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_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_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 设计意图: 数字在孩子的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也是孩子最简洁接受的,由于孩子刚刚进小班,对数字的概念有些模糊,但熟识数字的爱好很高.因此我选了好玩的“0”,通过玩耍的.形式让孩子真正了解没有就可以用“0”来表示,从中也初步让孩子了解了1、2。老师始终是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发幼儿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学中乐,乐中学。 活动目标: 1、熟识“0”,知道“没有”可以用 “0”来表示。 2、在玩耍中体验欢快。 活动预备: “0”“1”“2”数字卡片、一个空盒子、音乐磁带、一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引题 师:有一位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小一班来做客,(老师出
2、示一个盒子),它就藏在这盒子里,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想) 老师打开盒子:咦,盒子里有什么东西吗?(没有),没有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没有就用数字”0”来表示),”0”宝宝来了! 二、熟识数字宝宝“0” 师:我是”0”宝宝,小伴侣你们好!(“0”宝宝你好)看看“0”宝宝长的怎么样啊? 圆圆的象什么呢?(幼儿自由发挥) 师:我们来做一个玩耍,小伴侣把两只小手举起来,藏起来一只,再藏起来一只,现在小手还看的见吗?(看不见,没有了)师:对了,没有了我们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玩耍再进行一次) 师:现在“0”宝宝要和小伴侣做玩耍,我们观看一个“0”宝宝,小伴侣就点点头,观看两个“0”宝宝就招招手
3、,观看三个“0”宝宝就扭扭扭。 老师再出示盒子,在盒子里放了一样东西,师:现在盒子里有什么呢?有几本书?(一本)那么现在能不能用“0”宝宝表示呢?(不能,要用1来表示)出示字卡“1”。再放一样东西,师:现在要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2”宝宝来表示)出示字卡“2”。 三、玩耍 师:(出示图片)“0”宝宝带来了很多伴侣,要和小伴侣玩捉谜藏的玩耍,小伴侣看看,“0”宝宝都躲在哪里?我们把它们找出来贴在身上,一起和“0”宝宝跳舞,好吗?(放音乐)老师与幼儿共舞。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2 活动前,在全体数学教研成员的指导下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奇异的魔法机器,并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发觉并对比事物的大小、
4、数量、形状的变化。目标确立后,做好一系列的活动预备,我们利用孩子身边宠爱的动画角色“叮当猫”送的魔法机器导入活动。 在活动中,集体观看和争辩,在好玩的魔法咒语“叮当法术变变变,按我的指令变”,再加上PPT的形象化,孩子们很顺当地都能比变化前后的不同,请了好几个孩子都能回答正确。孩子们能够很快推断出魔法机器所具备的魔法,即能够变出大小、形状、数量不同的东西。如:小变大(大小变化),圆变方(形状变化)、少变多(数量变化)。以至于活动很顺当地达成目标,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虽然活动具好玩味性,但还是需要具备一些挑战性。 所以最终一个操作环节时,我供应了难易不同的操作纸,请孩子依据难易不同自主选择任务
5、并独立操作,孩子们竟然都能够完成,还能一一说出指令和结果。 由此看来,孩子们的挑战难度有待提高,如:在讲解过程中不必将大小、形状、数量三个特征全部讲解清楚,应当留给孩子想象思考的空间;供应的操作纸应当分小组发放,让孩子可以走动式的选择;一颗星为简易操作,以大小或形状为一种指令,两颗星以大小、形状、数量并存为一种指令,三颗星即以两台魔法机器结合,供应两种或两种以上指令,由孩子正向或逆向思维思考操作。这样就给与了孩子想象和挑战的机会。活动也不会显得毫无挑战性。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熟识1-10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把握序数词,会用第几
6、精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进展幼儿的规律思维力气,体验数学玩耍的欢快。 活动预备: 绘本课件,五台电脑,幼儿人手一根藏有数字标记的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激发学习爱好。 1、以绘本真正的魔法师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加魔法师考试的挑战。 老师:前几天我们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师的书,今日魔法学校的校长说他们的法术柜考试开头了,你们想不想去挑战一下他们的法术柜考试?假如挑战成功了,你们就能成为真正的小魔法师,还能得到魔法学校奇异的魔法棒呢。 2、引导幼儿排队接受挑战。 老师:我们来看看,法术柜考试一共要闯几关呢? 老师:每一组上刚好有四个小伴侣,正好每个小伴侣可以闯一关,那么你们
7、协商一下,谁来闯第一关,谁来闯其次关,把小凳子上的数字贴到胸口。 二、轮番闯关,精确辨别数序。 (一)第一关:小魔法师排队。 1出示第一关题目,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排队要求:按从矮到高的挨次给10个小魔法师排队。 2、个别幼儿尝试示范,小结排队要点:小魔法师的脚要站在同一线上。 3、幼儿操作:给十个小魔法师排队,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其次关: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学习6以内的序数。 1出示“法术柜子”,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明信片在法术柜子从下往上数第6个抽屉中。 2、幼儿操作,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正确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第三关:找出法术柜子的钥匙。学习7以内的序数。
