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冬至的到来广播稿300字(8篇).docx
《迎接冬至的到来广播稿300字(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迎接冬至的到来广播稿300字(8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迎接冬至的到来广播稿300字(8篇)迎接冬至的到来播送稿300字篇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的歌谣伴随着我们度过一年又一年。转瞬间,冬至已悄然而至。它的到来,意味着我们马上告辞暖和的20xx年,迎来崭新的20xx年。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汉代,在古代,冬至比过年还受人们重视,同时,冬至日还被人们称为“安家静体”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互赠好礼,相互访问,将抛开全部的苦恼,快欢乐乐的.过完这一天。为什么冬至的影响这么大呢?究其缘由,首先是先民们最简单直接观看到这些气象的变化,究竟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太阳升得最低;也因此,冬至
2、的极寒对于先民们是最危急的。而过了冬至,阳气反生,下一个循环就开头了。老人又过了一个寒冬,孩子又长了一岁;太阳要高起来了,冰雪要化下去了;天要亮起来了,水要动起来了因此,冬至是轮回的起点,是值得庆贺的大吉之日。 据说,在冬至只要吃了饺子,无论天气再冷,耳朵也不会冻下来。说到吃饺子,还有一个漂亮的传奇。东汉时候,南阳有个名医,叫张仲景,他医术很高,不管什么疑难病症,都能手到病除,人们赞扬他是妙手回春的医圣。有一年冬天,张仲景在路上观察很多穷人,穿的破破烂烂,脸上生了冻疮,耳朵都冻烂,张仲景看到后心里特别难受;回到家,他把一些治疗冻疮的药材放到锅里煮,煮好把它们放进面皮里,煮好就分给那些穷人,大家
3、吃了饺子后,脸上的冻疮都好了,耳朵也好了,身上也温和了。张仲景的爱心是严冬中的一缕暖和的阳光,爱心更是每个人心中的光明! 但如今,不少同学只记得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忘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令我们心寒的是,瑞安的一些高中学校甚至开展了圣诞节主题班会。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究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中华文明哺育了我们五千年,历史的印记早已烙在每个炎黄子孙的生命里。当我们追韩剧、追日漫,万圣节送糖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起活字印刷术,道德经,还有那汨罗江畔的身影? 过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来了,我们很快就
4、要迎来20xx年啦,最终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年安康欢乐! 我的演讲完毕,感谢大家! 迎接冬至的到来播送稿300字篇二 教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日(12月22日)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冬至。说起冬至,有些同学嘴馋了,由于这一天,根据习俗,家家户户是要吃汤圆的。 冬至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每天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严寒的阶段,也就是人
5、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头,也是一个吉日,应当庆贺。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长线面的习俗。今日是冬至,盼望大家今日也能吃
6、到热气腾腾的汤圆。 我的讲话完毕,感谢! 迎接冬至的到来播送稿300字篇三 大家好!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月22日,也就是我国24节气中的冬至。在南方,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汤圆“的“圆“意味着“团聚“圆满“,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而在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冬至那天阳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其次天起,昼渐长,夜渐短。在古代,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太阳升得最低;也因此,冬至的极寒对于先民们是最危急的。而过了冬至,阳气反生,下一个循环就开头了。因此,冬至是万物清寂、一元复始的季节,冬至是轮回的起点,是值得庆贺的
7、大吉之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古人在年年的轮回中品尝出自然规律,他们以季节作为标志,根据亘古不变的土地的法则安排着自己的活动。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冬至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保存到现在。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寄予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盼望和祝福,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分散力的表达。 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许多的传统节日被忽视了。同学们好像对“洋节“过分偏爱。年轻人更喜爱圣诞的霓虹灯,更喜爱万圣节狂欢,当我们过着洋节日的时候,不要遗忘和亲人们一起度过每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在冬至和家人一起吃汤圆包饺子是多么幸福!试想当我们的春节、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都被洋节取而代之的
8、时候,那会是一番什么景象?我们会失去许多。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21世纪的今日,提倡学习、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和时代给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只有不断吸取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或许我们才有资格被称之为龙的传人,才能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让我们一起来期盼!让我们一起去努力!重新紧握那远去的传统文化,使其重归我华夏大地,使其长盛不衰!让我们一起期盼,一起努力,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再次呈现出傲人的风采! 过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来了,我们很快就要进入20xx年啦,最终祝全校教师和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感谢! 迎
9、接冬至的到来播送稿300字篇四 敬重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冬至大如年。 12月22日,一个重要的节气马上到来那就是冬至。冬至,冬至,冬天已至,对于这个气节,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冬至被人们当做一个重大节日,从周代起就有了祭祀活动,宫廷历来非常重视。民间也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还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会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这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头,也是一个吉日,因此应当庆祝。晋书上有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可见古代人民对冬至的重视。冬至这天,一些文人、士大夫会进展“九九消
10、寒”的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在北方,不管贫富,饺子是冬至必不行少的食物。有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老时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当时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与一大碗肉汤一起分给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驱寒汤,浑身温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迎接 冬至 到来 广播 3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