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课件.ppt





《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浪漫主义 1814年3月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下沼退位,路易十八随即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就此复辟。在复辟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是苦闷的,在文学和艺术上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是藉里柯与德拉克罗瓦。1819年,年仅26岁的席里柯根据1816年所发生的沉船事件创作了震惊画坛的梅杜萨之筏,从此,揭开了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序幕。浪漫主义画家不同于达维特、安格尔那样热衷于希腊、罗马的古典规范,热衷于从希腊、罗马神话中去寻求创作的灵感;而是立足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热衷于从中世纪、东方文化中寻求灵感;在创作中,他们不强调素描和严谨的
2、外形而是强调激越的情感和极端个性化的表现。席里柯从小就喜欢骑马,也喜欢画马,这一郊外赛马的激烈场面不仅反映了席里柯对赛马比赛的极大兴趣和当时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激奋豪放的个性特征及在色彩表现上受英国风景画家的强烈影响。这种在构图、动势、色彩、光景及环境、气氛上的新的探索打破了传统古典规范平和宁静的画风,对法国的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美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席里柯是一个热情洋溢、富于幻想的画家,1821年,他根据在英国艾普松郊外参加赛马会的真实感受创作了艾普松赛马。1816年,“梅杜萨”号军舰由于指挥者无能,触礁沉没,军官乘救生艇逃命,并对试图登艇的士兵开枪。义愤填膺的借里柯当即创作了巨幅油画,
3、该画取金字塔式的构图,右下角是已被浸泡得变色的尸体,左面是抱着儿子遗体,衰弱得无法动弹的老水手,第三组人是坚持了14天的幸存者,他们发现了海平面上的一点帆影;正在把最健壮的一个黑人推到高处去挥舞衣衫。画家废寝忘食地工作,在几个月中只到海边去了一下为了观察乌云密布的天空。这位写实主义的伟大先驱扎了真正的木筏放在画室里,并请来肝炎病人作模特儿,把在惊涛骇浪中漂流的苦难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你长久地置身画前,会有海浪击身的逼真感。当这幅巨作在英国首次展出时,便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反映1830年革命的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
4、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但丁的舟”是德拉克洛瓦的第一幅受到观众注意的作品,这幅作品在沙龙中的展出不仅惊震了巴黎艺术界,同时也使德拉克洛瓦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这幅画包括了他今后风格一切特点的萌芽。由于它确立了某种新的东西,以致引起人们议论纷纷。深暗的调子主要的表现因素,取代了明亮的调子,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情节,而且主要是为
5、了满足色彩上的需要。“但丁的舟”就像是相互对立的和用色彩表现出来的亮调子和暗调子的一个和弦。画中的形体塑造效果是由死人的痉挛而僵硬的裸体构成的。前景那个向仰的死者的脸部在绘画上很完美,僵死的颜色加了一些红色的变化,而对比性的笔触则使他的形体失去了浑圆的感觉。西方19世纪的美术思潮。最早起源于法国,其中心也是法国,后波及欧洲各国。法国在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后,于3070年代间,曾掀起过一场强大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1848年革命后,首次用“写实主义”这个词来自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画家G.库尔贝,最早的理论家为尚弗勒里,其第一份宣言发表于1855年。库尔贝等所提倡的写实主义既反对僵化了的新古典
6、主义,也反对那追求抽象理想的浪漫主义。它认为现实生活本身便是最适当的题材来源,无须进行粉饰。它坚持表现当代生活,并往往以社会低层人物为作品的主人公和满怀同情地描绘他们的处境,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这种美术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原因。在法国,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继1830年革命以后,又掀起了规模更大、波及全欧的1848年革命。这场革命遭到残酷的镇压,“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被践踏,使人们不再抱任何浪漫主义的幻想,而迫切要求对现实作客观的认识。具有批判性质的写实主义,便是这种思想意识在艺术上的反映。现实主义主要代表库尔贝 柯罗 米勒 戈雅杜米埃 伦勃郎 夏尔丹年完成的石工,是库尔
7、贝的重要代表作。这场景是库尔贝在途中亲见的一幕,石工艰苦的劳活使他震惊了。画上那个老工人形象非常感人。他跪着一条腿,在低头砸石块,对照身后那个年轻石工,他的劳动量似乎是超负荷的。再从艺术形式处理上看,画家以两个背朝着观众的石工姿势来展现,目的是要加强生活形象的偶然性,决非人为化,可是画面的构图显得不大平衡。观众只能注意到人物的动势。当这幅画在沙龙展出时,官方的舆论与批评有如疾风暴雨。说他爱低级、爱庸俗,说这种艺术乃是对艺术的玷污。此画不幸于年时被毁了。原作有厘米,原藏德累斯顿国立画廊。米勒米勒印象主义 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指产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画派;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印象
8、主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性意义。印象主义流派出现于1874年。印象主义是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的,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反对当时已经落入俗套、只在中世纪骑士文学中寻找创作源泉、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它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G.库尔贝的写实作风的影响和推动下,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一反欧洲几百年来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摒弃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主张到室外,在阳光下,根据眼睛的视察和直接感受作画,表现物体在光的照耀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在绘画表现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印象主义还从小荷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 世纪 欧洲 绘画 流派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