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学ppt课件——第十一讲-活动、营养与慢性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营养学ppt课件——第十一讲-活动、营养与慢性病.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11 11 讲讲 体力活动、营养及慢性疾病体力活动、营养及慢性疾病第一节、体力活动、营养与心血管疾病目前形势1、对非传染性慢性病理解2、目前非传染性慢性病的患病情况3、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及其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现在全球有近四分之一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其一生,可能有三分之一人的人生为心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与心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 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
2、高脂血症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其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即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这种病变发展至心脏冠状动脉时则形成冠心病(心脑痛、心肌梗死及急性死亡)。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搏管狭窄,需要十余年到几十年的时间。但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或中风,只需要几分钟。很多病人因毫无思想准备,也无预防措施,所以死亡率很高。多个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可成倍增加心血管病危险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和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直接相关。例如胆
3、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显著相关,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血管病危险进一步增高,如同时合并吸烟,该危险将成倍增加。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中年以上的男性、早年发生心血管病的家族史、曾患 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更年期后的妇女等人群。这些人应当尽早参加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了解自身潜在的健康危机。一、营养与心血管疾病脂类碳水化合物与食物纤维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1、钠与钾、钙与镁、微量元素其他食物成分、香菇、木耳、洋葱、大蒜、茶叶、海生植物防治心血管病的膳食指南、限制高脂肪、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吃无脂或低脂的乳制品、摄入的能量要与消耗
4、保持平衡、限制食盐摄入、限制酒精摄入二、体力活动、营养与心血管疾病(一)、体力活动、营养在改善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成果目前研究成果、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是冠心病的显著危、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是冠心病的显著危险因素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生率与高血压有关、脑卒中的发生率与高血压有关、体力活动水平与安静时血压呈负相关、体力活动水平与安静时血压呈负相关、每周、每周3-53-5次,每次次,每次30-60min30-60min,可降血压约,可降血压约3.4mm3.4mmgg、减少食盐、酒精或减体重可使血压降低。、血压水平与盐的摄入量呈正相关、钾盐的摄入量与中风死亡率呈负相关、运动可使外周骨骼肌毛细血管大
5、量开放,从而降低外周阻力,提高心钠素的分泌,产生降压效果、c增加、降低、增加被认为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0、体力活动(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水平,降C。11、日常体力活动能耗与血脂水平呈负相关。(二)心血管疾病的体力活动指南1、运动方式2、运动负荷(1)运动强度(2)运动时间(3)训练频率3、合适运动负荷的主要标志4、注意事项第二节、体力活动、营养与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长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已居肿瘤、长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已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列第三位心血管病之后列第三位。有鉴于此,。有鉴于此,19911
6、991年年66月月2727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确定了每年确定了每年1111月月1414日为日为“世界糖尿病日世界糖尿病日”,以,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唤起人们对糖尿病的重视。在全世界范围内唤起人们对糖尿病的重视。糖尿病的研究与预防已成为目前科学家所面糖尿病的研究与预防已成为目前科学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形势一、糖尿病发病特征及相关机制二、营养与糖尿病与胰岛素活性有关的微量元素 与糖尿病有关的维生素 无无论论哪哪种种类类型型的的糖糖尿尿病病,胰胰岛岛素素分分泌泌均均相相对对或或绝绝对对不不足足,致致使使细细胞胞膜膜上上的的葡葡萄萄糖糖转转
7、运运蛋蛋白白不不能能正正常常发发挥挥其其转转运运葡葡萄萄糖糖的的作作用用,血血糖糖不不能能有有效效地地被被利利用用而而形形成成高高血血糖糖。若若血血糖糖升升高高超超过过肾肾糖糖阈阈,肾肾脏脏形形成成的的原原尿尿中中糖糖含含量量增增高高,渗渗透透压压增增加加,造造成成渗渗透透性性利利尿尿,肾肾小小管管回回收收水水份份减少而尿液排出增多,机体失水。减少而尿液排出增多,机体失水。三、糖尿病发病机制糖尿病时,患者的食欲亢进、多食,但为何消瘦?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严重影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严重影响了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致使:响了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致使:葡萄糖利葡萄糖
