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_2.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_2.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学校五班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1、引导同学边观看、边思考,提高自主学习力气。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的基础上。本教学设计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同学,而是充分敬重同学的原有学问水平,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依据教材上的连环画,通过老师反复操作,一步一步观看,思考每一步骤的数学含义,让同学逐步理解式子中的“”就是天平的平衡,从而让同学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意义。2。引导同学辨方程、写方程,重视学情反馈。 数学学习重要的是巩固和应用,因此学习后的学情反馈是很重要的。本设
2、计在同学明确方程的概念后,引导同学自己写方程,识别方程并说出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把握方程的意义,明确推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两个要素: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通过应用反馈,加深对方程特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 同学预备:小黑板、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体会“等”与“不等”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足球竞赛又如火如荼地开头了,昨天的竞赛是五(1)班对战五(3)班,由于上半场五(3)班发挥精彩,上半场的比分为14,中场休息后,五(1)班立即调整了战术,下半场五(3)班没得分,五(1)班连追了x分。 师:两个班最终的比分是
3、几比几?(同学回答,老师板书:x14) 师:哪个班赢了?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同学回答:x14,x14,x14;并留意提问式子的意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的。今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学问。(老师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同学经受的真实活动为情境,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使同学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生疏情境的创设,让同学更易理解,更深刻地感受“等”与“不等”,为后面理解方程的意义作铺垫。 情境呈现,抽象模型 1、自学方程的意义,初步感悟新知。(课件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 自学提示: (1)理解教材62页每幅
4、图画及对应式子的含义。 (2)标示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3)思考:方程应当具备哪几个条件? (4)结合你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1题。 2、合作学习。 (1)你能自己写几个方程吗?小组内相互订正。 (2)组内沟通收获。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由组长带领组内成员集体订正教材63页“做一做”1题的答案,说清理由,并将小组内认为不是方程的算式记录在小黑板上。 (3)全班沟通。老师呈现同学的完成状况,先把答案相同的进行分类,再从答案最少的一块着手分析。遇到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解答,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此环节老师要随机应变,留意提问同学“方程应当具备哪几个条件”。假
5、如消逝了对方程理解有困难的同学,再次为同学讲解) 预设: 全班同学的答案全都,全对。 一部分小组全对,一部分小组有错误。 这时老师可以先找有错误的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汇报讲解。讲解时随时和下面的同学互动沟通,在同学的争论中,老师适时引导、提问,指导同学推断正误的方法。 3、整理分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1)组织同学分组活动,依据黑板上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 (2)沟通汇报,说出分类依据。老师板书。 4、独立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2题,汇报,集体订正。 5、引导同学独立完成教材66页1题,集体订正,并加以补充:推断05z15是不是方程。 学校五班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6、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包括教材80-8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4题。)通过试验、操作、观看图形的拼摆、割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进展同学的思维力气和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1同学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熟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把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加上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特别广泛,同学学习时并不生疏。 2、从同学的现实生活与日常阅历动身,设置切近生活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好玩的活动。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同学理解和把握平行四边形的面
7、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看、比较活动,初步熟识转化的方法,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概括、推导力气, 2、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学问的变化规律,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同学感悟数学学问内在联系的规律之美,加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和把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计量单位有那些? 2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他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
8、、 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一些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呢 ?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呈现同学填好的表格。 (4)观看表格的数据,你发觉了什么?通过同学争辩,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
9、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2)归纳同学看法,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全部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由于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a.同学用课前预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老师巡察。 b.请同学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c.老师用教具演示剪平移
10、拼的过程。 (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看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觉了什么? 小组争辩。出示争辩题: 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能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老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由于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老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
11、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S=ah 三、 应用反馈。 1出示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读题并理解题意。 同学试做,沟通作法和结果。 2争辩: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同学争辩汇报。全班订正。(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学问,同时培育了同学解决问题的力气)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同学回顾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 学校五班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 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上册第四单元其次节的内容。同学在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一、二班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也就是未知数,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确
