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的例子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docx
《创业团队的例子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团队的例子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业团队的例子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马化腾和他的5人团队合伙的故事创业团队的例子第一篇这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其理性堪称标本。16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
2、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
3、。“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据中国互联网史作者林军回忆说,“马化腾非常聪明,但非常固执,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从普通的用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张志东是脑袋非常活跃,对技术很沉迷的一个人。马化腾技术上也非常好,但是他的长处是能够把很多事情简单化,而张志东更多是把一个事情做得完美化。”许晨晔和马化腾、张志东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人(创业网:,是有名的“好
4、好先生”。而陈一丹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也就读深圳大学,他十分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状态下激起大家的激情。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后来,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5人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占据不同的股份结构的策略。即便是后来有人想加钱
5、、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应有的股份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不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会发生。当然,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但即便是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价都还是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
6、收益也就越大。七个人合伙开网吧创业失败案例创业团队的例子第二篇前言:之前,我的公众账号的更新速度如果用一种病来衡量的话,一定是“月经不调”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写那么少?我总是很装逼很高大上的说:“我是有追求的人,我更看中质量。”今天,一个差不多10年没联系的朋友突然找到了我。这是当年发我稿子最多的一个校园杂志编辑,最多的时候,一本半月刊上用了我四篇稿子,分别采用了我的真名、笔名、小名、女友的网名。他说最近一直在默默的关注着我,也看了我在虎嗅等地方写的一些东西。聊到最后,他和蔼可亲富有建设性的说:“贱人,少跟我说你的追求,你丫的就是懒。”一语惊醒梦中人。写字对于我来说,虽不能说文思如尿炕一般,但是
7、手到擒来四个字还是能做到的。所以从今天开始,除了会不定期的写一些稍长的稿子发到其他地方,会坚持每天都在这个账号(kuaidaoqingyi520)写点儿东西,可能会涉及到产品,设计,互联网,吐槽,职场,段子,阅读,APP推荐等等。间,去找一找能让自己心跳的少女之心吧。今天要说的:创业是最近几年最火的事情,不管是牛人还是loser,都将创业看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康庄大道。而今天,我来聊一聊10年前几个小伙伴的创业案例。10年前,刚闹完非典,作为一个九流野鸡大学的即将毕业生我每天还厮混在网吧里。跟3个高中同学,3个大学同学每天打传奇挑CS,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直到有一天,我们每天泡的网吧老板突然要关
