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课件.ppt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v液体和固体介质广泛用作电气设备的内绝缘,常用液体和固体介质广泛用作电气设备的内绝缘,常用的液体和固体介质为:的液体和固体介质为:液体介质: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液体介质:变压器油、电容器油、电缆油 固体介质:绝缘纸、纸板、云母、塑料、电瓷、玻固体介质:绝缘纸、纸板、云母、塑料、电瓷、玻璃、硅橡胶璃、硅橡胶v电介质的电气特性表现在电场作用下的电介质的电气特性表现在电场作用下的 导电性能导电性能 介电性能介电性能(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正切)(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正切)电气强度电气强度v第一节第一节 液体和固体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液体和固体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2、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的极化 电介质的电导电介质的电导 电介质的损耗电介质的损耗一、电介质的极化一、电介质的极化v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的极化是电介质在电是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其束缚电荷相应场作用下,其束缚电荷相应于电场方向产生弹性位移现于电场方向产生弹性位移现象和偶极子的取向现象。象和偶极子的取向现象。极化概念:电场中有电介质时,电场中有电介质时,由于电场的作用电介质内部由于电场的作用电介质内部发生形变,结果导致电介质发生形变,结果导致电介质内部电荷分布的变化。这个内部电荷分布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作极化过程称作极化。v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来表示极化强弱。对于平行平板电容器,来表示极化强弱。对于平行平板电容
3、器,极间为真空时:极间为真空时:v放置固体介质时放置固体介质时,电容量将增大为:电容量将增大为:v相对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v0 0-真空的介电常数真空的介电常数 v-介质的介电常数介质的介电常数 vr r-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vA-A-极板面积,极板面积,cmcm2 2 vd-d-极间距离,极间距离,cmcmv电容量增大的原因在于电电容量增大的原因在于电介质的极化现象。介质的极化现象。是由电介质极化引起的是由电介质极化引起的束缚电荷。束缚电荷。r是反映电介质极化特性的是反映电介质极化特性的一个物理量。气体一个物理量。气体r接近于接近于1,液体和固体大多在,液体和固体大多在
4、26之间。之间。电介质的极化有五种基本形式:电介质的极化有五种基本形式:电子式极化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转向偶极子(转向)极化极化夹层极化夹层极化空间电荷极化空间电荷极化 (一)电子式极化(一)电子式极化在在外外电电场场 的的作作用用下下介介质质原原子子中中的的电电子子运运动动轨轨迹迹将将相相对对于于原原子子核核发发生生弹弹性性位位移移,正正负负电电荷荷作作用用中中心心不不再再重重合合而而出出现感应偶极矩现感应偶极矩极化机理:极化机理:电子运动轨道偏离原子核电子运动轨道偏离原子核介质类型:介质类型:所有介质所有介质建立极化时间:建立极化时间:极短,约极短,约1010-15-15
5、 s s极化程度影响因素:极化程度影响因素:电场强度(有关)电场强度(有关)电源频率(无关)电源频率(无关)温度(无关)温度(无关)极化弹性:极化弹性:弹性;弹性;消耗能量:消耗能量:无无 (二)离子式极化(二)离子式极化 固固体体无无机机化化合合物物大大多多属属离离子子式式结结构构,无无外外电电场场时时,晶晶体体的的正正、负负离离子子对对称称排排列列,各各个个离离子子对对的的偶偶极极矩矩互互相相抵抵消消,故故平平衡衡极极矩矩为为零零。在在出出现现外外电电场场后后,正、负离子将发生方向相反的偏移,使平正、负离子将发生方向相反的偏移,使平 均偶极矩不再为零,介质呈现极化。均偶极矩不再为零,介质呈
6、现极化。极化机理:极化机理:正负离子的相对偏移正负离子的相对偏移介质类型:介质类型:离子式结构电介质离子式结构电介质建立极化时间:建立极化时间:极短,约极短,约1010-13-13 s s极化程度影响因素:极化程度影响因素:电场强度(有关)电场强度(有关)电源频率(无关)电源频率(无关)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离离子子的的结结合合力力随随温温度度升升高高而而减减小小,使使极极化化程程度度增增强;强;离离子子的的密密度度随随温温度度的的升升高高而而减减小小,使使极极化化程程度度减减弱弱极化弹性:极化弹性:弹性;弹性;消耗能量:消耗能量:无无 (三)偶极子极化(转向极化)(
