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性教学发展建议.docx





《高校研究性教学发展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研究性教学发展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校研究性教学发展建议 讨论性教学是素养教育和创新教育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师生共同参加互动为手段,以学生学问、力量、素养协调进展为目标,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1。讨论性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推行多年,相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教学理论及方法的讨论,与详细课程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等。尽管高校讨论性教学有助于使讨论和教学融为一体,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2,但真正实现讨论性教学的目标并非易事。教育观念的变革,高校教育治理模式,教学主体中教师与学生参加的热忱与素养都会影响讨论性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必要系统思索讨论性教学中的相关影
2、响因素,建立有效促进讨论性教学的教育治理思维,目前生态学思维可以为这个目标供应帮忙。生态学是讨论生物体及其环境的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作为讨论方法向其他学科渗透。教育领域的生态讨论始于20世纪60年月。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Cremin,L)首创教育生态学概念3,自此以后,以生态学理论讨论教育及教学受到普遍重视。综合看来,以生态学思维进展教育教学讨论既有微观维度的讨论,又有宏观维度的讨论。例如,多伊尔(Doyle,W.)和庞德(Ponder,G.)(1975)课堂生态讨论4就是微观维度讨论,讨论内容包括学生位置安排、课堂环境创设,课堂评估等5,重在开掘师生
3、、生生多维互动的因素。宏观维度讨论主要表现在以生态学为理论根底,视教育与四周环境为生态系统,并讨论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6。讨论性教学是一个集合理论和操作技术的难题,并不是一个简洁的、随便的过程。简洁的机械互动式、案例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简单导致讨论性教学流于形式,并不意味着讨论性教学肯定产生相应的实质意义7。讨论性教学及其影响因素组成一种生态系统,本文借鉴生态系统理论,运用生态学思维,调查分析讨论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讨论性教学的生态化进展策略。 一、生态思维下的高校讨论性教学的调研设计 讨论性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进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讨论力量。通过讨论性教学,引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拓宽学生
4、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科进展比拟深入的讨论,最终使学生能够有所发觉、创造和制造8。结合生态学相关观念,我们认为,讨论性教学的生态因子可以概括为人员与环境两类。其中人员因子就是讨论性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环境因子包括:讨论性教学观念(观念因子)、相关治理评价制度(治理制度因子)、教学设备与信息资源(资源因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子)等。以上因子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讨论性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对讨论性教学相关因子的考察侧重于对学生感知的调查,适当结合对局部教师和教学治理人员的访谈绽开。问卷调查主要围绕讨论性教学的相关因子进展问题设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地区211高校
5、的本科生,考虑到讨论性教学有效性调查需要肯定的认知过程,选择调查的学生范围包括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其中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是受调查的主体。学生所在的学科包含文、理、管、工、农等。调查采纳传统问卷和网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25%。 二、高校讨论性教学相关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讨论性教学观念(观念因子)的调查 1.学生对讨论性教学的认知调查主要包括对讨论性教学概念的理解及了解途径、讨论性教学的开展状况、学院或学校对讨论性教学重视程度、讨论性教学必要程度、讨论性教学可行度、教学方法的整体满足程度等。调查发觉,尽管讨论性教学方
6、法在高校日常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讨论性教学这一整体概念在调查对象中尚有27.94%的人不了解。通过学校宣传了解这一概念的学生占36.16%,其次是通过书刊阅读等途径了解。依据调查,超过89%的学生认为讨论性教学有必要开展,有81%的学生认为高校讨论性教学已具备了可行性,但对学校讨论性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讨论性教学的开展状况、学生对讨论性教学方法的整体满足度三项指标的评价并不高,满足度一般的比例分别为:60%、55.34%、50.68%,认为讨论性教学在高校中开展得很好的只占8.14%。 2.学生对讨论性教学的认可程度本项调查从学生参加讨论性教学的意愿、讨论性教学对考试成绩影响以及对学业
7、负担的影响三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讨论性教学的认可程度。调查发觉,超过86%的学生对参加讨论性教学的意愿较强,大局部学生认为讨论性教学不会影响成绩,但是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讨论性教学对学业负担会产生影响,超过20%的学生认为对学业负担的影响较大。 (二)关于讨论性教学主体(人员因子)的调查 1.教师所需要的素养和技能调查学生作为教师上课的直承受众,对教师采纳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了解。调查说明,大局部学生认为只有局部教师具备讨论性教学所需的素养和技能,有20%的同学认为只有极少数教师具备相关素养和技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师在讨论性教学方面所需的技能和素养参差不齐。 2.学生讨论性学习的自身素养调查讨
8、论性教学是否有效也受制于学生的自身素养和学问建构。本项调查主要从讨论性教学所需的相关素养绽开,详细问题包括:(1)用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阅读的时间与力量;(2)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方法和力量;(3)讨论方法熟识和把握的程度;(4)讨论课题自我设计力量;(5)在学习过程中同伴合作意识和精神;(6)讨论论文(报告)的总结和撰写力量。调查结果说明,除“用于文献资料收集及阅读时间与力量”和“在学习过程中同伴合作意识和精神”工程外,学生参加讨论性教学的自身素养普遍较低,如表1所示。 (三)关于讨论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子)的调查对讨论性教学方法的调查,可以从一个侧面推断出教师采纳讨论性教学的意愿及在
9、讨论性教学上的投入。调查发觉:课堂问题争论、课程论文设计、小组案例设计、课后答案查找及求证为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式,其中课堂问题争论采纳的比例最高,到达了62%,采纳课后答案查找及求证这一方法的比重最低,为35.7%。调查显示,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法是小组案例设计。在本项调查中,有局部同学认为课堂问题争论不等于课堂提问,不能就问题而提问题,争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气氛是更值得关注的。 (四)关于讨论性教学的治理制度(治理制度因子)的调查 1.关于教学治理与评价制度在讨论性教学中重要性调查说明,“教学治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是影响讨论性教学开展的重要环境因子。但只有29%和26%的受访者认为现
10、行的治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适应讨论性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现行的教学治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谈不上对讨论性教学的支持,不能适应讨论性教学的要求。针对讨论性教学“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状况”满足度调的查显示,有45%的受调查者认为一般,有接近25%的人对现状不满足或很不满足。其缘由可能与当前学问更新快速,而与人才培育相关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滞后有关。 2.现行教学与治理制度中的存在的问题本讨论侧重从学生感知的治理制度问题进展调查,将讨论性教学治理制度问题因素概括为表2所示的几个方面。调查发觉,占据影响因素前两位的是“没有配套的教学治理制度”和“比拟麻烦,师生花费的时间精力增加”,其比例分别为50.6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研究 教学 发展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