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初步了解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一般原理。了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在鉴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4能剖析简单分子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重点重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原理,四大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难点难点:四大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引言1.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的问题提出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的问题提出研究一个未知的有机化合物或鉴定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需要对该化合的进行结构表征。其基本程序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元素定性、定量分
2、析测定化学式量确定化学式确定化合物可能的构造式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基本操作过程有时是互相交错的进行。2.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方法与一般步骤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方法与一般步骤(1).分离提纯分离提纯 研究一个有机化合物,必须保证这个化合物是单一纯净的化合物。由于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副反应较多,因此制备出来的化合物会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必须除去杂质,分离提纯出纯净的化合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离提纯的技术也在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分离提纯的方法很多。常使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蒸馏、萃取、洗涤、重结晶、升华、色层等物理过程分离法。有时也用物理、化学过程相结合的分离提纯法。分离提纯过的
3、化合物,必须检验其纯度后才有进行下一步工作。用测定熔点和沸点等物理常数是恒定值。用气色相谱、高压液相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等确定化合物的纯度,有试样用量少、节省时间等优点。3(2)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元素定性、定量分析 分离提纯后的化合物可以进行元素定性分析,确定化合物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进而再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确定组成化合物的每种元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求得化合物的实验式。实验式是反映化合物的元素原子比例的化学式,还不能说明分子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数目。过去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是用化学方法,往往要多步骤。现在用元素分析仪很容易给出元素的定量结果。(3)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相
4、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常用蒸气密度法、冰点降低法、沸点升高法和渗透压法等;质谱法是一种快速、精确的测定方法。(4)确定化合物可能的构造式确定化合物可能的构造式 测得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分子后,按着同分异概念,写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造式。(5)化合物结构的表化合物结构的表征征 结构表征大体上有三种方法:物理常数测定法、化学法和近代物理方法。在每种方法中又可分为不同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单一种方法能够准确无误的地给出化合物的构造,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互相补充、互相认证,才能得到确切的构式。4A 化学方法 这是一个古老又有很有用的方法。现在还在使用,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确定化
5、合物是属于哪一类化合物。例如,用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区别烯烃与环烷烃(小环烷烃除外);用斐林(Fehing)试剂和托伦(Tollens)试剂区别醛和酮;用酸碱中和反应区别羧酸和酯等等。必要时,把官能团化合物转变成相应的衍生的,然后测定衍生物的性质,判断母本化合物的结构。例如,醚类可与氢碘反应制备碘代物;羰基化合物与羰基试剂作用制备羰基衍生物等等。化学方法构成了有机分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B 物理常数测定法 表征有机化合物结构常用的物理常数,包括沸点、熔点、相对密度、折射率和比旋光度等,是化合物的物理属性,甚至可能是混合物,在用测定物理常数表征化合物结构时要注意这一点,因此,常常需要其它方法配合