7、三)偶极子极化(转向极化)v极性电介质极性电介质:分子具有固有的电矩,即正、负电荷作用中心永:分子具有固有的电矩,即正、负电荷作用中心永不重合,由极性分子组成的电介质称为极性电介质。不重合,由极性分子组成的电介质称为极性电介质。极性分子不存在外电场时,极性分子的偶极子因热运动而杂乱极性分子不存在外电场时,极性分子的偶极子因热运动而杂乱无序的排列着,如图所示,宏观电矩等于零,因而整个介质对无序的排列着,如图所示,宏观电矩等于零,因而整个介质对外并不表现出极性。外并不表现出极性。出现外电场后,原先排列杂乱的偶极子将沿电场方向转动,作出现外电场后,原先排列杂乱的偶极子将沿电场方向转动,作较有规则的排
8、列,如图所示,因而显示出极性。这种极化称为较有规则的排列,如图所示,因而显示出极性。这种极化称为偶极子极化偶极子极化或或转向极化转向极化。极化机理:极化机理:偶极子的定向排列偶极子的定向排列介质类型:介质类型:极性电介质极性电介质建立极化时间:建立极化时间:需时较长,需时较长,1010-10-101010-2-2 s s极化程度影响因素:极化程度影响因素:电场强度(有关)电场强度(有关)电源频率(有关)电源频率(有关)温温度度(温温度度较较高高时时降降低低,低低温温段段随随温温度增加,即先增后降)度增加,即先增后降)极化弹性:极化弹性:非弹性;非弹性;消耗能量:消耗能量:有有v偶极子极化与电源
9、频率偶极子极化与电源频率f 的的关系:关系:v频率太高时,偶极子将来不频率太高时,偶极子将来不及转动,因而其及转动,因而其 值变小,值变小,如图所示。其中如图所示。其中 相当于直相当于直流电场下的相对介电常数。流电场下的相对介电常数。vf f1 以后偶极子将越来越跟以后偶极子将越来越跟不上电场的交变,不上电场的交变,值不断值不断下降;当下降;当f f2 时,偶极子时,偶极子已完全不跟着电场转动了,已完全不跟着电场转动了,这时只存在电子式极化,这时只存在电子式极化,减小到减小到 。v偶极子极化与温度偶极子极化与温度t的关系:的关系:v 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阻碍极性分
10、子沿电场加剧,阻碍极性分子沿电场取向,使极化减弱,所以通取向,使极化减弱,所以通常常极性气体介质有负的温度极性气体介质有负的温度系数。系数。v 对液体和固体介质,温度对液体和固体介质,温度很低时,分子间联系紧密,很低时,分子间联系紧密,偶极子转动比较困难,所以偶极子转动比较困难,所以v 很小。液体、固体介质的很小。液体、固体介质的v 在低温下先随温度的升高在低温下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后当热运动变得而增大,以后当热运动变得较强烈时,分子热运动阻碍较强烈时,分子热运动阻碍极性分子沿电场取向,使极极性分子沿电场取向,使极化减弱,化减弱,又开始随着温度又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上升而减小。(四
11、)夹层极化(四)夹层极化 夹层介质界面极化概念:夹层介质界面极化概念:合闸瞬间合闸瞬间两层介质的电压比由电容决定。两层介质的电压比由电容决定。稳态时分压比由电导决定。稳态时分压比由电导决定。在电压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夹层在电压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夹层界面上会积聚起一些电荷,使整界面上会积聚起一些电荷,使整个介质的等值电容增大,这种极个介质的等值电容增大,这种极化称为夹层介质界面极化。化称为夹层介质界面极化。v当当t=0:t=0:当当t:t:如果如果 则双层介质的表面电荷不重新分配。但实际上则双层介质的表面电荷不重新分配。但实际上 很难满足上述条件,很难满足上述条件,电荷要重新分配,这样在两层介电荷
12、要重新分配,这样在两层介 介质的交界面处会积累电荷,这种极化形式称介质的交界面处会积累电荷,这种极化形式称夹层介质界面夹层介质界面极化极化。极化机理:自由电荷的移动。极化机理:自由电荷的移动。夹层极化所引起的电荷积聚过程中所形成的电流称为吸收电夹层极化所引起的电荷积聚过程中所形成的电流称为吸收电流。流。这种极化形式存在于不均匀夹层介质中,伴随有能量损失,这种极化形式存在于不均匀夹层介质中,伴随有能量损失,夹层界面上电荷的堆积是通过介质电导夹层界面上电荷的堆积是通过介质电导G G完成的,高压绝缘完成的,高压绝缘介质的电导通常都很小,极化建立需时很长,一般需要几分介质的电导通常都很小,极化建立需时
13、很长,一般需要几分之一秒、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这种性质的极化只有之一秒、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这种性质的极化只有在直流和低频时才有意义。在直流和低频时才有意义。各种极化类型的比较极化类型产生场合极化时间(s)极化原因能量损耗电子式任何电介质10-15束缚电荷的位移无离子式离子式结构电介质10-13离子的相对偏移几乎无偶极子式极性电介质10-1010-2偶极子的定向排列有夹层介质界面多层介质交界面10-1数小时自由电荷的移动有空间电荷电极附近二电介质的电导二电介质的电导 v电导率电导率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其倒数为电阻率。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其倒数为电阻率。按载流
