶体,Al(OH)3胶体;分子胶体,如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按分散剂的状态分:液溶胶,如 Na2SiO3 溶于水所得分散系,肥皂水;固溶胶,如有色玻璃;气溶胶,如烟、云、雾。(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胶体的凝聚等。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即分散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即分散剂)。(2)分类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不能再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
9、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溶液(1)概念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4)溶解度曲线如图 113 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根据不同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值绘制的。图 113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3)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1Fe(OH)3 胶体是怎样制备的?答: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并加热至液体呈红褐 色。2利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的不同,能分离二者的混合物吗?若能,用什么方法分离?答:能。分离方法为重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3丁达尔
10、效应是不是一种化学变化?怎样提纯胶体?答: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用此法可以将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分开。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解析: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烟、云、雾都是胶体。答案:D7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禁驶,航班停飞。雾属于8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 0 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B20,100 g 水中可溶解 34.2 g KCl,此时 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11、为 34.2%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D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无此现象解析: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室温下CO2 的饱和水溶液在降温到 0 时不会放出气体,A 错;20 时 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5.5%,B 错;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联系,如 CaCO3等难溶性盐虽为强电解质,但其溶解度不大,C 错。答案:D 化学用语是最基本的学科语言,对培养学科思想、学科素养至关重要,在高考中直接考查或间接考查,因此在复习时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热点热点1 1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典例1】(双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复习 课件 精品 物质 组成 分类 化学 用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