8、1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钥匙在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 2、幼儿操作:找出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四)第四关:找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学习10以内的序数。 1出示“法术柜子”,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在上往下数第3层的衣柜中,从左边数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儿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迁移阅历,有序排队。 1、幼儿依据魔法棒上的数字,按从1-10的数序排队。 老师:你们想去魔法学校吗?那怎么去呢?引导幼儿依据魔法棒上的数字排队。 2、幼儿随音乐动身去魔法学校。 活动延长:
9、1、区域活动:数学区中投放相应操作材料。 2、家园协作:在生活中请幼儿按类似的提示关怀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师 中班数学活动真正的魔法师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方法运用要恰当、灵敏、多样;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原则,留意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以往,我们老师所关怀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学问灌输给儿童,而无视儿童的爱好、熟识规律及进展水平,幼儿只是简洁的接受学问的容器,只管跟着老师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纲要中要求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原则,就要求我们老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整个活动创设情
10、境以玩耍贯穿始终,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状况下,自然、轻松、快乐地获得粗浅的数学学问,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爱好。 对于熟识9以内的序数,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熟识。这次活动我结合幼儿的这种感性熟识,整个活动以玩耍贯穿始终,设计了给小魔法师排队,找明信片,找钥匙,找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四道关,第一关,接触序数,将9个魔法师从矮到高地排队。其次关,从下往上数第6个抽屉,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从方向和数量这两个纬度来学习6以内的序数。第三关,在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中找出钥匙,即从大小、方向和序号这三个纬度来学习7以内的序数。第四关,则设置了两个不同方向、两个代表不同意
11、义的数来考验幼儿,完成10以内序数的学习。以及实现了教学重难点的逐层递进。 本活动充分利用玩耍的动力性、趣味性,关怀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制作的课件操作性强,留意动静结合;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做到层层递进,突出重难点。活动过程中,电脑与课件可以说是我唯一的教学具,课件的特点是突出了操作性与交互性。其中,我使用拖曳功能让幼儿为小魔术师排队,查找明信片这一关,可以在大家验证是否正确以后,以形象的关上抽屉重新查找的方式进行改正,特殊的贴近幼儿生活阅历。课件还关怀我设下了牢牢抓住幼儿留意力的玄机,“依据提示毕竟会找到什么”,让幼儿的惊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使幼儿在整
12、个活动中都布满斗志。幼儿始终沉醉在过关玩耍情境中,充分体验了数学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4 活动目标: 1.能手口全都进行5以内点数,并说出总数 2.在情景中学习按数量匹配实物,体验数学玩耍的欢快 活动预备: 课件、点卡、“礼物”(糖果) 活动过程: 一、出示点卡,引发爱好 提问:今日有些伴侣要来我们班做客,熟识他们吗? 二、情景导入,切入正题 1.看,谁来了?巧虎今日过生日,它要请好伴侣来做客。它会请谁呢?会请几个好伴侣呢?看,它请了谁?现在巧虎来了几个好伴侣啊?它找哪个点卡做伴侣呢? 2.现在又有谁来了?找哪个点卡做伴侣呢? 3.还有谁要来吗? 三、幼儿玩耍,升华主题 1.这么多好
13、伴侣来为巧虎庆祝生日,好欢乐啊!看,他们玩起了找伴侣拉拉手的玩耍。我们也来玩一玩吧。 2.待会请你看好我手里的点卡,点卡上有几个点子就是几个好伴侣手拉手,明白了吗?好,我们先来玩一玩吧。 3.幼儿玩耍 活动反思: 1.孩子爱好是活动顺当开展的保证。 本次活动是贴近幼儿阅历,满足幼儿爱好的玩耍情境式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的参与性和投入性都很高,所以整个活动开展地很顺当,孩子也得到了阅历的提升和力气的展。 2.数学活动中可以渗透品质形成和习惯培育。 在活动中,孩子要依据“点卡上有几个点子就找几个伴侣手拉手”的玩耍要求进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要解决“我的伴侣不够,找一个伴侣”以及“我们的伴
14、侣已经够了 ,需要走掉伴侣”的人际冲突,这也是孩子一种社会性交往冲突解决的契机。孩子在其中这一力气也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5 孩子们对礼物都是特殊宠爱和新奇的,本周的数学活动分礼物,我就通过分礼物的形式让孩子来感知7以内的数量,同时让孩子们在欢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会看礼物单的图标并能按图标拿取相应数量的物品。 活动一开头,我为孩子们预备了各种各样混合在一起的礼物,“今日老师给小伴侣预备了许多礼物,都有些什么呢?”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宠爱的礼物,“我们来帮这些礼物找伴侣,把同样的礼物伴侣放在一起。”让孩子们将礼物分类放好,孩子们都乐观举手参与。在这个环节中,我请我们班一个力气较弱的孩子来进行
