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代安全管理讲座.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讲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现代安全管理讲座.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现代安全管理讲座(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吕先昌)一、概述二、系统危险辨识三、系统危险控制四、系统安全评价一、概 述 1、什么是现代安全管理 2、企业推行现代安全管理的意义 3、现代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4、现代安全管理模式的形成及其应用效果 1、什么是现代安全管理?(1)有人认为,进行了故障树分析,甚至进行了生物节律分析,就是推行了现代安全管理。(2)现代安全管理是相对于传统安全管理而言的。它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总结、改进、提高的结果。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以危险源控制为中心,着眼于危险预测预控;是一种系统的管理;强调动态管理(PDCA循环)。由上图可以看出,安全
2、系统有以下特点:1、安全系统是一个自组织反馈控制系统(安全效果是固有危险与危险控制能力二者斗争的结果);2、安全系统是一个随机控制系统(动态特性);3、安全系统的管理效果具有累积特性。(系统中固有危险)系统中人群(当年安全效果)延迟一步系统危险控制能力安全系统运行模式示意图(以往安全效果)2、企业推行现代安全管理的意义(1)是遏制严峻安全形势的需要;(2)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3)是进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和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重要基础工作;(4)是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技术措施。我国当前的安全形势(1)我国近几年每年各类事故死亡约14万人,总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
3、济总值的2-3%。我国2004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总计136755人)(2)据国际劳工组织近期发表的统计结果表明,全世界仅50个国家有工矿企业工伤死亡,年总计死亡44850人,中国有12578人,占28%,居第一位,按每10万职工死亡率中国为8.1左右,排24位。(3)有资料表明,“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及职业病患者人数、死亡人数和新发病人数,我国都居世界首位”。消防火灾 2557人 农业机械 1431人 道路交通 107077人 工矿商贸 16497人 铁路运输 7992人 其它(水上、民航等)1201人 我国工矿企业2004年工伤死亡人数按行业分类行业分类 死亡人数 占总数百分比%煤
4、矿矿山 6027人 36.53 金属非金属矿山 2699人 16.36 建筑业 2789人 16.91 危险化学品 291人 1.76 烟花爆竹 322人 1.95 其它 4369人 26.49 合计 16497人 100.00 全国大钢安全协作会成员单位伤亡事故总体情况 项目年份平均职工人数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千人负伤率1998年(28家)1472625 0.054 0.117 1.4521999年(28家)1642965 0.047 0.109 1.3372000年(28家)1620671 0.053 0.094 1.2502001年(28家)1595262 0.040 0.098 1.2
5、192002年(36家)1642260 0.043 0.098 1.1782003年(37家)1605496 0.048 0.063 1.1062004年(36家)1435112 0.049 0.063 1.0812005年(37家)1468196 0.055 0.064 1.0782006年(37家)1398845 0.054 0.057 1.061 值得强调的是,冶金行业近年来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1)2005年10月26日,首钢新钢有限责任公司动力厂发生煤气排水器水封被冲破,煤气泄漏中毒死亡9人的事故。(2)2006年1月5日,水钢氧气厂发生珠光砂涌出掩埋,7人窒息死亡,21人受伤害的
6、事故。(3)2006年3月30日,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发生高炉炉顶爆炸致6人死亡,6人受伤事故。(4)2006年6月4日,济南钢铁公司燃气发电厂发生煤气泄漏6人中毒死亡事故。(5)2006年6月13日,新疆钢铁集团雅满苏矿业有限公司发生6人中毒窒息死亡,2人受伤事故。(6)2007年4月18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公司发生钢水倾覆,32人当场死亡,另有6人受伤的事故。安全系统反馈控制图系统危险控制安全检查改革缺陷改造与隐患整改标准化作业危险预知活动综合安全管理改革安全考评系统危险辨识系统安全评价决 策目标管理武安院在企业开展安全系统工程试点情况厂 名 试点年度 评 价 对 象 试 点
