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脂类代谢汇总.docx
《05脂类代谢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脂类代谢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2023 2023 学年 第 一 学期课 程 名 称生 物 化 学开 课 系 部基 础 医 学 系开授课课教研教室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王 义 军职授课班称级助教本 科 临 床 班学生人数长 沙 医 学 院 教 务 处 制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授课教师王义军所属系部根底系所属教研室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临床专业本科专科级班第五章脂类代谢第一节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其次节脂类的消化与吸取第三节甘油三脂代谢生物化学职称助教授课时数2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试验课见习课习题课争论课其它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生物化学第 7 版.查锡良主编.北京:人民卫
2、生出版社,2023教学目的要求:1. 把握脂肪的发动,甘油的代谢。2. 脂肪酸的氧化,酮体的生成和利用。3. 把握脂酸合成的原料、部位、产物及关键酶,-磷酸甘油的生成。4. 生疏甘油三酯的合成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脂肪酸的氧化,酮体生成和利用。教学难点: 脂酸氧化能量的生成和利用。教学方法请打选择:讲授法 争论法 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其他教学手段请打选择: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关心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此列为提示栏时第八章 脂类代谢包括重点、间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两大类。脂肪又称甘油三酯;类脂主
3、要包括磷脂、 难点、教学方分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一、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一 储能与供能二 维持正常生物膜的构造与功能三 保护内脏和防止体温散失四 转变成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五 必需脂肪酸的来源六 磷脂作为其次信使参与代谢调整二、脂类在体内的分布脂肪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多分布于腹腔、皮下及纤维间,脂肪组织被称为脂库。脂肪又称为可变脂。类脂是生物膜的根本组成成分,又称固定脂。第一节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脂肪酸是脂类分子构造中的重要成分,体内脂酸的来源有二:一是机体自身合成,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需要时从脂肪发动,饱和脂 酸及单不饱和脂酸主要靠机体自身合成。另一来源系食物脂肪供给,
4、特别是 某些不饱和脂酸,如亚麻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法、教学手段、 配更教学内容、教书育人等成,需从植物油摄取,它们是动物不行缺少的养分素,故称必需脂酸,它们又是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脂酸在体内主要与醇结合成酯,脂肪酸与胆固醇结合成胆固醇酯、与鞘氨醇结合成鞘脂、与甘油结合成甘油三酯;在有含氮化合物及磷酸参与时, 脂肪酸与甘油结合成甘油磷脂。甘油三酯是由 1 分子甘油与 3 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等均为甘油磷脂,它们由 1 分子甘油与 2 分子脂肪酸、1 分子磷酸及 1 分子含氮化合物结合而成。体内的脂肪酸可按其碳链中是否
5、含双链和双键数目的多少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次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取脂类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上段,在胆汁酸盐和辅脂酶的共同参与下, 甘油三酯被胰脂酶水解成甘油一酯和脂肪酸,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成胆固醇和脂肪酸,磷脂被磷脂酶A2 水解成溶血磷脂和脂肪酸,消化产物主10要在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被吸取,中、短链脂肪酸通过门静脉进入血循环;长链脂肪酸吸取入小肠粘膜细胞后,与 2-甘油一酯缩合,重合成甘分油三酯,并与磷脂、胆固醇一起,在载脂蛋白B48、C、A 等的参与下,组装成乳糜微粒,经淋巴道进入血循环。钟第三节 甘油三酯代谢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主要是脂酸的氧化一脂肪
6、的发动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的发动。脂肪组织中含有的脂肪酶包括甘油三酯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 一酯脂肪酶。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该酶受多种激素的调控, 故又称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能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化,使脂肪发动加强,所以这些激素又称为脂解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 E2 等能使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降低,抑制脂肪发动,对抗脂解激素的作用,故称为抗脂解激素。二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在氧供给充分的条件下,脂肪酸在体内可彻
7、底氧化产生 CO2 和 H2O 并释放大量能量。除成熟红细胞和脑组织外,几乎全部的组织都能氧化利用脂肪酸,但以肝和肌肉组织最为活泼。具体过程如下:1. 脂肪酸的活化脂酸氧化分解前必需活化,活化在线粒体外进展。由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 合成酶催化脂酸活化,生成脂酰CoA,此反响需消耗ATP。2. 脂酰CoA 进入线粒体催化脂酸氧化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的基质中,而脂酸的活化在胞液中进展,因此活化的脂酰 CoA 必需进入线粒体内才能氧化,但是脂酰 CoA 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需经肉碱即L- 羟-三甲氨基丁酸的转运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内外膜均存在着肉碱脂酰转移酶,位于线粒体外膜的肉碱脂酰
8、转移酶I 催化脂酰 CoA 将脂酰基转移给肉碱生成脂酰肉碱,后者在内膜的肉碱-脂10酰肉碱转位酶作用下,进入线粒体基质,然后则在位于线粒内膜内侧面的肉碱脂酰转移酶的催化下,转变为脂酰CoA 并释出肉碱。肉碱再被肉碱-脂分酰肉碱转位酶转运到膜间腔。脂酰CoA 则在线粒体基质内进展-氧化。钟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基质内膜FFAATP + CoA AMP + PPi脂酰CoA脂酰CoA 合成酶肉碱脂酰转移酶脂酰CoA肉碱脂酰肉碱CoACoA脂酰肉碱肉碱脂酰转移酶脂酰CoA肉碱肉碱- 脂酰肉碱转位酶脂酰肉碱 -氧化图 8-1 长链酯酰辅酶A 进入线粒体的机制3. 脂酸的-氧化脂酰 CoA 进入线粒体基质后,
9、在酶的催化下,从脂酰基的 -碳原子开头,进展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等四步重复的连续反响,每进展一次 - 氧化,生成 1 分子乙酰CoA 和 1 分子比原来少 2 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由于此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基的-碳原子上,故称为-氧化。脂酸-氧化的过程如下:(1) 脱氢:脂酰CoA 由脂酰CoA 脱氢酶催化,在、 碳原子上脱氢,生成反2 烯酰CoA。脱下的 2H 由 FAD 承受生成FADH 。2(2) 加水:反2 烯酰 CoA 在2 烯酰 CoA 水化酶催化下,加水生成L(+)-羟脂酰CoA。(3) 再脱氢:L(+)-羟脂酰 CoA 在-羟脂酰 CoA 脱氢酶的催化下,再脱下 2H,生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5 代谢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