8、门不干了。当时的我们,对个字,我有些反胃了晚上的大排档,就在我们讨论战场如何转移时,忘了谁说了一句“我们七个人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个网吧给接下指CS/传奇/帝国/红警等游戏中)。七个人中,六个人分别投三到五万的现金不等,我当时比较穷,不过作为攒机爱好者,以技术入股。用如今互联网通行的头衔,我应该是CTO,只不过当年我有另外一个响亮的称呼“网管”。当他们问我对股份和分红有什么条件时,单纯的我当时说:“只要让我免费打游戏就成。”后来,我的愿望实现了,因为他们令人发指的让一个CTO值夜班!回头想想,很多细节都可以用现在流行词汇来进行包装,可见当年虽然没有那么多创业导师和理念,但是人自身的创造力也不容小觑
9、。一、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做精准服务先简单介绍下网吧的概况,三层小楼,紧靠一所大学一所中专。所以在接手后,就根据用户的类别,分成了不太年人。对于前两类人,都会分配在一楼大厅,有摄像头有麦克风能语聊,而新客户会分配在一楼的包间里,新配的机器给鏖战困了的战士,也有单独的卫生间。最精准的应该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措施,当时刚开始发禁令,力度很大但漏洞也很大。正好我们的创始人里有一个是公安他把未成年人放在了三楼的一个锁着的包间,隔音效果好,并且在窗户外加装了铁板楼梯。这样未成年人来上网,都不用走正门,少了很多风险。并且那帮小孩也觉得很有意思,感觉跟打CS里assault仓库地图一样有探险精神。(当然,现在的我还
10、是很反对未成年人去网吧的)所以,至今我一直认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组织内部的人去对抗组织更可怕。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这在当时迅速的抢了旁边几个网吧的生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楼的一个角落,放置这七台电脑。那是专门给哥几个配的高端机器,被人称之为“老板区”。可见,哪怕是创业,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二、用数据指导运营当时,没人懂得什么叫做数据分析,但是基本的市场观察力还是有的。例如每天去巡视几圈,看看有几个人玩传奇,几个人玩CS,几个人玩奇迹,几个人看电影,几个人玩语聊,然后晚上再根据这些情况调整部分电脑的内容,因为当时还没有如今逆天的网吧智能管理系统。当然每到晚上就会有很多躲在角落里的
11、猥琐男,鬼鬼祟祟眼神飘忽,偶尔抬头看看网管,那一定是在看色情片。这时如果吧台后坐的是值班小妹,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点卡的生意都不错btw,在之后的岁月里,经常看到有网管和上网女学生或激情或色情的故事,特别是那些屌丝写的色情小说,经常用这样的标题我做网管那一年当网管的我深夜UP了她为毛我从来没碰到过三。败因按照上面的举措,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一个网吧生存下去应该不成问题,那为什么这个网吧只干了一年呢?核心原因就在创始团队上。七个创始人,天啊!这并不是去包养白雪公主,也不是追求人多力量大的人民公社时期,对于一个小网吧,压根不里都会带上几个朋友,赊账或者免费就司空见惯。最后就是每天赚的钱基本都被
12、不同的老板扔到了大排档里所以对于创业团队,联合创始人很重要,但是绝对不是多多益善,有一个主心骨,然后配上一个技术牛人和一个市场牛人,基本的核心团队就成型了。不过虽然失败了,但是现在想想,那段日子还是很开心的。只是不知道后来那几台老板机飘零在何方。脑海里突然回荡起那首老男孩的旋律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慕南飞的燕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未来在哪里平凡啊谁给我答案那时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如今在何方我的兄弟们,你们好!下回,我们开家青楼试试?创业团队案例分析创业团队的例子第三篇创业团队的例子创业团队案例创业团队的例子第四篇俞敏洪:破解组建核心创业团队之道中国企业家2011-06
