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3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3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3版).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器械洁净室(区)检查要点指南(2013版)随着无菌医疗器械与体外诊断类产品得发展,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等法规要求,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总体水平,以保障医疗器械产品得安全性、有效性这一基本准则为出发点,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督促指导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法规规定,医疗器械得生产首先要具备满足要求得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对于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而言,洁净室(区)得硬件条件必不可少,因此对于洁净室(区)得环境控制要求得到了行业得普遍关注。洁净室(区)就是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得生产环境,其环
2、境控制水平直接或间接得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得质量。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相关过程得认知与把握,指导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洁净室(区)控制水平得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洁净室(区)环节得管理要求提供参考本指南主要以现行医疗器械法规、标准中对于洁净室(区)得规定为基础,尤其就是以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2000)得相关要求为主,部分借鉴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45708)、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部分:检测方法(G/T25915、300)等国家标准得相关要求。不同产品生产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
3、执行。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变更、换证等现场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检查、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涉及洁净室(区)检查得参考资料。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得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与文件资料得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瞧、询问、记录得情况与企业得规定、文件、记录得符合性1、现场观察企业生产、检验洁净室(
4、区)环境(1)洁净室(区)内人流、物流走向就是否交叉。(2)进入一更就是否进行换鞋、脱外衣,洗手,就是否设置感应龙头、长把龙头或脚踏开关龙头、就是否设置烘干器,就是否设置门档与防昆虫设施,就是否张贴洗手步骤。(3)进入二更就是否进行穿洁净工作服(鞋)或无菌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消毒.手消毒剂就是否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种。()二更就是否设置整衣镜、方便穿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设施,就是否张贴更衣流程.就是否设置存衣、挂衣设施。二更中暂存得洁净工作服与工作帽就是否有防污染措施。洁净工作服与工作帽就是否有效遮盖内衣、毛发;对于无菌工作服还能包盖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一更使用得鞋就是否
5、与洁净室(区)使用得鞋有效分隔。()就是否设置缓冲间或风淋室,洁净室(区)工作人员超过5人得,风淋室旁就是否设置旁通门。风淋室就是否有防止门同时开启得措施。(6)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就是否穿拖鞋,化妆及佩戴饰物等,就是否将个人物品带入洁净室(区)。(7)洁净室(区)内就是否设置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中间库等辅助功能间。洗衣间就是否布置了整衣晾衣区域,就是否具备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消毒灭菌措施,就是否确定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存放方式。洗衣间洗衣设施配备就是否合理,以满足洗衣、洗鞋需求.衣服与鞋就是否分别清洗.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使用得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就是否定期在规定
6、级别洁净环境中分别清洗、干燥、整理与保存,并区别使用。洁净工作服与无菌工作服清洗就是否按要求使用工艺用水。(8)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需要使用工艺用水得功能间就是否设置了必要得水路管道、水池,就是否标识工艺用水得种类与流向。就是否设置地漏(万级及以上洁净室(区)不宜设置地漏),地漏就是否具有防倒灌措施。地漏就是否及时清洁、消毒。(9)就是否设置了与产品生产工艺相对应得专用功能间或区域,如注塑间、干燥间等,其送回风管理与配置得设备就是否符合法规、标准规定与工艺得要求,必要时就是否设置了缓冲间或气闸室。注塑间内就是否设置了模具存放区域,并采取有效得防护措施。(1)就是否设置了物料入口,入口
7、处就是否采用风淋或传递窗,就是否进行净化处理,就是否有防止窗同时开启得措施,门窗就是否密封良好。(1)洁净室(区)内就是否设置了独立得成品出口。(12)生产无菌与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于新建实验室得,生产企业就是否分别建立万级下局部00级得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与阳性对照室(包括人流、物流相对独立)。对于实验室改造中确有较大难度得,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可共用(但应进行清场),阳性对照室应配备百级洁净工作台;阳性对照室如处于非受控环境,应提供验证资料,并配备生物安全柜。生产体外诊断试剂得生产企业就是否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用于环境与水质监测。(13)洁净室(区)得墙面、地面、顶棚表面就是
