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专题4-2-地表形态变化整合篇-ppt课件-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pptx





《第1部分-专题4-2-地表形态变化整合篇-ppt课件-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部分-专题4-2-地表形态变化整合篇-ppt课件-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篇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篇专题四地表形四地表形态变化化1 构建知识成体系2 高频考点悟透彻3 专项技能析图表4 强化训练促提升命题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判读与应用,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常以地貌景观图,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判读,解释地表形态成因及形成过程,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2020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体验真题1中最先形成是()ABCD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2、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D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断层将灰岩断开,故灰岩先形成,断层后形成;断层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所以中最先形成的是,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错误,C正确,故选C。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要点提炼(2020山东泰安模拟)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由若干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这里的山脉主体构成为石灰岩,山脉顶部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征。下
3、左图为川东平行岭谷及岩层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内部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典例剖析典例典例1(1)形成山脉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山脉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征,反映该山脉()A海水冲刷作用强烈B长期受河流侵蚀C背斜顶部存在断层构造D背斜顶部存在张性裂隙【审答流程】AD(2020重庆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的地质构造图,该地区前期岩浆活动频繁,后期受到地壳水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双重影响。该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金矿分布地,金矿埋深300多米,多以地下开采为主。图中的绿岩带是由玄武岩和早期浊流沉积(富含悬浮固体颗粒的高密度水流沉积作
4、用)的碎屑沉积岩组成,因玄武岩的变质作用使岩石呈暗绿色。据此完成13题。考前预测1据图判断,该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方向是()A东西向B南北向C东北西南向D西北东南向2图中金矿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地壳运动挤压B岩浆活动出露C岩石变质作用D浊流沉积作用3该地区金矿开采易诱发的灾害是()A火山喷发B地面塌陷C山洪暴发D瓦斯爆炸CBB【解析】第1题,图中断层线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方向为东北西南向。C正确,ABD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金矿主要分布在断层线附近,河流处几乎没有分布。同时材料中“埋深300多米,多以地下开采为主”。结合所学知识,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
5、富集形成的,且图中分布有大量的花岗岩,说明当地岩浆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形成的断裂带是含金熔岩涌入的良好通道,后不断富集而成。B正确,ACD错误。第3题,材料中说金矿分布地“埋深300多米,多以地下开采为主”,故金矿开采易诱发的灾害是地面塌陷。(2020浙江衢州)下图为某向斜山示意。完成45题。4影响该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A地壳水平挤压B地壳上升运动C外力沉积作用D外力侵蚀作用5沿NM方向的岩层剖面示意图是()DD【解析】第4题,岩层受挤压弯曲过程中,向斜向下弯曲一般直接形成谷地,但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向斜两侧的背斜顶部多张裂容易被侵蚀,而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保留下来,反而形成山岭
6、,因此影响该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作用,D符合题意。第5题,根据出露地层界线的延伸方向判断,图中向斜的构造线应沿MN方向延伸,MN线正位于向斜槽部中心;读图可知,岩层顶部在NM沿线与地面的交点海拔均为600米,岩层顶面在NM方向上是水平的,岩层顶部在NM沿线与地面的交点海拔虽然都在700800米之间,但根据与等高线的距离判断,左侧宽度明显低于右侧,因此岩层的顶面左侧低、右侧高,因此D正确。命题解读:外力作用及其地貌是高考考查重点,一般以区域景观图,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判断、成因及特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二
7、外力作用与地貌(2020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体验真题(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
8、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解解析析】第第(1)题,由由材材料料可可知知,玄玄武武岩岩形形成成平平坦坦的的地地形形单元元,但但在在500米米左左右右的的玄玄武武岩岩台台地地上上,有有较多多海海拔拔700米米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分 专题 地表 形态 变化 整合 ppt 课件 2021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