13、-101、从新东方创业中,你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应该包含哪些特征?2、新东方创业团队是如何组建的?3、企业成长过程中如何管理团队?4、如何处理创始团队的股权问题?在“改变企业命运的商业模式公开课”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俞敏洪对创业初期如何组建核心团队谈了自己的看法,从新东方最早的核心成员加盟过程,他分析表示,利益吸引人是很难的,而价值观和创业愿景,以及对于彼此的尊重才是最大的吸引力。以下是俞敏洪的精彩叙述:从包产到户到雄心壮志我喜欢跟一批人干活,不喜欢一个人干。创业初期,环顾周围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能够成为我的合作者的几乎没有,看来合作者只能是我大学的同学。我就到美国去了,跟他们
14、聊天,刚开始他们都不愿意回来。当时王强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年薪8万美金,他一个问题就把我问住了:“老俞,我现在相当于60万人民币,回去了你能给我开60万人民币的工资吗?另外你给我60万,跟在美国赚的钱一样,我值得回去吗?”当时新东方一年的利润也就是一百多万,全给他是不太可能的。两个因素导致他们都回来了。第一,我在北大的时候,是北大最没出息的男生之一。我在北大四年什么风头都没有出过,普通话不会说,考试也不好,还得了肺结核,有很多女生直到毕业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去美国时中国还没有信用卡,带的是大把的美金现钞。大家觉得俞敏洪在我们班这么没出息,在美国能花大把大把的钱,要我们回去还了得吗?因为他们都觉得
15、比我厉害。我用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告诉他们:“如果我回去,我绝对不雇佣大家,我也没有资格,因为你们在大学是我的班长,又是我的团支部书记,实在不济的还睡在我上铺,也是我的领导。中国的教育市场很大的,我们一人做一块,依托在新东方下,凡是你们那一块做出来的,我一分钱不要,你们全拿走。你们不需要办学执照,启动资金我提供,房子我来帮你们租,只要付完老师工资、房租以后,剩下的钱全拿走,我一分钱不要。”他们问:“你自己一年有多少总收入?”“500万。”他们说:“如果你能做到500万,我们回去1000万。”我说:“你们肯定不止1000万,你们的才能是我的十倍以上。”我心里想到底谁能赚1000万还不知道呢!就这样
16、,我把他们忽悠回来,到2003年新东方股份结构改变之前,每个人都是骑破自行车干活。第一年回来只拿到5万、10万,到2000年每个人都有上百万、几百万的收入。所以大家回来干得很好、很开心。因为是朋友,大家一起干,要不然一上来就确定非常好的现代化结构。但是在当时我根本不懂。我这个人最不愿意发生利益冲突,所以就有了“包产到户”的模式,朋友合伙,成本分摊,剩下的全是你的。公司发展时期的三大内涵,第一是治理结构,公司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有良好的治理结构,第二是要进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不到位的话,公司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第三是利益分配机制一定要弄清楚,到第三步不进行分配是不可能的,人才越聚越多,怎么不可能进行
17、分配呢。改革改的不是结构而是心态实行股份制前,新东方每人都是骑自行车上班,股份分完第二天一人配一辆车,一下子配了11辆车,特别有意思。改革改的不是结构,而是心态。心态不调整过来,结构再好也没有用,这就是美国的民主制度不能完全搬到中国来的原因,制度可以搬,但人的心态不往上面走,文化组织结构不往上面走,是没有用的。新东方股权改革后,两个问题出现了,第一个,原来的利润是全部拿回家的。新东方年底算帐,帐上一分钱不留下来,都分回家了。现在公司化,未来要上市,就得把利润留下,大家心理马上就失衡:原来一年能拿回家100万,现在只有20万,80万要留在公司,而且公司干得成、干不成不知道,未来能不能上市也不知道
18、。眼前的收入减少80%。怎么办?不愿意。第二,合一起干之后,本来我这边100%归我,现在80%不是我的,动力就没有了。又要成立公司,又要分股份,又不愿意把股份留下。新东方人荒谬到什么地步!大家觉得股权不值钱,拿10%的股份,不知道年底能分多少红,开始闹。我就给股份定价:“如果大家实在觉得不值钱,我把股份收回来,分股份的时候,这个股份都是免费的,现在每一股一块钱收回来,一亿股就值一亿人民币,我把你们45%的股份收回来。”我说收,他们不回我。我又提议:“我跑到家乡去开一个小学校总可以吧?”我不干了,他们也不敢接。最后我说:“我把股票送给你们,我持有的55%股份不要,我离开新东方,你们接。”结果他们
19、也不讨论,他们想:我们现在联合起来跟你打,但你走了,我们是互相打。我向他们收股票,他们虽不愿意卖,但这带来两个好处,一是表明我是真诚的,更重要的是给股票定了一个真正的价格,他们原来觉得定一块钱是虚的,“你定一块钱,这个股票值不值钱不知道”,现在我真提出用一块钱一股买回来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个股票是值钱了,因为最多分到10%,10%等于1000万股,如果10%买回来,相当于1000万现金,他们觉得值钱了。股份比领导地位具有话语权大家不愿意把股份卖给我,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新东方之所以这么乱,俞敏洪缺乏领导能力,最好的办法是俞敏洪你不当领导,我们自己选领导。我说“行”,就从董事长、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