14、子的不同,电介质的电导又可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按载流子的不同,电介质的电导又可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两种。导两种。v1、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因为介质中自由电子数极少;、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因为介质中自由电子数极少;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v2、离子电导:、离子电导:本征离子电导:极性电介质有较大的本征离子电导,电阻率本征离子电导:极性电介质有较大的本征离子电导,电阻率10101014 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主要是杂质离子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主要是杂质离子电导,电阻率电导,电阻率10171019v空穴又称电洞(空穴
15、又称电洞(Electron hole),在固体物理学中指共价键),在固体物理学中指共价键上流失一个电子,最后在共价键上留下空位的现像。上流失一个电子,最后在共价键上留下空位的现像。v3 3、电泳电导:在液体介质中载流子为带电的分子团,通常、电泳电导:在液体介质中载流子为带电的分子团,通常是乳化状态的胶体粒子(例如绝缘油中的悬浮胶粒)或细是乳化状态的胶体粒子(例如绝缘油中的悬浮胶粒)或细小水珠,他们吸附电荷后变成了带电粒子。小水珠,他们吸附电荷后变成了带电粒子。v4 4、表面电导:对于固体介质,由于表面吸附水分和污秽存、表面电导:对于固体介质,由于表面吸附水分和污秽存在表面电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16、很大。所以,在测量体积在表面电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测量体积电阻率时,应尽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电阻率时,应尽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烘干水分、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烘干水分、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v固体、液体介质的电导率固体、液体介质的电导率 与温度与温度 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下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下式表示式表示v式中:式中:A A、B B 为与介质有关的常数,其中固体介质的常数为与介质有关的常数,其中固体介质的常数B B 通常比液体介质的通常比液体介质的B B 值大的多。值大的多。T 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K 。该式表
17、明。该式表明,随温度随温度T T 按指数规律上升。按指数规律上升。v绝对零度,也就是绝对零度,也就是-273.15(摄氏度摄氏度)。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T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度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度t的关系的关系是是Tt273.15。三、电介质中的损耗v(一)电介质的损耗的基本概念电介质的损耗的基本概念v介质损耗介质损耗: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总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包: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总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包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某些有损极化(例如偶极子、夹层极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某些有损极化(例如偶极子、夹层极化)引起的损耗,总称介质损耗。化)引起的损耗,总称介质损耗。v直流下:电介质中没有周期
18、性的极化过程,只要外加电压还直流下:电介质中没有周期性的极化过程,只要外加电压还没有达到引起局部放电的数值,介质中的损耗将仅由电导组没有达到引起局部放电的数值,介质中的损耗将仅由电导组成,所以可用体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说明问题,不必再引成,所以可用体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说明问题,不必再引入介质损耗这个概念了。入介质损耗这个概念了。/22v交流时:流过电介质的电流交流时:流过电介质的电流 包含有功分量包含有功分量 和无功分量和无功分量v即即 v此时介质的功率损耗:此时介质的功率损耗:v介质损耗角介质损耗角为功率因数角为功率因数角 的余角,其正切的余角,其正切tg又可称为介质损耗因数,常用百分数(
19、)来表示。又可称为介质损耗因数,常用百分数()来表示。v通常采用通常采用tg作为综合反映介质损耗特性的一个指标。作为综合反映介质损耗特性的一个指标。(为什么不采用介质损耗(为什么不采用介质损耗P?)?)介质损失角正切的概念:介质损失角正切的概念:由于由于存在损耗,存在损耗,U U和和I I之间的夹角不再是之间的夹角不再是9090的关系,的关系,I IC C代表流过介质总的无代表流过介质总的无功电流,功电流,I IR R代表流过介质的总有功代表流过介质的总有功电流,电流,I IR R包括了漏导损失和极化损包括了漏导损失和极化损失。从直观看,失。从直观看,I IR R大则损失大,定大则损失大,定义
