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精品教案方案.pdf
《2023年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精品教案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精品教案方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再别康桥 所属学科 语文 授课班级 高中一年级 计划课时 30 分钟 授课教师 刁天影 学校名称*中学 一、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高一的学生处在 15-17岁之间,他们认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他们对待语文(特别是男生)可能一些同学就会感觉没什好学的,毕竟学了那些多年的语文了,而且他们之前也学过诗歌,但是却学得不深入,在初中时,他们对古典诗词背诵比较多,但是在对现代诗歌赏析这一块,他们大多数都不是特别擅长,因此上课时 一定要提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走进美妙的诗歌中,一旦他们心里是想学习的,那么他们会很容易的理解所讲解的知识,也会更加自觉
2、的学习 另一方面,高一的学生们大部分会对自己的远大理想有美好的憧憬,因此上课时还可以根据这次所上的诗歌课的作者来给同学们树立榜样,让同学们努力奋斗,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1.(知识)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2.(技能)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3.(情感态度)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三、内容结构 总分总 1.引导同学们进入学习再别康桥诗歌之中 2.告知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将学习目标拆分,分点给同学们讲清楚 4.本节课的小结 四、教学事件设计(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技能
3、,呈现刺激,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提供反馈,评估行为,促进保持与迁移。)1.(引起注意)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面容清瘦,气质优雅,在这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我们许多文学爱好者所喜爱的志摩先生,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读过他的诗呢?有些同学有,有些同学没有哈,好的,我们接着来看几张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上是哪个地方吗?(提示:是国外一所很出名的大学),我们的徐志摩先生,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写了一首离别的诗歌,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志摩先生的诗歌再别康桥,让我们一起走进志摩先生的内心,在学习之前呢,我还想先请
4、大家看一个我给大家准备的一个再别康桥的朗诵视频(视频设置有超链接)2.(告知学习者目标)视频看完后我们就进入正题了,请同学们看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3.(刺激回忆,呈现刺激)首先,我们从第一个入手,我先问问同学们,有没有了解徐志摩的呢,有多少说多少,想说的举手,好,大家说完后,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徐志摩的简介以及一些小资料(小资料请同学起来读,)4.(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大概了解了徐志摩先生后,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他的再别康桥吧,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诵这首
5、诗歌,然后再一起朗诵 5.(提供学习指导)提问:刚才同学们朗诵,觉不觉得诗很美?有没有仿佛进了一个如画的诗境,置身于康河岸边,看河畔金柳、水底青荇,也在荡舟寻梦呢?诗歌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对不对?现在我提示大家一下,既然这首诗歌这么美,那么我们就从它美的源泉“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6(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提问: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根据同学们找出的这些意像,现在就请同学们前后桌四个人一起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抽同学回答(提供反馈,评估行为)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来指引他们(诗人告别康桥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2023 年高 语文 上册 精品 教案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