7、主 要 内 容 及 特 点上钢五厂四分厂 1984 转炉炼钢设施 提出危险源辨识模式及预评价成都无缝钢管厂 19861987 全厂桥式起重机 标准化作业及安全装置改造洛阳耐火材料厂 1989 摩擦压砖机 标准化作业(安全管理与技术改造相结合)武钢烧结厂 19891992 烧结设施提出并试行安全评价动态模型及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宝钢化工公司 19941995 苯加氢装置 完善安全评价动态模型及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湖北省鸡冠嘴金矿 19951996 井下采矿、掘进设施 全面实施安全评价(动态控制)技术广州钢铁集团公司 1996 转炉炼钢设施 全面实施安全评价(动态控制)技术武钢程潮铁矿 19961997
8、 井下采矿、掘进设施 全面实施安全评价(动态控制)技术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 1996 施工过程劳动安全管理 事故预测、危险分析评价、安全投资分析攀钢煤化工公司 19971998 苯加工装置 安全评价和危险控制技术唐钢氧化厂 1998 15000m3/h制氧装置 安全评价和危险控制技术广州石化总厂 1999 乙烯装置 安全预评价朱钢工程 1999 电炉炼钢、连铸、连轧 安全预评价柳州煤气公司 2000 液化石油气系统 安全预评价汕头华能电厂 2000 火力发电系统 现状评价武安院安全系统工程试点效果举例企业名称试点对象及时间主要试点内容 试点前状况 试点效果 备注上钢五厂四分厂1984年1、安全检
9、查改革;2、安全系统分析;3、风险预评价该分厂建立近30年,共工亡28人,1983年千人负伤率2.071984年1987年连续4年未发生工亡事故,1984年千人负伤率下降至0.68,以后逐年下降上钢五厂从建厂初至1984年底,年均工亡2.5人,安全问题是历任厂长的大难题。1985年该厂全面推行四分厂试点经验,19851987年连续3年工亡为0,负伤率逐年下降,一跃成为华东地区的安全红旗单位。1988年,劳动部组织编写的当代中国的劳动保护一书将该厂狠抓危险预测预控的作法作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大经验之一的推荐给全国。其它试点单位的成果也普遍受到企业好评和国内安全工程界著名专家的肯定。洛阳耐火材料
10、厂二分厂成型工段1989年摩擦压砖机标准化作业(研究目标是安全、省力、优质、高效)该工段试点时仅230名职工,1959年投产至试点前共发生228人次轻、重伤1、试点期间杜绝任何伤亡事故;2、半成品合格率提高4.78;3、生产任务超过计划3.4宝钢化工公司苯加氢装置19941995年1、补充完善并实施以危险辨识为重点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2、完善并全面实施系统安全评价开工近10年来,该装置曾故障停工80余次,火警18次,还发生过爆炸事故成果应用2年中,故障停工事故大幅度下降,完全杜绝各类伤亡事故和火灾(火警)及爆炸事故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以临时船闸为重点,兼顾整个工程1996年1、临时船闸施工过程
11、系统安全评价;2、三峡工程建设宏观安全预测及施工过程宏观辨识评价临时船闸试点前因设备隐患多,人为失误频繁,管理不到位,开工2年期间每年都有死亡或重伤事故,轻伤事故较多采用试点结果后,设备安全状况完善,管理水平提高,死亡、重伤事故为0,负伤率明显下降,保证了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二、系统危险辨识1、危险辨识的对象和内容2、危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3、辨识结果及其汇总系统危险辨识的对象和内容 1、主体生产设备、设施(1)物的危险状况 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作业环境缺陷;危险暴露时间。(2)危险模式(潜在危险因素及触发条件,可能引起的事故类别及后果)(3)其他内容(危险源名称、所
12、在车间、危险严重度、管理级别等)2、辅助系统(辅助子系统功能、危险部位、潜在危险因素及触发条件、故障后果及影响、拟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改进措施)3、周边环境(1)选址及工业布局的危险性(2)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3)安全管理软环境的问题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状况及其赋值代码 赋值 危险状况自动检测、调整、报警并连锁控制A危险状况自动检测、报警B 单人现场作业G操作室遥控作业F多人现场作业H危险状况靠作业者观察仪表发现C多人现场作业H单人现场作业G危险状况凭简易措施检查发现D多人现场作业H单人现场作业G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水平BF 2BG 3BH 4 CG 5CH 6DG 7DH 8A 1危险状况完全靠
13、作业者凭经验判断处理E E 9设备、设施、工艺危险因素 指设备、设施、工艺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安全有突出影响的重大问题,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1)设备、设施有缺陷。指设备、设施结构、强度、刚度或几何稳定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或人机不匹配,有导致人员坠落、滑跌等的危险,以及在操作上的可靠性、灵敏性及对作业要求的满足程度方面存在问题。(2)工具、附件不符合要求。指未按生产及检修的要求配备必要种类、数量的工具、附件或布局不合理,或使用效果达不到相应安全要求。(3)防护装置不合要求。指转动部位的安全罩、电气接地、接零、防雷及防爆、泄爆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4)工艺上存在危险性。指使用或产生辐射、有毒、有害、
