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章节重点.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化章节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章节重点.pdf(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的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即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但构成生物的基本化学元素都是由C、H、0、N、P、S、以及微量元素组成。像所有物质一样,生命体也是由基本元素组成分子,进一步形成基本化学物质,组成生命体,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化学的原理、利用化学的研究方法探索生命的本质,生物化学的任务:研究生命化学本质的一个基本任务是了解有机体的化学组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命体具有相似的基本化学组成,都是碳、氢、氧、氮、硫、磷、和少数其它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蛋白质、核酸
2、、脂类和多糖。由于这些化合物分子量很大,所以称为生物大分子。除此之外,生物体内还含有许多其它的有机物,即一些基本生物分子和生物小分子,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物大分子、基本生物分子和生物小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这就是静态生物化学。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它们经常进行自我更新,生物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生物化学的另一方面就是研究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分解、合成、相互转化以及转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问题。这些内容称为动态生物化学。三.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生物化学可分为植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化学和病毒生物化学,根据研究的
3、目的不一样,生化又可分为农业生物化学工业生物化学、医用生物化学和药物生物化学。四.生物化学在工农业方面的应用:生物化学理论可以运用到农业、医学和工业生产等重要经济领域,在农业生产方面,运用生化的知识,可以阐明各种作物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新陈代谢变化,了解产物的积累途径和控制方法,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生物化学理论可以指导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作物的品种特性,有目的地控制的有利性状的传递,一些生化性状可以作为确定品种亲缘关系和品种选育的指标,如优质的生产。培育、面粉提高蛋白质含量等。生物化学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如去污水。加酶洗涤剂、淀粉酶除浆等,80年代兴起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4、及发酵工程四大部分,可以改造物种、培育高产、优质、高抗逆性的转基因植物,并生产特殊的化学物质,利用生物技术还可生产新型的药物、疫苗和诊断盒,生化理论也可用于根造、皮革、制糖等化学工业中。五、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学与化学的一门边缘学科,与生物学的许多分枝学科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原理的植物生理学,必然要涉及到植物体内的机物代谢这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而的机物代谢的途径和机理也正是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遗传学研空生命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变异,核酸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表达是通过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翻译为蛋白质来实现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物细胞的形态,成分,结构与功能,
5、研究过程必然探索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所以细胞生物学也与化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与植物生理、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六、生物化学的内容1、生物体内的组成:有机体是由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组成,生物化学是阐明构成生物体内的基本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包括生长、生殖、代谢等。所以要学好生物化学。首先要知道生物体是由哪些元素构成,哪些元素构成哪些生物小分子,哪些生物小分子可以构成哪些生物分子(基本生物分子),哪些生物分子可以构成不同的生物大分子,根据分子量的界限划分:生物大分子(MW=104-109:)如核酸、蛋白质、多糖、脂类等,基本生物分子