8、利用减少,糖原合成降低;用减少,糖原合成降低;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大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大量动员分解;量动员分解;肌肉及肝脏的蛋白合成不足而分解肌肉及肝脏的蛋白合成不足而分解增多,呈负氮平衡;再加上尿糖增多,渗透性利尿,增多,呈负氮平衡;再加上尿糖增多,渗透性利尿,使大量水份从尿中排出,以致失水等等,上述诸多使大量水份从尿中排出,以致失水等等,上述诸多因素导致消瘦。因素导致消瘦。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三大部分,即饮食调整、规律运动和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四、运动对糖尿病的控制作用 18861886年蔡维和考夫曼首次发现肌肉运动可刺激年蔡维和考夫曼首次发现肌肉运动可刺激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吸收骨
9、骼肌对葡萄糖的吸收,但对参加葡萄糖的转运和,但对参加葡萄糖的转运和动员调节因素的作用在动员调节因素的作用在2020世纪才有所了解。进入世纪才有所了解。进入9090年代以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年代以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科学技术及研究手段日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科学技术及研究手段日新月异,研究层面不断拓展与深入,为深入了解运新月异,研究层面不断拓展与深入,为深入了解运动对糖尿病控制作用机理提供了广阔前景。动对糖尿病控制作用机理提供了广阔前景。(一)、运动控制糖尿病的作用机理 更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参加体育锻 更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
10、明,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与 炼的程度与II II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据统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据统计,每周至少参加 计,每周至少参加1 1 次体育锻炼的妇女 次体育锻炼的妇女II II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比不活动的对照组要低 发病的危险性比不活动的对照组要低33%33%。有训。有训练者比无训练者有更强的胰岛素敏感性,虽然年 练者比无训练者有更强的胰岛素敏感性,虽然年龄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但接受耐力训练的 龄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但接受耐力训练的老年受试者比年轻但活动少的个体胰岛素敏感性 老年受试者比年轻但活动少的个体胰岛素敏感性高。高。1、运动对II 型糖尿病的控
11、制作用 1986 1986年年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开始应用于冠心病康复,近开始应用于冠心病康复,近年来又应用于糖尿病康复。年来又应用于糖尿病康复。II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型糖尿病患者进行4646周抗阻运动,训练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股周抗阻运动,训练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股四头肌肌力显著提高,但最大摄氧量无改变。四头肌肌力显著提高,但最大摄氧量无改变。IIII型型糖尿病患者完成糖尿病患者完成55个月渐进性抗阻训练方案后,与个月渐进性抗阻训练方案后,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相比,TCTC、LDL-CLDL-C、TGTG、糖耐量显著改、糖耐量显著改善。善。对于II型糖尿病,运动和饮食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和保障
12、。饮食控制并配合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这也是治疗这类患者的首选措施之一。19261926年年LawrenceLawrence首先报道,运动和胰岛首先报道,运动和胰岛素对素对II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调节的协同作用。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调节的协同作用。2、运动对I 型糖尿病的控制作用 对于I 型糖尿病最根本的是保持饮食、运动和胰岛素作用三者的平衡和统一,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五、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控制方案1、I 型糖尿病或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散步、下楼梯、平道骑自行车、打羽毛球、跳舞、打太极拳以及轻微家务劳动等低强度运动为宜。2、II 型糖尿病,尤其是肥
13、胖者可选择慢跑、上楼梯、登山、坡道骑自行车、滑冰、排球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形式。(一)、运动方式的选择注意:1、糖尿病病人一般不要进行举重、拳击、体育比赛等竞赛性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最好也不要单独进行运动,特别是不要单独去游泳、爬山、远足等。2、运动应当经常进行,每周至少三次,每日运动更好。每次运动至少应持续2030分钟,但运动前后需作510分钟的准备活动及恢复活动.糖尿病病人一般以60%最大耗氧量(VO2max)的中等强度为宜。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两种:(二)、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 计算法:运动时脉率(60%VO2max 脉率)=安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年龄安静时脉率)强度。运动中最大脉率=21
14、0 次/分。如一名60岁糖尿病病人,安静时脉率为70次/分,其60%VO2max 中等强度运动时脉率=70+(2106070)60%=118 次/分。简易法:运动时脉率(60%VO2max脉率)=170年龄(岁)。如上例,运动时脉率=17060=110次/分。运动时脉率指运动停止后即刻15秒内所测脉率。注意区别对待原则。注意区别对待原则。适宜的运动量:适宜的运动量:运动后感觉有微汗,轻度的肌肉酸 运动后感觉有微汗,轻度的肌肉酸疼,休息后即可恢复;次日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疼,休息后即可恢复;次日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食欲和睡眠良好。食欲和睡眠良好。运动量过大: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大汗淋漓、胸闷、