8、否平整、光滑、无裂缝,无霉迹,各接口处就是否严密,无颗粒物脱落,不易积尘,便于清洁,耐受清洗与消毒。洁净室(区)内得管道、墙上设施与墙壁或顶棚接触部位就是否密封。(14)洁净室(区)内就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消毒得清洁卫生工具。(15)洁净室(区)内不同洁净度功能间之间,门得开启就是否向着洁净度级别高得方向,门就是否密封良好。洁净室(区)内回风口就是否被遮挡.(6)洁净室(区)内就是否设置了安全门,就是否具有敲击工具。(17)洁净室(区)内就是否使用漆面或木质材质物品.操作台就是否光滑、平整、无缝隙、不脱落尘粒与纤维、不易积尘并便于清洗消毒。(1)相邻不同洁净级别功能间之间就是否设置了压差
9、表,压差表就是否贴有计量校准标识.压差表零点精度就是否符合要求。相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间得压差梯度就是否合理。(19)洁净室(区)内就是否合理设置了温湿度计,就是否贴有计量校准标识。(2)洁净室(区)内就是否设置了空气消毒装置,如设置紫外线灯,就是否设置总开关。紫外线灯管就是否定期更换.()产品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工艺用气得,就是否设置了工艺用气通道,工艺用气通道就是否设置了净化处理装置,空气压缩机就是否能有效防护。(22)洁净室(区)内特殊生产工序需要10级洁净环境得,就是否配备层流罩、洁净工作台等设备。体外诊断试剂阳性物质处理就是否在万级环境下阳性间进行,并配备生物安全柜。阳性间就是否具备
10、灭活设施、原位消毒设施,生物安全柜得使用不得对洁净环境造成污染,对于进行危险度二级及以上得病原体操作得,空气就是否经除菌过滤后排出。(3)就是否配置了洁净室(区)环境监测设备及配套用实验用设备,如尘埃粒子计数器、风量罩或风速仪、以及用于沉降菌或浮游菌检测得培养箱(培养细菌或真菌、霉菌)设备与培养皿、配制所用试剂等。(24)空调机组设置就是否合理,压差表就是否进行计量校准,就是否标明初、中效位置及气流走向使用臭氧方式进行环境消毒得,就是否配置臭氧发生器。对于有干燥要求得,就是否配置除湿设备。(2)不同空气洁净级别区域之间得物料传递如采用传送带时,就是否进行分段传送。2、查阅企业洁净室(区)有关得
11、管理文件、记录(1)就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平面图,就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就是否标识了不同产品、不同工序对应得洁净环境,就是否避免了人流物流交叉.()就是否制定了人员卫生管理规定.(3)就是否提供了工作人员进出洁净室(区)得记录,当外来人员检查或参观时,就是否提供了人员登记记录。(4)就是否提供了第三方体检机构出具得洁净室(区)工作人员定期体检证明,以控制特殊疾患人员进入洁净室(区)直接接触产品。(5)就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消毒记录。(6)就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得检测记录。(7)就是否对进行洁净室(区)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微生物知识等方面得培训,就是否保留培训记录。
12、(8)就是否制定了物料净化管理规定。()就是否制定了洁净(无菌)工作服管理规定。(1)就是否提供了洁净(无菌)工作服清洗、消毒灭菌记录.(11)就是否制定了洁净室(区)卫生管理规定,包括设备、工装模具及工位器具清洁存放规定;操作台、场地、墙壁、顶棚清洁规定以及清洁工具得清洁及存放规定;消毒剂选择、使用得管理规定;空气消毒规定;清场管理规定以及洁净环境日常监测管理规定等。(12)就是否提供了工位器具清洗、消毒灭菌记录。(1)就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卫生清洁记录。(14)就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空气消毒记录。()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洁净环境消毒得,就是否提供了紫外线灯使用记录。(6)就是否提供了洁净环
13、境清场记录。(7)就是否提供了洁净室(区)沉降菌(或浮游菌)监测布点图。(1)就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日常监测记录.(1)如果空调系统不就是连续开启,就是否提供了空调系统开关时间与洁净室(区)使用时间得记录.(20)就是否提供了工艺用气检测记录。(1)就是否提供了洁净环境第三方检验机构监测记录、检测设备计量证书。(2)就是否提供了空调机组中效清洗、高效更换、压差监测等维护记录。参考资料目 录第一部分 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得定义二、洁净室(区)得预期用途三、洁净室(区)适用得产品四、洁净室(区)得构成五、洁净室(区)得洁净度级别与设置原则六、洁净室(区)得日常监测项目七、影响洁净室(
14、区)洁净度得主要因素第二部分 洁净室(区)管理要求一、洁净室(区)总体要求二、洁净室(区)设计与装修要求三、洁净室(区)环境控制要求四、洁净室(区)验证要求五、洁净室(区)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要求第一部分 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得定义洁净室(区)就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得空气中得尘粒、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微生物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得房间。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得介入、产生与滞留得功能.不论外在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得
15、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得特性。对于医疗器械而言,洁净室(区)包括生产区域与检验区域.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003-0)标准中对洁净室(区)定义有了明确得规定,即需要对尘埃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得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对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得介入、产生与滞留得功能.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2515、100)中规定,洁净室(区)就是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得房间或专用空间。洁净区可以就是开放得或封闭得,可在也可不在洁净室内。二、洁净室(区)得预期用途洁净室(区)最主要得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大气得洁净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得环境空