6、(MW=100250)共 30种1)2 0 种氨基酸(Amino Auid简写成AA):包括8 种非极性A A 即:Ala:丙 aa,Vai:缴 aa,Leu;亮 aa,Ihe:异亮a a,Pro:脯 aa,P h e:苯丙aa,Trp:色 a a,Met:甲硫aa也叫蛋aa7 种极性AAGly:甘 a a,Ser:丝 aa,Thr苏 aa,Cys:半胱aa,Gln:谷酰胺Asn:天冬酰胺酪aaTyi-两种酸性A A:G l u:谷 a a,A s p:天冬a a三种碱性A A:A r g:精 a a,H i s:组 a a,L y s:赖 a a2)五种含N碱基:两种噪吟:A d e:腺嚓吟
7、,G u a 鸟噂吟三种喀嚏:Cy t:胞喀碇,U r a 尿喀咤,T h y:胸腺嘴嗟3)两种单糖:葡萄糖和核糖(分别用G和 R表示):5 碳糖和6碳糖4)一种脂肪酸:C1 6:0饱和十六碳脂酸,软脂酸或称棕桐酸5)一种季胺碱:胆碱以上三十种基本生物分子是由环境中的82、112 0、0 2 等小分子构成,基本生物分子再构成生物大分子。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而细胞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大分子又是由3 0 种基本生物分子组成,基本生物分子由小分子物质如:C 2 0、H 2 0 及无机盐等化合而成。2、生命现象的特征1)新陈代谢2)自我复制生命体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进行新陈代谢(M e t a
8、b o l i s m),在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中,不断与外界环境条件进行各种物质的交换。例如:植物叶片可以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0 2,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动物则通过其它生物体获取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动物体内的呼吸和消化过程正是动物与外界物质进行交换的过程。所以说:新陈代谢是发生在生物体内的一些物理的化学的一切变化的总称,包括吸收、转化、变换、运转、分解、合成、排泄等。同化作用一生物体从环境中取得物质转化为体内新的物质,如:C 0 2、H 2 0、0 2 等合成为大分子物质,即合成过程叫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一生物体旧有的物质转化为环境中的物质,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排出体
9、外,即分解过程叫异化作用。生物体的同化和异化作用的过程,不仅包含着物质的分解与合成,而且也伴随着能量的利用与释放,因此,新陈代谢乂可以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一高分子物质如: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代谢变化,即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叫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一生物体内的机械能、化学能、热能以及光、电等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进行的。例如:生物体从环境中经过不同途径获得生物分子氨基酸,再将氨基酸在体内合成为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就是同化作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代谢。又例如:大分子淀粉在生物体内分解为小分子葡萄糖,进 步分解成丙酮酸,最后分解成C o 2 和 H 2
10、 0 的过程,这就是异化作用。是需耍释放能量的物质代谢。因此,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又伴随着能量代谢,它们的相互关系可表示为:生物小分子合成为生物大分子同化作用吸收能量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新陈代谢释放能量异化作用生物大分子分解成生物小分子2、自我复制生命现象的另一特征就是自我复制、复制是遗传的基础,生物的遗传性状来源于D N A,通过D N A 的复制把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这样子代就表现出亲代的遗传性状,为什么子代会表现出亲代的遗传性状呢?这主要是由DNA的分子结构决定的。DNA的结构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酸的构成的双股螺旋结构,当 DNA复制时,亲代DNA的双螺旋先行解 开(旋)然后以每条链上各
11、形成一条互补链便形成两个双股螺旋链,在每一个新形成的双螺旋中,一条链是从亲代DNA来的,另一条则是新形成的即保留复制,也就是说,亲代DNA双股链的一半(一条)保留在子代DNA的双股链中,关于半保留复制的理由论已经由Meselson与 sta ll(1958年)用同位素15N试验证明,此问题将在核酸代谢一章中讲。七、生物化学与生产及其它学科的关系生物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后我们将要学到的遗传学、微生物学、栽培学等课程都要生物化学的知识作基础。从医学方面来讲,疾病的诊断愈来愈多地依赖于生化指标,如肝功能正常不正常,只要检查血液中转氨酶的高低、血液中脂类物质的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特征之一。
12、不仅如此生化也用在工业、农业、医学以及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例如:制药中的提取,浓缩、过滤等程序都是生化方面的技术,制酱油、酿酒主要是发酵,糖酵解产生酒精。米酒是怎样产生酒味、泡菜为什么是酸的,学完生化以后就清楚了。乂如纺织工业上淀粉酶除浆的方法就是用到酶的作用,农业上,优良品种的培育水稻、小麦光合效能的提高,果树、蔬菜的病虫害的防治等等都需要生化提供解决的途径。八、学习生物化学的方法1、以教材为主:我们所用的教材是阎隆飞,李明启主编的 基础生物化学要多看书,吃透教材,除此之外,要看一些参考书,主要的参考书有:沈仁权等编,基础生物化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0郑集编 普通生物化学()上下册 人
