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docx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会计算乘加乘减算式.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一步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教学重点:会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教学难点: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先把3个
2、4条相加再加2条。(43+2)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442.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四、归纳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五、应用做教材第1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43+1=13)教材12页第2题。七、作业设计算一算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
3、: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提问:
4、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提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
5、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法不再教学。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2.教学“试一试”。(1)谈话:妈妈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出示问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指名读问题。(2)谈话:我们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3)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提问:有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吗?如果没
6、有,不再教学这种解法,如果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比较。提问:这两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学生回答时,把课题板书完整。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学生各自填表。全班共同校对。4.补上合适的条件。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先独立思考,再交流。5.出
7、示情境图。编一道用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四、布置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运用: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
8、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2.研究长方
9、体的特征。(1)面的认识。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小学 数学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