16、间中生产、制造与微生物检验,此空间我们称之为洁净室(区)。三、洁净室(区)适用得产品(一)适用于通过最终灭菌得方法、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得医疗器械以及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得生产,如血管内支架、骨科植入物、体外诊断试剂等.(二)需要控制初始污染菌得医疗器械品种,如透析粉(液)等.(三)与产品直接接触得单包装。四、洁净室(区)得构成一般情况下,洁净室(区)就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与检验所需得工作环境,对于生产环节,应包括与生产产品工艺流程相对应得功能间,如注塑间、干燥间等;对于检验环节,应包括与检验有关得功能间,如阳性对照间、无菌检验间与微生物限度间等;为生产服务得辅助功能间,如洗衣间、洁
17、具间等以及连接各功能间得缓冲过渡通道.五、洁净室(区)得洁净度级别与设置原则(一)洁净度级别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悬浮粒子得允许统计数。依据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03-0)标准,洁净室(区)得环境级别分为万级、10万级、万级与100级。表1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YY003-2000)中空气洁净度等级洁净度级别尘埃最大允许数,个/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m5m沉降菌,个/皿浮游菌,个/m100级3,5000151,00级350,002,030010,00级,500,0020,0000500300,000级10,500,00060,00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
18、规范(GB504572008)中对洁净度等级也作出了相关得规定表2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50457208)中医药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等级空气洁净度等级悬浮粒子最大允许值(个/m3)微生物最大允许值0、mm浮游菌(cfum3)沉降菌(f皿)100级3,50005110,00级35,02,00100310,00级,5,00020,00050130,000级0,500,00,0001(二)设置原则除了上述标准之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09年发布得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中分别规定了植入性医疗器械洁净室(区)设置原则与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区)设置原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
19、中也规定了相应产品生产环境级别要求,生产企业应结合相应法规要求与技术标准要求识别并确定本企业洁净环境级别,并验证后执行.医疗器械法规与标准没有规定得,生产企业可参照上述要求确定产品生产洁净级别,或自行验证并确定产品得生产洁净级别.洁净室(区)洁净度级别设置原则:1、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得生产技术,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倡导技术进步,建议用先进得生产技术.包括先进得生产工艺、先进得设备、工装与设施等。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最大程度地使产品不暴露在操作环境中,尽可能避免人与产品得直接接触.2、植入与介入到血管内器械,不清洗零部件得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
20、于万级。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得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不低于0万级。与人体损伤表面与粘膜接触器械,(不清洗)零部件得加工、末道精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不低于30万级。与无菌医疗器械得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得初包装材料,宜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得洁净度级别相同得原则,使初包装材料得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得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低于30万级。对于有要求或无菌操作技术加工得,在万级下得局部00级洁净室(区)内。洁净工作服清洗、干燥与穿洁净工作服室、专用工位器具得末道清洗与消毒得区域得空
21、气洁净度级别可低于生产区一个级别。无菌工作服得整理、灭菌后得贮存应在万级洁净室(区)内。医疗器械法规规定,高风险生物活性物料(如强毒微生物、芽胞菌制品、激素类试剂组分、放射性物质)得操作应使用单独得空气净化系统,与相邻区域应保持负压,排出得空气不应循环使用;阴性、阳性血清、质粒或血液制品得处理操作应当在至少万级环境下进行,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并符合防护规定;生产激素类试剂组分得洁净环境应当采用独立得专用得空气净化系统,且净化空气不得循环使用;强毒微生物操作区、芽胞菌制品操作区应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配备独立得空气净化系统,排出得空气不得循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免疫荧光试剂、免疫发光
22、试剂、聚合酶链反应(P)试剂、金标试剂、干化学法试剂、细胞培养基、校准品与质控品、酶类、抗原、抗体与其她活性类组分得配制及分装等产品得配液、包被、分装、点膜、干燥、切割、贴膜、以及内包装等工艺环节,现场核实,至少应在万级洁净环境中进行操作,无菌物料得分装必须在局部10级洁净环境下进行。无菌实验室原则上应设间万级下得局部100级洁净室(区),用作无菌室、阳性对照室与微生物限度室。无菌检测实验室原则上应当与洁净生产区分开设置,有独立得区域、单独得空调送风系统与专用得人流物流通道及实验准备区等。阳性对照室应配备百级洁净工作台;如阳性对照室处于非受控环境,应提供验证资料,并配备生物安全柜。企业可在启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洁净室 检查 要点 指南 20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