13、民 教 育 出 版 社 1979聂剑初编 生化简明教程 北师大沈同等编 生物化学上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本教研究室编写了 本生理生化复习题解,可用于本课程与研究生复习考试参考。2、要认真作笔记、教材的内容较多学时较少,教材上的东西不一定章章讲到,也不一定按顺序讲,所以复习的时候要按照笔记的顺序复习,教材上有些是植物学的,有些是植物生理和有机化学的内容,我们将带而过,节上的内容,我们没有讲到的,我们在生化的复习考试中不作要求,因此,作好笔记非常重要。3、记代号、背代谢途径:学习生化这门课,首先要对生化的内容有所了解,要了解代谢的规律,要背代谢途径。因此,生物体的同化和异化作用都包含着一边
14、串的中间代谢反应,生物小分子全盛为生物大分子、或者大分子分解成生物小分子都是逐步进行的,是由许多中间代谢反应组成的,我们研究中间代谢,也就是研究中间代谢的反应途径,代谢过程是连锁的反应,如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再分解成C02和H 20,这些连锁的反应叫做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有直线的代谢途径,有循环的代谢途径,途径与途径之间有交叉、又有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知道中间代谢途径,也要知道代谢产物,知道每一步反应的酶,即酶的名称、酶的作用,以及酶的特异性。第二章 核 酸(Nucleic Acid)第一节核酸的生物功能一、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生命体的遗传、变异、重组和性状表达都是以DNA的结构及其变
15、化为基础的,其证据有三:1、DNA的恒定性: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十分恒定,DNA不受营养条件,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性细胞是体细胞的DNA含量的一半,不论是质量和数量都是恒定的。2、细菌的转化因子试验:1944年 Avery等作了著名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试验。他们从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分别提取DNA,蛋白质及多糖物质,并分别与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无荚膜、菌落粗糙)一起培养,发现只有DNA能便一部分粗糙型细菌转化成为光滑型,而且转化的频率与D NA纯度有关,D NA越纯,转化率越高,再将D NA事先用脱氧核糖核酸酶降解,再与粗糙型肺炎双球菌一起培养,粗糙型菌就不再转化成光滑型菌了,这一
16、实验有力地说明了 D NA是转化作用的物质基础。3、细菌的转导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H e r s h e y,C h a s e (1 9 5 2)将噬菌体的D NA进行旧标记、蛋白质用S标记,将标记好的噬菌体注入到大肠杆菌,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进行繁殖,发现新生成的噬菌体里只有P H而没有S:-证明D NA是遗传物质名词解释:转化作用:供体菌的D NA通过一定途径,转入另一种细菌,从而使另一细菌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的作用。转导作用:遗传物质借助于病毒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的过程。二、核酸与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生物的遗传信息是贮存于D NA中的,蛋白质的结构是由D NA的遗传密码决定的,
17、D NA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但它却控制着蛋白质合成的遗传信息,任何蛋白质一级结构中的A A序列,最终是由D NA上的基因决定的,以D 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再以这些RNA翻译成蛋白质三、D NA决定基因表达与调控表达方式、表达时间、表达强弱、对环境作用的适应、变异产生与应用四、RNA的作用:参与蛋白质合成、核酶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反义m RNA)第二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化学组成一、核酸的种类与分布核酸按其所含的糖不同而分为核糖核酸(r i b o n uc l e i c A c i d简写作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 e o x y r i b o n uc l e i c A
18、 c i d 简写作 D NA)两种。(-)RNA 在细胞内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不论动、植、微生物细胞内都含有三种主要的RNA。1.r RNA (r i b o s o m a l RNA 简写作 r RNA)r RNA与蛋白质结合而构成核糖体(r i b o s m e),它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在核糖体内有三种分子大小不同的r RNA,植物体内核糖体中的r RNA的分子量分别为约4 0 0 0 0,7 0 0 0 0 0,1 3 0 0 0 0 0 (4万、7 0万、1 3 0万)。RRNA约占总R NA的7 5-8 0配2.转移 R NA (t r a n s f e r R N
