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数学教案中班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5数学教案中班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数学教案中班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5数学教案中班5篇 1-5数学教案中班篇1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翻开电脑屏幕,让孩子们进入电脑创设的情景。) 2、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评析:这一局部主要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在连接提问水果种类后转入数的教学活动) 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 第一盆有几只柿子?五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挨次从少到多排好队,应当怎么排? 三、分水果 1、小猴特别快乐,摘了那么多水果,他想把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让大家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有几只小兔? 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依据幼儿的答复,教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熟悉并感知数物匹配。) 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儿分错时,提问:小兔都不要柿子或苹果,把水果还给小猴了,为什么?幼儿分对了,动画中每只小兔分到一只梨,特别快乐,一起跳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
3、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 有几只小猫? 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猫? 3、小猴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 有几只小狗? 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狗? 四、分组练习: 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添、去点子。根据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其次组:按挨次填空格。根据题目中圆点多少的挨次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找最多的图形印数字。每组题目有三排图形,看看哪一种图形最多,给最多的一种图形印上相应的数字。 第四组:
4、找一样多的圆点印数字。每组题目有三排圆点,其中两排圆点是一样多的,把一样多的圆点找出来,然后印上数字。 1-5数学教案中班篇2 活动目标:熟悉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根本特征。 活动预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1、熟悉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展比拟,证明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
5、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现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6、 1-5数学教案中班篇3 活动要求: 熟悉、比拟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拟是相对的。 活动预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力量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力量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力量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熟悉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觉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查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由于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拟粗细 1、出示小棒师:刚刚我们玩了穿木珠的嬉戏,有的东西穿进去
7、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答复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拟(2)若答复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拟那么这支笔究竟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拟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拟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展比拟、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其次,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
8、排队4、请幼儿采纳互换方法比拟一种方法排列。 1-5数学教案中班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数字6和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通过多种形式的嬉戏,稳固对7以内数字的熟悉。 3能独立地进展操作活动,体会数学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数字房子一套,小动物图片若干。 数字17的卡片,幼儿操作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5 教师:小朋友看,森林公寓建筑好了,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看看房子里住着谁呀?出示分别标有15的数字房子,引导幼儿复习数字15。(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羊) 要求幼儿先读出数字,然后请幼儿看着数字数一数。和小动物打招呼,引导幼儿用小动物的叫声来稳固熟悉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 数学教案 中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