15、分类,他也能把自己宠爱的礼物完全分对,分类的效果很好,全部都很正确。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让孩子熟识礼物清单,“这里有这么多礼物,我们每个小伴侣可以拿到什么礼物?每样礼物又可以拿几个呢?”为情境导入,让孩子们熟识清单,了解清单的作用,我依据清单进行提问“每个人会拿到什么礼物?每样礼物可以拿几个?”“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单子上面有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数字又表示什么?”“这张礼物单告知我们什么呢?”孩子们也能依据清单进行观看和回答,如:雪花片7个、积木5个、糖果4个等,孩子们能很好的理解清单的意义。 孩子们在理解了清单的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就要让他们依据清单拿取相应的物品,在分组活动中,我给孩子每人发一张清
16、单,每个孩子清单上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依据清单上的图标进行操作,操作活动结束。在进行集体检查和验证时,多数孩子都能对比自己的.清单正确选择自己需要拿的礼物,只有个别幼儿所拿的礼物及其数量不与记录单上的要求全都,集体一起帮他改正。活动开展很利。孩子们对7以内的数量把握得很好。 在整个活动中 1.我抓住“礼物”这个幼儿的爱好点,运用到计算教学活动中,以礼物为活动线索,增加计算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轻松、好玩的氛围里学习计算。 2.我的教具预备也很充分、精致,运用各种教具,吸引幼儿的留意力,始终带动幼儿乐观、主动的参与活动,同时,培育了幼儿的观看力。 3.利用实物到数字,一步步对数量进行感知。通
17、过实际的操作来验证多了、少了、一样多,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化,达到了确定的教学效果。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和缺点,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熟识爱好、探究欲望,关怀幼儿学习运用观看、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依据新纲要精神和幼儿的心理特点本次数学活动还有诸多需要有所改进的地方。 如 1.多媒体课件的简洁易操作,可以让多个幼儿参与到示范操作中,比较适合,老师可以在活动中尝试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2.作业过程中有部分幼儿需要老师个别指导才能完成,有了老师的指向性提问,得到了老师的确定后,幼儿才肯动手操作。说明对于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
18、 3.在介绍结果的时候,老师规定了句式,刚开头幼儿有句式可循,有些不太会介绍的幼儿用句式进行关心介绍,后来幼儿需要开放性的回答问题,不应当连续受束缚。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介绍等等。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急躁细致地用新的方法计数。 4、培育幼儿边操作边叙述的习惯。 5、进展目测力、推断力。 教学预备 活动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两个(自备)多用插板1个,已插好的29个组块(如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派派麦麦带来了许多围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数一数)“派派和麦麦想请你用
19、一种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棋子,这种方法叫两个一数,你们知道两个一数是怎么数的吗?大家会数了吗?” 2、演示规章 老师:“请小伴侣每人去找一个好伴侣,两人合作来做数数的玩耍。(请一名幼儿协作,边说边演示下面的操作),两人分工,一个数白棋子,一个数黑棋子,一个数白棋子。数之前先在活动单上的方框先画出你数的是那种棋子,然后开头两个两个数,数完之后在活动单上圈出你的总数,然后两人交换材料再做一次、最终看看两人圈出的总数是否一样。“老师:“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数的快“。大家会玩了吗? 3、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底纸1(排座号):“今日我们可以接着玩“排座号“的玩耍,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请幼儿复述规章。 4
20、、分组操作 幼儿自选操作活动,老师关怀幼儿理解理解规章,老师重点关注幼儿合作玩耍和两个一数的表现,并做个别指导。观看指导老师巡察幼儿的操作,观看幼儿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将两个数,选择指导对象,适时供应关怀。 5、提示换组 老师:“做完一个活动的小伴侣 请你先把材料还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组去玩一玩。 6、沟通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为三点: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急躁细致地用新的方法计数。幼儿在活动中,乐观参与操作,爱好点很高。但是对于两个一起数的方式,很多幼儿还是在这节活动中很难把握,我发觉大部分幼儿在操作活动环节还是会一个一个
21、的点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当削减棋子的数量,比如一开头各投放20个黑白棋子,然后通过幼儿的把握水平,再慢慢增加棋子的数量。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7 好玩的图形是我们中班教研组的一次数学研课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争辩,在确定这一内容时,教研组的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洁,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觉,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熟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熟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生疏的物体相对比。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好玩的图形这一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数学 教学 反思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