6、使用,才能准确表征一个化合物。C 近代物理方法:近代物理方法是应用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建立的一系列仪器分析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各种波谱,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现已构成了有机化合和的波谱学。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试样用量少、测试时间短、结果精确等。尤其与计算机联用后,优越性更加突出。与物理常数宏观性质相比,有机化合物的波谱是记录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微观性质,是研究表征分子结构的最有力的方法和手段。5研究有机化合物,不论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还是化学方法合成的,都要测定它们的分子结构。如果对某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还不太了解,则对其性质和作用的研究是很难深入的,更不用说合成和改进它了,因此,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很自然
7、地变成了研究有机化学的首要任务。经典的化学方法是研究有机结构的基础,在现代有机化学研究中任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经典的化学方法花费时间长,消费样品多,操作手续繁杂。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有机物结构的研究,有时要花费有机化学家几年甚至几十年、几代人的精力。而得到的结构还会有某些错误,例如,对胆固醇结构式的确定经三、四十年(18891927)的工作获得的结构式(为此曾颁发了诺贝尔奖金,1928年颁发给德国人文道斯)。后经X射线衍射证明还有某些错误。6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研究有机化合物,不论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还是化学方法合成的,都要测定它们研究有机化合物,不论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还是化
8、学方法合成的,都要测定它们的分子结构。如果对某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还不太了解,则对其性质和作用的研究的分子结构。如果对某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还不太了解,则对其性质和作用的研究是很难深入的,更不用说合成和改进它了,因此,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很自然地是很难深入的,更不用说合成和改进它了,因此,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很自然地变成了研究有机化学的首要任务。经典的化学方法是研究有机结构的基础,在现代变成了研究有机化学的首要任务。经典的化学方法是研究有机结构的基础,在现代有机化学研究中任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经典的化学方法花费时间长,消费样品多,有机化学研究中任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经典的化学方法花费时间长,消费样
9、品多,操作手续繁杂。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有机物结构的研究,有时要花费有机化学家几年操作手续繁杂。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有机物结构的研究,有时要花费有机化学家几年甚至几十年、几代人的精力。例如,甚至几十年、几代人的精力。例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年开始研究,直至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年。而有时得到的结构还会有而有时得到的结构还会有某些错误,例如,对胆固某些错误,例如,对胆固醇结构式的确定经三、四醇结构式的确定经三、四十年(十年(18891927)的工)的工作获得的结构式(为此曾作获得的结构式(为此曾颁发了诺贝尔奖金,颁
10、发了诺贝尔奖金,1928年颁发给德国人文年颁发给德国人文道斯)。后经道斯)。后经X射线衍射射线衍射证明还有某些错误。证明还有某些错误。胆固醇胆固醇7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其优点是:而现在的结构测定,则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其优点是:省省时、省力、省钱、快速、准确,试剂耗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时、省力、省钱、快速、准确,试剂耗量是微克级的,甚至更少。更少。它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它不仅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而且还能探索到分子间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命各种集聚态的结构构型和构象的状况,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11、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对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紫外光谱紫外光谱(ultravioler spectroscopy 缩写为缩写为UV)红外光谱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缩写为缩写为IR)核磁共振谱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缩写为缩写为NMR)质谱质谱(mass spectroscopy 缩写为缩写为MS).8第一节第一节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一、电磁波一、电磁波电磁波包括了从宇宙射线到无线电波在内的广阔区域。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光是一种电
