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pdf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pdf(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 3 八上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专项训练卷 三峡计划用时:1 5 分钟题量:1 题满分:1 2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9 新津县第三中学初一期末)阅 读 三峡,完成后面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8 0.下列
2、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重岩叠嶂(z h a n g)B.不见曦月(x l)C.乘奔御风(y i i)D.林寒迥肃(j i a n)8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份溯阻绝()(2)飞漱其间()(3)晴初霜耳()(4)属引凄异()8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 3 .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 2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6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9 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
3、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4、一项是()(2分)A.峪无阙处 略无:一点都没有B.用羊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C.五年交辉 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D.自 康 乐 以 来 康 乐:指南朝年号(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一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一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一一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一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 是()(2 分)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
5、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5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14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018 青海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爆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常有高猿长啸,癌引凄异4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2)日非亭午夜分4 5.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3分)4 6 .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3分)4 7 .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
7、点。(2分)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2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6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9 广东初二月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渔
8、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组端多生怪柏/哀转久绝B.多间千二百里/飞漱耳间I).自三峡七百里中/月以为大有所益2 .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成现代汉语。(2分)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景致,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B.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鳞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绝。C.夏天的三峡水势凶猛,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流还是逆流,其航道大都被阻隔了。D.“寒”“肃”“凄”“哀”等字渲染了三峡冬天萧瑟、凄清、哀婉的气氛。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 5 分钟题量:1 题满分:1 7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9、 0 1 5 山西初二月考)阅 读 三峡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爆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 .解释画线的字。(4分)(1)略无阙处()(2)哀转久绝()(3)沿溯阻绝()(4)属引凄异()5 .翻译下列语句。(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自非亭午夜分
10、,不见曦月。6 .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2分)7.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第四段中写到“渔者歌日,这是采用的手法,其作用是(3分)8.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4)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2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9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9 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初二月考)课内文言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略无阚处()(2)林寒涧用.()(3)寒 陵()1 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
12、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I).文章第四段作者引用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 5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1 3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9 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初二月考)文言文阅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13、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略无阚处()(2)素演绿潭()(3)缈喊多生怪柏()(4)或王命急耳()1 3 .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 4.根据理解,写出句子。(2分)(1)文中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2)三峡秋景的特点: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5 .著名作家余
14、秋雨先生在散文 三峡中写到“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请结合郦道元笔下 三峡山水的特点分析余秋雨这么说的原因。(3分)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 5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1 0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9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初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螭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15、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6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素湍绿潭/可以调本琴B.虽乘穿御风/猛浪若奔C.春冬之时/有时见日I).哀特久绝/蝉则千尊不穷17.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春冬时/其反激之力B.不以疾也/盖以诱敌C.哀转久组/沿溯阻绝D.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1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作者在文中写了不同时节的三峡: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秋季的三峡展示着凄婉美。B.第二段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对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
16、千里的气势,令人印象深刻。C.第三段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也写出潭水之静。D.第四段引用的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19.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5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17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19 安徽肥西实验高中初二期中)阅读文言文 三峡,回答各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7、。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啾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 0 .解释下列语句中画横线词的意思。(4分)(1)略无阚处(2)沿测阻绝(3)里乘奔御风.(4)属引凄异2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 2 .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2 3 .在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8、有何作用?(2分)2 4 .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那个季节的三峡,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3分)专项训练卷 三峡计划用时:1 2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9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9 山东初二月考)阅 读 三峡,完成下列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略无阚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虽乘奔御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6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且三峡七百里中/目非亭午夜分B.至于夏水襄陵,沿硼阻绝/遂反硼流逆上矣C.春冬之时/予独爱莲考出淤泥而不染D.不?疾也/?钱覆其口2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8 .你
20、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3 分)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5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11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0 20 山东初三)课内文言文阅读。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嫌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激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1、”2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略无阚处()(2)尊王命急宣()(3)素演绿潭()(4)哀转久承()3 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然后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3 2.本文从四个季节描写了三峡水的特点,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三峡?结合文章说说喜欢的原因。
22、(3分)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 0 分钟 题量:1 题 满分:6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9 上海初二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 3 .三峡节 选 自 的作者是(2分)3 4 .用
23、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5 .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 项 是()(2分)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 5 分钟题量:1 题满分:1 4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6 吉林初一期中)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24、,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蟾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 0.本 文 选 自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2分)4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绝 峨 多 生 怪 柏()(4)飞遨其间()4 2 .作者写三峡,重点要写三峡之水,为什么在写水前先写两岸的山?(2分)4 3 .作者笔下
25、的三峡,季节不同,特点也不同,请分析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3分)4 4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好处?(3分)专项训练卷-三峡计划用时:1 5 分钟题量:1 题满分:1 4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_ _ _ _(2 0 1 6 云南初二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文言文 阅读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