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滕玉成职业生涯管理目次第一节 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与价值第二节 职业生涯管理基本理论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第四节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本章关键词汇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锚学习重点 通过学习本章,掌握公共部门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内容等。压力低压力高实际的或“社会的”时间要完成的任务的难度A1A2A3 A4B1B2 B3C1C2A:生物社会生命周期 A1:青少年 A2:30岁的危机 A3:中年的危机 A4:老年的危机C:家庭生产周期 C1:结婚生孩子C2:子女成长B:工作职业周期 B1:进
2、入职业组织B2:取得任职 B3:退休2012.11.25,111.7万人参加国考最苦金饭碗只是传说第一节 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与价值一、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概念二、职业生涯管理的价值一、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概念1职业生涯施恩将(职业)生涯(career)分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指经历一种职业的通路,包括招聘、培训、晋升、解雇、退休等各个阶段;内职业生涯则更多地注重于取得的成功或满足于主观感情以及工作事务与家庭义务、个人消闲等其他需求的平衡,强调职业的过程以及职业过程中个人情感与工作、家庭、个人事务的关系。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是个体的时间概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经历或历程;职业生涯是发
3、展和动态的概念,寓意着个人的具体职业内容和职位的发展和变化。职业生涯具有独特性、发展性、阶段性、终生性、整合性、互动性等特点。2职业生涯规划这是指基于个人和组织方面的需要、结合环境中的机会而制定个人在职业领域未来发展计划的活动。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选择、目标确立和道路设计等三个方面。它把员工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员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组织的需要;另一方面,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成,离不开组织为其创设的平台。3.职业生涯管理 又称为“职业发展管理”,是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组织结合自身目标的实现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
4、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其特征:(1)是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182页的图10-1)(2)是满足员工和组织需要的动态过程。(3)是从组织出发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有别于员工个人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二、职业生涯管理的价值 我国公共部门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2-1):(1)职位匹配性不强,能职匹配存在差距。(2)人才使用效率不高。许多单位在引进人才时尽可能配备高学历人员,对暂时用不上的美其名曰“储备人才”,实际则是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我国公共部门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2-2)(3)梯队建设不合理,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对员工的培养、引进缺乏统筹性和
5、连续性,对其年龄分布、专业分布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专业梯队建设的不合理,有些专业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有些专业路径拥挤、竞争激烈,产生晋升的“瓶颈效应”。(4)员工发展路径单一,缺少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缺乏相应的成就感、自我实现感价值体现在(2-1):一是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二是有利于达成人与事的良好匹配,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的成功。三是有利于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价值体现在(2-2)四是有利于员工与组织间心理契约的建立和维系,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投入和归属感。五是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组织文化。六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第二节
6、职业生涯管理基本理论一、职业生涯选择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三、人与组织匹配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一、职业生涯选择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都是从个人的角度研究人们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以及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如何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1职业生涯选择理论 这主要包括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施恩的职业锚理论。霍兰德认为 人的个性与职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现实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个基本的类型,对于组织和个人都适宜的职业可以通过寻求个性类型与职业类型之间的最佳匹配方式来实现 霍兰德职业类型的六边形模型 施恩的职业锚(5-1)即“自省的才