12、定的学问渗透,在本单元中,同学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都与本节课有着亲热的关系。而方程这部分学问,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校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熟识上的一个飞跃和,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熟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进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熟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同学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力气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方程这部分的学习,能使同学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学问帮好熟识的预备和铺垫。同学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13、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这节课的概念学习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同学的已有学问,以及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分。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关怀同学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亲热联系。 3、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抽象概括力气,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力气。 教学重点是在实践中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依据方程的意义推断出方程,依据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
14、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 对于这个玩耍的玩儿法与阅历,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玩耍的,而是用来测量的。你们熟识它吗?(出示天平) 【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像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达到平衡,都是依据杠杆的工作原理。但是对于同学而言,天平比较生疏,而跷跷板与同学的生活亲热相关,因此,以此导入,能引起同学们的爱好,同学回顾玩儿跷跷板的阅历,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去为熟识新事物奠定基础,形成表象】 二、熟识并使用天平 老师介绍天平: 这就是一台托盘天平,它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仪器。这两个是天平的托盘,一
15、边放物品,另一边放测量物体的砝码,砝码上都有质量标志。我们通过不断调试砝码,直到中间的指针指向中间为两边平衡,物体的质量就是砝码质量之和。 老师示范: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实际应用天平来测量一下。 首先我们来应用一下,检查一下砝码的质量是否精确。 在天平的左边放置20克和30克的砝码各一个,右边我们应当放置一个50克的砝码。看一下,天平中间的指针正好指向刻度盘的中心,说明天平保持平衡了。 看到天平,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0+30=50 这有一个空的水杯,我们先来测量一下它的重量。 请你估量一下它的重量。我们来试一试。 通过测量,我们得知,水杯的重量是100克。 现在我们缓
16、缓向水杯里倒水,你发觉天平怎么样了? 你知道我倒了多少水吗?水的质量是未知的,我们可以用字母x表示,那么现在天平的状态还能用等式来表示了吗? 100+X100 我们连续测量水的质量,同理得出: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这几个算式都以板书形式呈现。 【在利用天平写出算式的过程中,我最开头设计的是给每个小组一台天平,让同学实际操作,测量物品的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发觉天平中砝码过小,同学操作起来不便利,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调整砝码的过程中,而不是争辩方程的意义,与本节课的重难点相背离,因此在修改中,我们还是敬重了教材,以老师的示范为主,我们吸取了同学试验的教训,为
17、了让同学看得真实,我们放弃了实物操作,选择了电脑课件的演示。】 三、熟识方程 1、依据天平写算式并分类 刚才我们测量了水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消逝了这几种状况,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位置关系,你明白了吗?下面老师这儿就有几组天平测量的过程,首先请你依据天平写出算式。然后把这些算式按确定的原则分分类,最终在小组内沟通一下你们的结果。 【20xx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同学的“双基”增加为“四基”,其中“领悟数学基本思想”是新增加的内容。数学思想是数学学问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比较提倡对概念的演绎,清楚地记得,十年前数学书对
18、方程概念的呈现是这样的:通过天平保持平衡写出等式,然后得到结论。旧的数学课强调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在数学学习中,使同学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阅历。因此,新的教材中增加了不等式,增加了不含未知数的算式,通过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形成数学模型,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天平这一实物图,将数学学问置于情境之中,让同学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写出等式及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和不含未知数的,。同学通过分类对比,形成表象,老师引出概念,使同学亲历学问的生成过程。】 2、沟通汇报: 同学边说,老师边板书: 等式 不等式 含有未知数 3
19、x=180 50+2x180 100+x=50x3 802x 不含未知数 50x2=100 100+20100+30 依据板书,老师讲解:像 3x=180、100+x=50x3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反问:什么样的算式叫方程呢?一个算式要成为方程有哪几个条件? 【通过对比,同学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方程表象,建立方程的模型,因此在老师讲授概念时,同学很简洁地就接受了。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什么都不讲,对于方程这个新学问,假如老师不告知同学,同学是不能凭借旧知自己总结出来的,因此在概念的呈现上,我选择了讲授法。
20、】 四、应用概念 同学们,依据你对方程的理解,你能自己写出几个方程吗? 推断,他们写得都对吗? 黑板上刚才我们写得这些算式,有方程吗? 【通过前面同学的活动归纳出概念,还要对概念进行演绎。练习题中,我先让同学自主写方程,就是考查同学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然后再进行推断的基本练习。】 五、方程产生的文化背景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料。始终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出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数学学问的形成都分散着人类才
21、智与汗水。因此同学在学习前人给我们带来的阅历同时,也要了解数学文化。通过这部分学问的讲解,同学对方程的产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六、拓展延长 在拓展延长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题目: 1、 依据线段图写方程 2、 依据数量关系写方程 3、 推断是否是方程 4、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七、作业: 利用课余小组时间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再想,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加,能使天平连续保持平衡呢?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虽然在前面的教学中,同学没有使用天平 ,但对天平都布满了惊奇,因此,我把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这个环节延长到课下,同学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而且也是对本节课学问的巩固,我还设计了“天平两边可以如何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 设计 _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