19、A 简写作 t R NA)IR NA分子量约为2 5 000-3 0000D,核昔酸数目在7 5-8 8之间,占总R NA的1 0-1 5%,主要功能是携带活化的A A到核糖体上去合成蛋白质,起着转移A A的作用。3 .m R NA(m e s s e n g e r R NA简称m R NA),m R NA只占总R NA的5 T 9%,m R NA的分子量约4 0万,核甘酸数目在1 2 00左右,m R NA在蛋白质合成是起着决定氨基酸顺序的模板。()D NA真核细胞内D 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不同生物的细胞核中的D NA含量有很大差异,但同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的D NA含量是相同的,而性细
20、胞核中D NA含量则占有体细胞的一半,在细胞核内,D NA呈高度卷曲的双股螺旋链状态,与组蛋白结合成为染色质。每 个染色质含一个D NA分子,这个D NA分子没有分枝。呈线状,但是,原核细胞的D NA呈环状,存在于拟核内。二、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是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的。D NA与R NA的一个碱基和核糖不同,D NA是脱氧核糖,R NA是核糖,D NA的喀”定碱中T h y和C y t,R NA是 U r a 和 C y t D NA与R NA的区别列表R NAD NA磷酸H-P 0.戍糖脱氧核糖核糖碱基 A、G、C、TA、G、C、U(三)核昔碱基+核糖噂呛或嘴噬碱与核糖或脱氧核糖连接便形成
21、核昔。碱基与核糖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核甘,碱基与脱氧戊糖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脱氧核甘。喋吟碱以第7 位氮与戊糖的第1 位碳的半缩醛羟基连接。嘴咤碱则以第1 位氮与第1 位半缩醛基连接。(四)核昔酸(Nu d e o t i d e)由核甘和磷酸形成的酯称为核甘酸,由核糖核昔生成的核甘酸称为核甘酸,核甘酸(r i b o n u d e o t i d e)由脱氧核糖核甘生成的核甘酸则称为脱氧核糖核甘酸(d e o x y r i b o n u d e o t i d e)磷酸不是同碱基相连,而是同核糖的5、3,或 2 位碳原子相连。腺噂吟核甘与磷酸结合的叫腺喋吟核甘酸,以A MP 表示。核甘酸还
22、可以进一步磷酸化而生成核甘二磷酸和核甘三磷酸,例 如(A MP)形成腺甘二磷酸(腺二磷、a d e n o s i n e d i p h o s p h a t e A D P)和腺昔三磷酸(腺三磷、a d e n o s i n e t r i p h o s p h a t e A T P),腺二磷和腺三磷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键是高能磷酸键。腺二磷和腺三磷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磷酸键是高能磷酸键,它们在能量转换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它的核甘酸也可以进一步磷酸化而生成相应的核甘三磷酸。A T P 的结构中,Y和 P两个磷酸基的结合键和a -磷酸基团的结合键一样,在 A T P 结构中 s 的键叫
23、高能磷酸键,它们在水解时放出的能量为7.3千卡/克分子,而普通磷酸键为3-4 千卡/克分子,生物体为了维护生命活动必须消耗能量,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由A T P 提供,例如:生物合成的许多化学反应需要能量,能量是由葡萄糖,脂类等物质的分解而获得的,糖、脂等分解代谢中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但是,这些能量不是直接就能被利用,而是要经过A D P-A TP的转换,才能供生物体能量代谢的需要。(五)三磷酸核甘酸的功能I、A D P、A TP的直接转换可以贮存和释放能量,mo l 高能磷酸键可以贮7.3 千卡的能量,利用能量时又可释放出7.3千卡/mo l。GTP是参与蛋白质和腺喋吟的生物合成,U TP参与糖
24、的互变作用,C TP在磷脂的合成中起主要作用。2、各种核甘三磷酸及脱氧核甘三磷酸都是合成R N A 和 D N A 的原料。3、构成生物体内许多具有核昔酸结构的小分子活性物质,例如:辅醐I (N A D )、辅酹I I (N A D P),黄素腺噂吟二核甘酸(FA D)等,这些都是腺噂吟核甘酸的衍生物。生物体内还含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环状核甘酸,例如:3 5 -环化腺甘酸(c A MP)及 3 5 -环化鸟 甘 酸(C g mp),它们是由核甘酸上的磷酸核糖的3 5 碳原子形成双酯环化而成。细胞内c A MP浓度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酶活性的高低,这类环化核甘酸既不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也不是核酸的代谢
25、产物,它们普遍存在于动、植、微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生理功能非常重要,体内多种激素都是通过c A MP而发挥生理功能,影响酶的生成或活性以实现对物质代谢的调节。第三节核酸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核酸的分离:关于核酸的分离技术,将在生化实验书中详细叙述,在此仅介绍其分离原理。(-)D N A 的分离:真核细胞中D N A 以脱氧蛋白体(D N P)形式存在,D N P溶于水或者浓盐溶液,如 I MN a c l 溶液,但不溶于0.1 4 MN a c l 溶液,利用它们在不同的盐溶液里面的溶解度不同,将脱氧核糖核蛋白分离出来。分离的办法:首先破碎细胞得到细胞匀浆,+l Mna c l 溶液离心,去沉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章节 重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