12、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波动性:波动性:可用波长可用波长()、频率(、频率()和波数()和波数()来描述。)来描述。按量子力学,其关系为:按量子力学,其关系为:9 微粒性:微粒性:可用光量子的能量来描述:可用光量子的能量来描述:该式表明:分子吸收电磁波,从该式表明:分子吸收电磁波,从低能级低能级跃迁到跃迁到高能级高能级,其吸收光的频率与吸,其吸收光的频率与吸收能量的关系。收能量的关系。由此可见,由此可见,与与E,成反比,即成反比,即,(每秒的振动次数(每秒的振动次数),),E。10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
13、域,如下图所示:11吸收光谱:把某一化合物对于不同波长的辐射的吸收情况(以透射率或吸光度表示)记录下来。分子的吸收光谱可分成三类:分子的吸收光谱可分成三类:1、转动光谱:分子吸收的光能只引起转动能级的变化。它位于远红外及微波区域。可用来测定键长和键角。2、振动光谱红外光谱3、电子光谱紫外光谱分子吸收的能量引起振动能级的变化。由一些谱带组成,大多位于红区域内。分子吸收的光能使电子激发到较高的能级上。由一些谱带组成,在可见及紫外区域内出现二、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分类二、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分类12第二节第二节 紫外光谱紫外光谱 分子吸收紫外光后,发生价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简称紫外光谱(
14、ultravioet spectroscopy,缩写为UV),因此,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远紫外光(4200nm)易被空气中的O2和CO2吸收,要在真空条件下才能测定,研究远紫外光谱比较困难,通常所说的紫外光谱是指近紫外区(200400nm)的吸收光谱。有些有机分子特别是共轭体系分子的价电子跃迁往往出现在可见光区(400800nm)。从应用的角度,多数将紫外和可见光谱连在一起,称为紫外可见光谱。一、紫外光谱及其产生紫外光的波长范围:4400nm4200nm远紫外区200400nm近紫外区13二、分子轨道能级图及常见电子跃迁类型 有机分子外层轨道有,成键轨道和O,N,S,P,F,Cl,Br,I等
15、元素的n非键轨道,以及*,*反键轨道,其能级顺序为:n*。在基态时,前三种轨道都填有电子对,这些电子吸收某种波长的光后从低能级轨道跃迁到较高能级空轨道中,形成激发态分子,产生紫外光谱图。电子光谱中有关电子跃迁主要有四种类型:*,n*跃迁,n*跃迁,*跃迁电子跃迁能量示意图141.*跃迁跃迁有机分子中有机分子中键电子结合得很牢,键电子结合得很牢,*跃迁是能级差最大的跃迁,需要的能量最跃迁是能级差最大的跃迁,需要的能量最大,一般发生在大,一般发生在200nm的远紫外区,饱和烃只有的远紫外区,饱和烃只有CC和和CH键,在键,在一般紫外区一般紫外区不吸收紫外光不吸收紫外光,可作为紫外光谱分析的溶剂。,
16、可作为紫外光谱分析的溶剂。2.n*跃迁跃迁在醇、醚、胺、卤代烃等化合物中,在醇、醚、胺、卤代烃等化合物中,O、N、X原子上孤对电子吸收紫原子上孤对电子吸收紫外光可发生外光可发生n*跃迁。跃迁所需要的能量与原子的电负性有关,电负性越大,跃迁时跃迁。跃迁所需要的能量与原子的电负性有关,电负性越大,跃迁时需要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醇、醚等化合物的需要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醇、醚等化合物的n电子跃迁能级在远紫外区电子跃迁能级在远紫外区.3.n*跃跃迁迁有有机机分分子子中中同同时时存存在在双双键键和和孤孤对对电电子子,如如醛醛、酮酮等等,可可以以发发生生n*跃跃迁迁,在在近近紫紫外外区区(275295n
17、m)产产生生不不太太强强的的吸吸收收带带。如如丙丙酮酮在在环环已已烷烷中中的的紫紫光光谱谱max=280nm,lg=14.8。4.*跃跃迁迁这这是是紫紫外外光光谱谱中中最最常常见见、最最重重要要的的电电子子跃跃迁迁形形式式。孤孤立立键键的的电电子子,*跃跃迁迁吸吸收收光光在在远远紫紫外外区区(乙乙烯烯max=185nm,Kmax=10000)。但但共共轭轭双双键键电电子子跃跃迁迁需需要要的的光光波波进进入入近近紫紫外外区区,且且随随着着共共轭轭链链的的增增长长,吸吸收收的的光光波波长长增增长长,这这种种现现象象称称为为红红移移现现象象。化化合合物物中中所所含含的的C=C、C=O、C=N和和N=
18、O等等不不饱饱和和基基称称为为发发色色基基。含含发发色色基基的的分分子子可可以以吸吸收收紫紫外外和和可可见见光光,当当其其共共轭轭程程度度增增加加时时产产生生红红移移。含含有有未未共共用用电电子子的的基基,如如NH2,NR2,OH,OR,SR,Cl,Br和和I等等称称为为助助色色基基,连连到共轭链端上也能产生红移,同时到共轭链端上也能产生红移,同时Kmax也增大。也增大。电子跃迁的类型及能量大小次序为:电子跃迁的类型及能量大小次序为:*n*(孤立孤立)*(共轭共轭)n*紫紫外外光光谱谱主主要要反反映映共共轭轭体体系系和和芳芳香香族族化化合合物物的的结结构构特特征征,其其应应用用远远不不如如红红
19、外外光光谱谱和和核核磁共振谱广泛。但紫外光谱的灵敏度很高,可用于某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磁共振谱广泛。但紫外光谱的灵敏度很高,可用于某化合物的定量分析。15三、Lambert-Beer定律和紫外光谱图当溶液的C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厚度L用厘米为单位时,上式中的消光系数E称为摩尔消光系数,用表示。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吸光物质的性质有关。A=ECL=-logI/I0A为吸光度(吸收度);I0为入射光的强度;I为透射光的强度;E为吸收系数(消光系数);C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L为溶液的厚度(cm)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照射溶液时,由于溶液中的吸光粒子吸收光能,透过溶液的光强度就要减弱,这种