20、他们开始选,每个人都想当,他们想得很简单,只要俞敏洪离开,一上去就能整理得干干净净。他们开始做领导,我退出来。我拥有新东方创始人的头衔,而且拥有55%股份的人,结果董事会都不让我参加。说你往我们这么一坐,我们不知道怎么开会了,不知道怎么批判你了。总裁办公会不让我参加,新东方校长联系会也不能参加,我变成新东方普通老师,拎着书包上课去。从01年底开始一直到04年10月份,他们每个人都当过董事长和总裁了,结果谁上去都整理不好,最后把我叫回去:“董事长、总裁这个位置不是人做的,还是你来做。”我04年的9月份才回到总裁的位置上。这有一点儿像小孩过家家,其实主要错还在于我,如果我以现在的本领去管新东方,两
21、天的时间就管完了。我当时连有限公司跟无限公司都搞不清楚,自己搞不清楚还请好几个咨询公司。我们先请中国咨询公司,给我们咨询半天,说:“新东方这一帮人没法弄,你们一开会就说感情多么深厚,也不谈管理,算了我们不咨询了!”咨询费都不要了。我们想国内咨询公司不行,又请了国际咨询公司,请普华永道,给他们300万。他们说“太简单了”,弄了无数的报表,但是没有一个人照着做。新东方11个人全是董事会成员?那也没事,按照规矩,11个董事成员就某一个问题解议,只要6个人同意就算通过,5个人反对也没有用。实际操作时却是一票否决制大家都是哥们,只要某个人说这件事不能干,其他10个人同意也没有用。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做下去的
22、。董事会从早上开到晚上2点钟,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普华永道调了三个月,说:“我们不要钱了,我们走。你们新东方是不可能干企业的,你们都是北大的书呆子,个人感情非常容易影响情绪,感情怕受到伤害,不可能干成事情。我们不管了,钱也不要了。”其实后来我拥有新东方45%的股份,并没有到55%,因为我把这10%留下来作为发展人才的股份基金,之后用三年的时间把那个股份稀释掉了,资本又来稀释,新东方上市的时候股份只有20%。新东方到05年融到国际资本之后,就开始做上市的准备。实行股份制后,原来的人员从出纳、会计到财务经理全部放光,一个不留。这不是表达对我的不信任,他们认为我跟这些财务人员的根基太深,创业开始就跟着
23、我,俞敏洪下个命令想贪污一二百万,他们还不就拿出来。所以绝对不能让俞敏洪的财务人员控制新东方,从2001年开始新东方财务人员就变成外勤的财务人员。而且从那开始我就不当董事长了,带来的好处是新东方的财务结构必然正规化。我不当董事长,我也要看帐,他们也想看帐,帐目必须永远公开,永远只能做一套帐,不能做两套帐。新东方进行上市筹划的时候,财务结构相当完整。不过当时我生气得想自杀:我做了这么长时间,把你们这些哥们请回来,最后迎来的是对我的强烈不信任,恨不得把我弄死,还是人吗?他们倒过来也觉得我不是人,等看到后来的新东方才知道,这一帮人真的给新东方带来很大的发展。过去自己一个人演独角戏时各种成功与荣耀都集
24、中在自己身上,自己也可以一言九鼎。但是当组织结构不断扩大,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整个机构的运转时,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成为管理成功的关键。在现代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过程中,自己的决策能力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智囊所淡化,同事们的直言甚至可能伤害自己的尊严。那么,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加强与团队中所有人员的相互了解。只有对每个人的个性、道德品格、缺点非常了解后,大家才可能一起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是毫不留情面。了解方式可以是工作中的互相切磋,可以是哥们似的促膝谈心,根据不同同事的性格制造增进了解的机会非常必要。当你知道了对方的缺点,也同时知道对方优点的时候,做一件事情要学的就是尽可能使用对方的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业团队的例子 马化腾和他的5人创业团队合伙创业的故事 创业 团队 例子 马化腾 合伙 故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