14、窒息、强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危险能量。(5)故障频繁。(6)消防设施缺乏或有缺陷。(7)其他。作业环境缺陷 指生产作业环境对作业安全有影响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温度、湿度、噪声不合要求;(2)照明、能见度、视线不合要求;(3)作业场地狭小或存在坠落、滑跌、碰撞等危险性;(4)安全通道(含人行道、车行道、天车吊物通道及消防通道)不合要求;(5)空气质量不良(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超标);(6)自然条件存在危险性(如地震、地基沉陷、地质不良等);(7)其他。系统危险辨识程序系统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状况调查危险单元划分发掘危险因素组织审查有关规程、标准有关事故案例FT图合格不合格危险源
15、辨识结果文件组织审查不合格合格确定其它项目辨识结果征求意见稿提出危险控制措施思路危险辨识方法及主要目的分析方法 主要目的统计分析 分析事故分布规律,为后继分析提供参考故障树分析(FTA)重点发掘几种主要事故影响因素及其组合关系,为危险辨识及控制提供信息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DOWS F&EI)估计有关危险源破坏强度及影响范围故障模式及严重度影响分析(FMECA)辨识各危险源危险发生模式,发掘固有危险信息,为安全评价及危险控制提供依据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分析供电、外排废水、消防等子系统故障模式及其 对全系统的影响人机工程分析分析人机依存关系密切的生产系统的危险状况,为危险辨识和控制提供信息
16、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危 险 形 态 及 控 制本质安全化水平描述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环境缺陷备注危险部位危 险 模 式 控 制 措 施油罐及油管线1、油罐、管道、阀门、法兰等因安装质量不良或腐蚀老化漏油,遇火可能引发火灾1、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处理隐患;2、贮油、输油设备周围严禁烟火。1、蒸汽压力自动检测报警联锁;2、油位自动检测显示和油位失常报警停炉;3、缺水、断水自动检测、报警联锁;4、故障熄火联锁停炉;5、其它自动检测联锁(电1、油罐通气管无阻火器;2、油罐卸油孔无防静电装置;3、室内防爆灯基本失去防爆功能;4、油罐房通风不良且铁门铁窗1、油罐房及整个锅炉房只有1个安全出口;2、运行时噪声大
17、;3、照明不良2又台柴油锅炉,1个12吨卧式油罐(室外地下)、1个1吨油罐(室内地面)2、因防雷、防静电措施不良,卸油、贮油、加油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定期做好防雷防静电检测,确保有效3、油罐或油管道未排尽残油并敞开通风便进行补焊作业,可能引起爆炸危险预知活动锅炉房4、油系统腐蚀泄漏,遇明火或电火花、碰撞火花可能引发火灾1、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处理隐患;2、危险预知活动5、锅炉缺水干烧,恰遇安全检测联锁装置未起作用,锅炉可能爆炸伤人1、确认安全联锁装置有效;2、危险预知活动序号:4 子系统:制气 危险源名称:柴油锅炉 同类危险源个数:1危险暴露时间:24工时/日 危险物质种类:乙类(柴油)危险
18、严重度:级 管理级别:C2级危险源辨识登记表(续)危 险 形 态 及 控 制 本质安全化水平描述设备、设施、工艺危险状况环境缺陷备注危险部位危 险 模 式 控 制 措 施锅炉房6、因锅炉补水质量不良,导致锅炉壁结垢严重,受热不均匀引起爆炸1、保证补水质量;2、定期检测炽炉整体结构、强度机过载、箱体超温等),锅炉全自动控制;6、故障安全、失误风险,人员在操作室操作。7、因燃油质量不良,烧咀结焦严重引起熄火,恰遇安全检测联锁装置失灵,可能引起炉膛爆炸1、保证燃油质量;2、确认安全联锁装置有效;3、危险预知活动8、蒸汽管道泄漏,人员站位不当,可能被烫伤危险预知活动9、电气检修作业时突然来电,可能引起
19、触电或机械伤害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10、检修过程中进行起重作业时,因绑扎不良或导链滑链,吊荷落下伤人1、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处理隐患;2、危险预知活动序号:4 子系统:制气 危险源名称:柴油锅炉 同类危险源个数:1危险暴露时间:24工时/日 危险物质种类:乙类(柴油)危险严重度:级 管理级别:C2级辅助生产系统FMEA登记表危险部位功 能故 障 模 式 拟采取的措施潜在危险因素及触发条件故障后果影响范围应急措施 改进措施生产装置或辅助设备及时发现缺陷1、由于检测工具不良,操作技术差或方法不当及管理缺陷,未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因故障引发生产、设备或人身伤亡事故有关生产区域或设备按要求提供备品备件,制定检
20、修管理办法并进行必要的培训1、定期做好监测工具的校验;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3、人员巡查与工具检测有效结合备品备件购进或外委加工2、购进时未把好质量关,进厂后又未把好检验关,装上后影响使用效果加强设备设施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1、做好有关零部件记录和综合分析;2、加强外委加工管理备品备件加工和管理3、厂内备品备件加工设施不良或操作技术不当及管理缺陷,加工质量不合要求,装上后影响使用效果(同上)1、加工零部件故障记录和综合分析;2、加强工作的质量检查和考核恢复有关设备设施相关部位的完好性4、检修质量不良或检修后未有效恢复安全防护装置功能或未彻底清除现场的工具等杂物保证消防及事故抢救等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现代 安全管理 讲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