20、现象称为溶液的吸光作用。被吸收光的强度与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及溶液的厚度成正比,这就是Lambert-Beer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16四、紫外光谱图表示方法四、紫外光谱图表示方法紫外光谱图通常是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作图,有些紫外光谱图用摩尔吸收系数代替A为纵坐标作图。当很大时也可用lg值作图。丙酮在环已烷溶液中的紫外光谱图如下图。丙酮在环已烷溶液中的紫外光谱图最大吸收峰波长为化合物的特征常数,用max表示紫外光谱图的吸收峰向上,其吸收峰是一个比较平坦的宽峰,称为吸收带。电子跃迁需要的能量大,在电子跃迁的同时,分子又有振动能级的跃迁,发生振转
21、吸收光谱,难以分辨,因此紫外光谱不是一条线或一尖峰,而是平坦的宽峰。在识别谱图时,以峰顶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max和最大摩尔吸收系数Kmax为准。在文献中也是以max和Kmax记录化合物紫外吸收特征。测定试样的紫外光谱的溶剂常常影响max和Kmax值,因此,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图和文献报导化合物max和max的同时,应标明所有用的溶剂。注:max不是吸收的最大波长。17一般5000为强吸收=20005000为中吸收 5000)21第三节第三节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缩写为IR)是物质吸收红外区光,分子中原子振动能级、转动能级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22、又称振转光谱。一般红外光谱仪使用的波数为4004000cm-1,属中红外区,相当分子振动能级,故红外光谱也称为振动光谱。分子的振动是键合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而引起的伸缩或弯曲运动。所所有有的的有有机机物物质质在在红红外外光光区区都都有有吸吸收收谱谱带带产产生生。因而红光外光谱可应用到所有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征上,是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一、红外光谱的产生及其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关系一)、分子的振动与红外吸收:1、伸缩振动:振动时键长变化键角不变。A组成分子中的原子的振动分两大类原子间沿着键轴伸长和缩短。222、弯曲振动振动时键长不变键角变化组成化学键的原子离开键轴而上下左右弯曲。23B
23、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需要有两个条件。1、红外=振动;红外辐射光的频率(能量)能满足分子振动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即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能被吸收产生吸收光谱。2、振动过程中有偶极矩的变化。在振动过程中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如H2、O2、N2等双原子组成的分子,分子内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振动时不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在实验中观察不到它们的红外光谱。又如HCCH和对称的RCCR,其CC键伸缩振动不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也观察不到CC的伸缩振动红外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24C 红外
24、光谱图正己烷的红外光谱图横坐标:横坐标:波数(波数()4004000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纵坐标:纵坐标:透过率(透过率(T%),表示吸收强度。),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吸收的,表明吸收的越好,故越好,故曲线低谷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好的吸收带。I:表示透过光的强度;:表示透过光的强度;I0:表示入射光的强度。:表示入射光的强度。251)键的性质与红外吸收的关系 用不同硬度的弹簧依一定次序把不同质量的球体互相连结,组成分子的模型。用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来处理分子的振动。又因=c,=c/故K为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为Ncm-1,其含义是两个原子由平衡位置伸
25、长0.1nm后的恢复力。振动方程式振动方程式(Hooke定律)定律)二)、键的性质与红外吸收 折合质量,单位为折合质量,单位为g 力常数力常数k:与与键长键长、键能键能有关:键能有关:键能(大),键长(大),键长(短),(短),k k。26一些化学键的力常数键型O-H N-H C-H =C-H-C-H CN CC C=O C=C C-O C-CK/Ncm-17.7 6.4 5.9 5.1 4.8 17.7 15.6 12.1 9.6 5.4 4.5当振动频率和入射光的频率一致时,入射光就被吸收,而同一基团总是相对稳定地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出现吸收峰。2)影响红外吸收的主要因素。A 化学键的力常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有机化合物 结构 表征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