7、干、动机和价值观的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职业自我观,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省的才干和能力以多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自省的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机会,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自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在雇用组织和工作环境中的准则和价值观之下的实际际遇为基础。职业锚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凭各种测试来预测,它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是要在正式工作了若干年以后才会被发现的,所以职业锚实际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动态结果。同时,职业锚的概念也强调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互动作用。施恩的职业锚(5-2)“职业锚”定义比工作价值观、工作动机的概念更具体、更明确 由于实践工作
8、成果的偶然性,“职业锚”不可能凭各种测试来预测“职业锚”强调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互动作用“职业锚”要在正式工作若干年后才可能被发现“职业锚”概念倾向于寻求个人稳定的成长区域,它并不意味着个人停止变化或成长。一个人只能拥有一种职业锚施恩的职业锚(5-3)如果一个人的职业锚不清晰,只能说是由于他不具备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来判断他最需要什么。必须注意的是,人的职业、职位可以多次变化转换,但职业锚是稳定不变的。由于组织职位设计的原因,相当多的人从事的职位很难与职业锚实现完全匹配,这时,个人的潜能就难以充分发挥。青年公务员以生活型、技能型、稳定型、服务型为主,他们之选择当公务员,更多看重的是工作而不是职
9、业施恩提出的8种职业锚(5-4)技术/职能型职业锚(technical/functional competence)管理型(general managerial competence)自主/独立型职业锚(autonomy independence)安全/稳定型职业锚(security/stability)施恩提出的8种职业锚(5-5)创造/创业型职业锚(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服务性职业锚(sense of service,dedication to a cause)挑战型职业锚(pure challenge)生活型职业锚(lifes tyle)2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10、理论 这主要包括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和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金斯伯格将职业生涯发展分为幻想期(11岁之前)、尝试期(11岁17岁)、现实期(17岁以后)三个阶段。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2)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萨柏以年龄为依据,从人的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职业的发展形态,将职业生涯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等五个不同的阶段。(3)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与以上以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职业需求、职业兴趣、职业态度等的形成与发展来研究职业生涯不同,格
11、林豪斯则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角度,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4)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施恩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的特点、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成长、幻想、探索阶段(021岁)、进入工作世界(1625岁)、基础培训(1625岁)、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1730岁)、职业中期(25岁以上)、职业中期危险阶段(3545岁)、职业后期(40岁以后直到退休)、衰退和离职阶段(40岁之后到退休期间)。(5)中国学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3-1)1)准备阶段(典型年龄:22岁之前)。
12、即正式进入就业领域之前的时期,主要包括接受教育和长短不一的工作寻找期。比较顺利的话,能够使工作寻找期叠加于受教育期。2)探索阶段(典型年龄:2230岁)。即在与职业的互动中,不断修正不切实际的判断,最终在这一时期结束前决定自己最喜欢且最能干好的职业。3)立业与发展阶段(典型年龄:3145岁)。即在选定的职业领域内,沿着职业等级的维度向上攀升。中国学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3-2)4)中期阶段(典型年龄:4655岁)。在这个阶段,有的人身居组织高位;有的或由于个人潜力发掘殆尽,或由于组织的上升空间畏缩,而出现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career plateau);有的则尝试职业生涯转移(car