20、一个新的物理量,即介质损失角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即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正切值tgtg来代表介质在交流电压来代表介质在交流电压下的损耗下的损耗 tgtg仅反映介质本身的性能,和介仅反映介质本身的性能,和介质的几何尺寸无关质的几何尺寸无关介质的电压电流向量图介质的电压电流向量图 /22v有损介质等值电路如图所示,电介质中流过的是电容电流有损介质等值电路如图所示,电介质中流过的是电容电流 ,吸收电流,吸收电流 和传导电流和传导电流 三个分量叠加在一起三个分量叠加在一起v为总电流为总电流v在在直流电压直流电压作用下,流过绝作用下,流过绝缘的总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缘的总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吸收曲线。线,称
21、为吸收曲线。电容电电容电流流 在加压瞬间数值很大,在加压瞬间数值很大,但迅速下降到零,是一极短但迅速下降到零,是一极短暂的充电电流;暂的充电电流;吸收电流吸收电流 随着电压时间增长而逐渐减随着电压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比充电电流的下降要慢小,比充电电流的下降要慢得多,约经数十分钟才衰减得多,约经数十分钟才衰减到零,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到零,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绝缘的种类、不均匀程度和绝缘的种类、不均匀程度和结构;结构;传导电流传导电流 是唯一长是唯一长期存在的电流分量。(交流期存在的电流分量。(交流电压?)电压?)v上述三支路等值电路可采用并联等值电路或串联等值电路来上述三支路等值电路可采用并联等值
22、电路或串联等值电路来分析。分析。v并联电导损耗并联电导损耗 串联极化损耗串联极化损耗v1、并联等值电路、并联等值电路 v2、串联等值电路、串联等值电路v 有损电介质可用一只理想的无损耗电容有损电介质可用一只理想的无损耗电容Cs 和一个电阻和一个电阻r 相串联的等值电路来代替,如图所示。相串联的等值电路来代替,如图所示。v由向量图有:由向量图有:v由于:由于:v所以:所以:v介质损耗角介质损耗角 值一般很小,所以:值一般很小,所以:并联等值回路中:并联等值回路中:tgtg=I=IR R/I/IC C=1/=1/CpRCpRP=UP=U2 2/R=/R=CpUCpU2 2tgtg 串联等值回路中:
23、串联等值回路中:tgtg=Ur/Uc=Ur/Uc=CsrCsrP=IP=I2 2r=r=/22介质损耗因数:介质损耗因数:并联等效电路:阻性有功电流与容性无功电流的比值。并联等效电路:阻性有功电流与容性无功电流的比值。串联等效电路:阻性有功电压与容性无功电压的比值。串联等效电路:阻性有功电压与容性无功电压的比值。v1.气体介质损耗气体介质损耗v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间的作用力很弱,所以极化过间的作用力很弱,所以极化过程中不会引起损耗。如外加电程中不会引起损耗。如外加电场不足以引起电离,则气体中场不足以引起电离,则气体中只存在很小的电导损耗。只存在很小的电导损耗。v
24、气体中的电场强度达到放电起气体中的电场强度达到放电起始场强始场强E0时,气体中发生时,气体中发生局部局部放电放电,这时损耗将急剧增大。,这时损耗将急剧增大。/22v(二二)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的损耗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的损耗v2.液体介质损耗液体介质损耗v(1)中性和弱极性液体介质损耗主要由电导引起,其损耗)中性和弱极性液体介质损耗主要由电导引起,其损耗率(单位体积电介质的功率损耗)率(单位体积电介质的功率损耗)v为为 (W/cm3)v式中式中 电介质的电导率,电介质的电导率,S/cmv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V/cmv由于由于 与温度有指数关系(与温度有指数关系(3-6),故),故P0也以指数
25、规律随也以指数规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v(2)极性液体介质除了电导损耗外,)极性液体介质除了电导损耗外,还存在极化损耗。还存在极化损耗。v在低温时,极化损耗和电导损耗都较在低温时,极化损耗和电导损耗都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粘度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粘度减小,偶极子转向极化增加,电导损耗小,偶极子转向极化增加,电导损耗也在增大,所以总的也在增大,所以总的 亦上升,并亦上升,并在在tt1时达到极大值;时达到极大值;v在在t1tt2以后,由于电导损耗随温度急剧上升、极化损耗不断以后,由于电导损耗随温度急剧上升、极化损耗不断减小而退居次要地位,因而减小而退居次要地位,因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体 固体 介质 电气 特性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