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七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七篇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自主学习】一、力和力的图示1、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是.力的三要素有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2.如图所示,绳对物
2、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如何画力的示意图?二、重力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3、重力的方向总是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和因素有关.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合作探究】一、力的认识拓展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B、力是物
3、体间的相互作用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关于力的认识总结:二、重力的认识拓展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
4、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当堂检测】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中华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6、如图所示,画出均
5、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趣味思考】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C.天不会下雨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的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二)教具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力的三要素是
6、什么?二、新课引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地球的某一局部。如果在宇宙空间里看地球,地球近似是圆球型。(教师画图)北京在北纬40左右。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秋天到了,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请同学画出苹果沿着什么方向落下。(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海南省盛产椰子,椰子落下来沿着什么方向?南半球上果树上落下的水果沿着什么方向落下?(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教师: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沿着黑板上所画的方向落向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三、重力的产生教师: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
7、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四、重力的方向教师: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五、重力
8、的大小1.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克。我们用弹簧秤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教师演示)这两个砝码的重力都是0.5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2.学生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学生操作)3.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教师: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4.g的值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
9、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5.G=mg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牛/千克。6.例题:一个集装箱的质量是4吨,计算它所受重力。并画出重力的图示。已知:m=4吨=4000千克,g=10牛/千克。求:G。解:G=mg=4000千克10牛/千克=40000牛。答:集装箱所受重力是40000牛。作力的图示时,要画出力的三要素。重力是集装箱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画在它的中心。方向竖直向下。结合标度线段的长度,重力线段长度应是标度线段长的4倍。六、重心教
10、师: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七、总结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体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重力既然是一种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个关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八、作业1.完成节后练习。2.章后习题4、6。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精选篇3【浮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4、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
11、观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2、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参与探究活动;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万吨巨轮能在海面乘风破浪,平稳航行;节日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在水中轻盈地上下游动。提问:这些现象都蕴含了什么物理知识?学生:浮力师:对,这节课我们来研
12、究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推进新课一、浮力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教师提示:阅读课本,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平衡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分析漂浮在水面物体的受力情况)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浮力吗?浮力该如何测量?演示实验:(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铝块所受重力。(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变化。请同学分析实验现象相互交流,回答:下沉的物
13、体是否受到浮力?同时得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学生活动:(对比、分析、讨论得出)(1)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2)浮力的一种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3、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演示实验:(1)如图甲,将乒乓球放入倒置的无底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加水,乒乓球并不浮上来。(2)如图乙,用手堵住饮料瓶口,乒乓球浮上来。乙学生活动:对比两次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力情况,结合课本上的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液体的压力情况,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教师提示: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知识,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压力情况)(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浮力产生的原
14、因,需要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课本P51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你的猜想和依据。学生活动:讨论、说出猜想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提出猜想进行分析,剔除不合理猜想猜想总结: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有关2、要验证上述猜想,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学生:控制变量法3、分组实验,每小组同学探究其中一个猜想学生活动:各小组针对本组要探究的猜想,设计实验步骤及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然后进行探
15、究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各组派代表汇报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给出评价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对猜想进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三)课堂小结:1、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四)当堂检测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12N,将其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
16、计的示数为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2、将一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盐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是()A、水B、酒精C、盐水D、无法确定板书:10.1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2、方向:竖直向上3、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4、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液体的密度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教学反馈: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练习不够,留待课后完成,2、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会了称重法测浮力,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精选篇4【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7、1)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4)知道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力未做功的实例,引起学生适当焦虑,激起其学习功的知识内容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判断是否做功的讨论。【实践活动】课外小实验: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要求:1.测出:(1)体重G;(2)楼层高h;(3)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
18、时间t1,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t2。2.计算:(1)上楼所做的功;(2)两次登楼过程的功率。【板书】第一节功1.功的定义: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2.功的计算:功=力距离公式:W=Fs单位:焦耳符号:J3.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用P表示。公式:P=W/t单位:W1W=1J/s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精选篇5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l过程与方法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
19、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环节一】引入新课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演示实验:
20、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2.交流总结;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21、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1.创设情境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情况下进行比较。2.速度我们平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称作速度,用符号v表示。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22、的路程,也就是,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所以。物理量都有单位,那么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呢?学生数学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1m/s=3.6km/h。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强调常用的几个。【环节四】速度应用(多媒体展示)例题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规范计算步骤: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
23、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强调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例题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学生自主解答。(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题展示规范学生解决物理题的步骤并学会速度公式的变式,同时注意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模块二:匀速直线运动【环节一】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多媒体展示两个网球运动时频闪照片,提出问题: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24、(提示可以用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第一个网球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也就是运动快慢不变,并且一直沿着直线运动,并且运动方向不变,我们成这样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设计意图:用频闪摄影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加深学生记忆;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思考,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环节二】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注意: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2.平均速度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即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时快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25、?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率研究,也可以用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就是用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平均速度。此时s是某段的总路程,t是某段的总时间,v表示的就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例题: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km,求火车的平均速度.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总结提升,构建本节知识网络。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1m/s=3.6km/h二、在变速运动中,v=求出的是平均速度。八
26、年级物理知识教案精选篇6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
27、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二、新授第一节温度2、学生实验一学生用手触摸
28、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老师: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办?(一):温度计原理及构造老师: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它的构造是什么?(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说明: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某些学生可能提出与本节内容不太相符的问题,老师不要置之不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不要挫伤学生爱思考、爱发言的积极性1、老师演示自制温度计。老师: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
29、的烧杯里,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学生观察。老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想后回答。老师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学生观察现象。老师: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学生:热胀冷缩。老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这个装置叫做什么?学生:温度计老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老师手举自制温度计。老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陷?(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拿出演示温度计老师:这支温度
30、计经过改造,已经很完美。现在大家看看这只温度计,你们满意吗?老师: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规定学生阅读课本P69并讨论: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2、摄氏温度的读写:出示天气预报稿,请学生扮演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谁愿意?宁夏20_年1月26日天气预报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宁夏地区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34级,气温15到2、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气温较低,请观众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学生阅读,及时鼓励,纠正其中的误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认识温度计计的构造,介绍温度计上的量程和分度值。(三)、温度计的使用老师: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31、该做到哪些事项?学生阅读课本P49“温度计的使用”,并作反馈。老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阅读P49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并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展示(说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学、讨论,展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印象深刻,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四)、体温计1、老师出示体温计,学生观察,认识体温计的构造,特别是缩口的作用,量程老师:同学们在哪里见过体温计,医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医院见过,医生使用之前要甩几下老师:生病正常,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尽量少去医院。(说明:提醒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
32、的意识)学生阅读P69“体温计”知识小结:学生自结。(五)、小结八年级物理知识教案精选篇7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批改作业,搞好单元过关,将教学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
33、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力学的有关知识。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两个班
34、的物理课教学。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4)要特别激发学生的
35、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5)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物理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6)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物理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7)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五、方法措施1、搞好模式教学,实施素质教育。2、悉心钻研教材,以深入了解学生为一手资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3、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余负担。4、搞好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5、认真设计、精心批改作业,把作业落在实处,抓在手上。搞好单元过关,把单元过关当做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来做。6、抓好尖子学生,为各种竞赛和升学打好基础。7、抓好后进生,提高及格率。8、做好课外辅导,堵好教学中的漏洞,提高教学质量。9、搞好物理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兴趣。10、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