13、eer transition),希望转入一个新的领域,寻求新的感觉和发展。5)后期阶段(典型年龄:56岁退休)。在这个阶段,有的人或许是组织中的权威人士,但多数人则出现明显的生产率下降趋势,有的已开始准备退休。中国学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3-3)6)离开就业领域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一部分有工作热情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希望继续为组织或社会发挥一点余热之外,多数人已没有足够的能力继续劳动,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的结束。“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每一子
14、阶段又可分为三种状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职业生涯发展“三三三”理论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职业生涯的“三三三”理论精力渐衰,但阅历渐丰、经验渐多,逐步退出职业,适应角色的转换输出自己的智慧、知识、服务、才干;进行知识的再输入、经验的再积累、能力的再锻造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主要任务淡出阶段(退休前后)输出阶段(从就业到退休)输入阶段(从出生到就业前)阶段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职业发展的“三三三”理论输入阶段 输出阶段 淡出阶段适应阶段 创新阶段 再适应阶段顺利晋升原地
15、踏步降到波谷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输出阶段的三个子阶段适应工作硬软环境,个体与环境、个体与同事相互接受,进入职业角色订三个契约:对领导,我要服从你的领导;对同事,我要与你协同工作;对自己,我要使自己表现出色适应阶段个人的工作状态输出阶段职业环境状态创新阶段再适应阶段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努力作出创造性贡献提出合理化建议工作出色获得晋升发展空间小而原地踏步自身骄傲或工作差错受到批评受到领导和群众认可,进入事业辉煌时期个体要调整心态,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此时属于职业状态分化时期,领导和同事看法不一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再适应阶段的三种状况面临新工
16、作环境的挑战、新工作技能的挑战、原同级同事的嫉妒、领导提出的新要求,表面的风光隐藏着一定的职业风波顺利晋升职 业 状 态再适应阶段原地踏步降到波谷“倚老卖老”不求上进的状态出现,挂在口头边的话是“我早就干(想)过”,对同事容易陷入冷嘲热讽,此时如作职业平移或变更更合适由于个体原因或客观原因,遭受上级批评,或受降级处分,工作状态进入波谷,此时如能重新振奋精神,有希望进入第二次“三三三”发展状态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逐渐从个人领域转向专注于组织的职业生涯的管理,对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结构、方法、效
17、果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但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布鲁克(Burack)提出职业生涯发展的战略观,即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包含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两方面内容,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满足个人与组织目标的平台。组织中个人发展的备选道路的类型组织中是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可供职工选择的。这些道路对选择者各提出不同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主要不外乎专业技术型与行政管理型两类专业技术型(4-1)专业技术型发展道路是指工程、财会、销售、生产、人事、法律等职能性专业方向。其共同特点是都要求有一定的专门技术性知识与能力,并需有较好的分析能力。这都是需经较长期的培训与锻炼才能具备的,而这些又是循这些道路获
18、得进展与成功所要求的。专业技术型(4-2)有志于这些方向的人感兴趣的是专业技术内容及其活动本身,并追求这方面的提高和成就。这类人中较极端的会厌恶行政性的事务工作,对人际关系不敏感、回避甚至反感,害怕卷入人事纠纷,更害怕脱离和丢弃了专业;即使被委派了管理责任,也不肯离开了专业。这类人的发展阶梯是技术职称的晋升及技术性成就认可与奖励等级的提高及物质待遇的改善。专业技术型(4-3)在这一领域中还有另一平行的阶梯,这是对那些虽然开始时选择了专业技术方向,但在管理上仍有一定兴趣、才能与抱负的人。他们一开始是从事某种技术性专业,兴趣起先是横向的,在组织内、外扩大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打好较宽的技术基础;然
19、后将寻找机会向专业技术部门的管理职位发展,兴趣转为向上的方向,在专业上花的时间相对减少,部分精力转到解决别人的及人际的问题上去了。专业技术型(4-4)他们的晋升台阶是从技术部门基层管理者到部门主管直到决策层分管一定专业技术的副职。在这条道路上要取得成功,取决于在专业知识上通过不懈地学习而更新与发展。据国外的一些统计,工程师们要花20%25%的时间于在职专业学习上跟上要求,取得发展。行政管理型(3-1)他们把管理这个职业本身视为自己的目标。这类人对地位与影响力感兴趣,当然还有与这些伴生的威望、荣誉与待遇;但他们的激励源泉还有对与人打交道的兴趣和通过处理人际关系以解决问题,技术人员视为畏途的人际关
20、系,这类人却觉如鱼得水行政管理型(3-2)这类人的发展规律,一般总是先在基层职能部门锻炼,表现出才能与政绩后,才会获得提升,不过不一定仍守定最初的专业领域,他们的兴趣在培养胜任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个人素质、思维能力与人际关系技巧行政管理型(3-3)这条道路实际上也有几条分支:这类人中思维能力突出的,可以担任技术部门的主管干部;既有思维能力又善人际关系的人,可胜任职能部门的主管干部,其中的优秀者可以进一步晋升到决策层去从事全面管理 但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却欠缺思维分析能力及感情方面的耐受力的人,便不宜提升到高层,只能保留在低层领导岗位上了第三条途径X现在技术及经济迅猛发展,有人认为还存在第三条途径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生涯 管理 培训教材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