15、气喘、易激 运动后大汗淋漓、胸闷、气喘、易激动、不思饮食。脉搏在运动后 动、不思饮食。脉搏在运动后15 15 分钟尚未恢复常态;分钟尚未恢复常态;次日周身乏力,酸疼。这种情况说明运动量过大,次日周身乏力,酸疼。这种情况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减量。应及时调整减量。运动量不足:运动量不足: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无汗,脉搏无 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无汗,脉搏无任何变化或在 任何变化或在2 2 分钟内很快恢复。这种情况说明运动 分钟内很快恢复。这种情况说明运动量不足,不会产生运动效果,应及时调整加量 量不足,不会产生运动效果,应及时调整加量。一般来讲尽可能在饭后12 小时参加运动,尤其是早餐后是运动的
16、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选择这一时间运动往往不用加餐。(三)、运动时间的选择若早饭前运动,则要别对待:如血糖如血糖6.6mmol/L6.6mmol/L,可进行运动;,可进行运动;如血糖在如血糖在6.0mmol/L6.0mmol/L左右,应先进食左右,应先进食 10151015克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克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如血糖如血糖6.0mmol/L6.0mmol/L,则要在进食,则要在进食3030克碳水克碳水 化合物后方可运动。象爬山、郊游等运动,化合物后方可运动。象爬山、郊游等运动,因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后降糖作用持久,更因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后降糖作用持久,更 应及时
17、增加进食量。应及时增加进食量。糖尿病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肥胖的II 型糖尿病患者。II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在11.116.7mmol/L 之间。I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四)、运动疗法的适应症及潜在 性副作用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意见(副作用表现):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意见(副作用表现):运动可使无症状的缺血性心脏病加重,引起心脏功能 运动可使无症状的缺血性心脏病加重,引起心脏功能不全或心律紊乱;不全或心律紊乱;运动中血压过高,运动后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运动中血压过高,运动后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视网膜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进展;视网膜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进展;尿蛋白增加;尿蛋白增加;使服
18、用磺酰脲类药物或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 使服用磺酰脲类药物或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低血糖;低血糖;使足部溃疡及退性行关节病变加重;使足部溃疡及退性行关节病变加重;神经病变有关的其它损伤进展;神经病变有关的其它损伤进展;应严格掌握运动的适应症,并掌握好运动强度和应严格掌握运动的适应症,并掌握好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运动时间,以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AA急性并发症(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急性并发症(如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昏迷)BB、严重慢性并发症(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严重慢性并发症(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及视
19、网膜病变)的病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病人。人。应严格控制运动量,加强指导和监护,或禁应严格控制运动量,加强指导和监护,或禁忌采用运动疗法。忌采用运动疗法。预防策略(五)、运动方案的实施与注意事项1、运动前应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2、运动中及运动后应重视病人的自我感觉,当发生严重呼吸困难、胸前压迫感、头昏眼花、出大汗、面色苍白等现象或不能耐受运动者应立刻停止运动。3、运动应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4、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避免在运动的部位注射胰岛素,以免胰岛素吸收加速引起低血糖。腹部是最理想的注射部位。5、避免在药物作用高峰时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有些病人喜欢晨起服药后出去运动,而后再回家吃早饭,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6、须有计划、按预定时间运动,不可时而运动时而不运动。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病人,通常每运动30分钟应额外进食1015克碳水化合物(一块面包或两块饼干),但这要视运动量的大小、个人热量消耗情况以及血糖水平的高低而定。7、运动时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糖果、饮料等,一旦有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进食。8、运动时要有合适的鞋袜,避免脚扭伤;运动后要及时检查足部,查看有无损伤。9、运动时还应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片上应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家庭地址及电话号码,并写明疾病名称、现在使用的降糖药物名称及剂量等,如果出现意外,其他人发现后可帮助处理。小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