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分散调配管理工作制度实用文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静脉用药分散调配管理工作制度实用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用药分散调配管理工作制度实用文档.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静脉用药分散调配管理工作制度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静脉用药分散调配管理工作制度1、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未开展之前,可在病区治疗室内调配静脉用药,其他场所不能用于静脉用药的调配。2、进行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的人员需接受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否则不能进行此项工作。3、治疗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除工作人员外,不许在室内逗留.4、保持室内清洁,每完成一批配置,要及时清理。治疗台每天消毒一次。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识清晰。医疗用毒性药品与贵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配置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配置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7、静脉用药配置抽出的药液超过两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8、治疗室物品应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重新灭菌。9、清洁用具应专用,治疗室内地面每天消毒。10、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锐器盒使用规范,有明显标识,并有交接记录.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1、调配人员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瓶口有无松动、 裂缝,输液袋(瓶)内有无沉淀、絮状物等,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2、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口,待干.除去
3、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在操作台内侧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操作台外侧打开。3、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将注射器垂直放置于操作台的侧面.4、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动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内,轻轻摇匀。6、调配结束后,再次检查已配药液有无沉淀、变色、异物等;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按医嘱执行单
4、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 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 核检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操作人员和核对人员应当分别签名,签名需清晰可辨;核查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7、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8、每天调配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对调配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9、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则必须将实际所用剂量在输液标签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
5、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点时应当停止调配,报告当班负责人查明原因,或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调配错误应当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短缺药品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按照国家健康委关于做好短缺药品信息直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规范短缺药品管理、促进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临床诊疗需求,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本指南适用于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或者不可完全替代,因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在一定区域内不能满足临床当前或者预期用量需求,存在短缺风险的药品。1、短缺药品信息收集 1.1短缺药品信息来源短缺药品的信息来源包括
6、但不限于本机构、药品流通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或进口代理商)、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相关业务系统、有关行业学(协)会和患者等.1.2短缺药品信息收集人员要求短缺药品信息收集由从事药品釆购的人员负责。若采购人员非药师,应当与指定的药师合作。1.3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内容应当详细收集短缺药品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要内容:药品基本信息:包括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给药途径、批准文号、价格;药品流通企业名称;药品生产企业(或进口代理商)名称;药品分类信息:按适应证、药品价格、是否为处方药、是否属于国家基本药品、是否为抢救药品、是否属于特殊管理药品等进行分类;短缺信息:短缺原因和预计
7、短缺时间、短缺影响的范围和相关临床科室,以及本机构内该药品目前剩余库存、有效期、历史用量和预计可以维持使用的时间。1.4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方法可通过但不限于 告知、电子邮件、纸质表单、在线数据查询和业内、同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式收集短缺药品信息。2、短缺药品信息确认与分析评估2。1短缺药品信息确认与分析评估人员要求在收集到短缺药品信息后,短缺药品管理工作组应当指定药学人员及时组织确认与分析评估.2。2短缺药品信息的确认应当对本机构药品短缺相关信息进行确认,包括但不限于:短缺原因,受影响的主要患者群体,该药品现有库存、采购历史和实际使用情况,估计受影响的持续时间,拟用替代药品及供应情况等。2。3短缺
8、药品信息的分析评估 应当对药品短缺的真实性,短缺药品的需求量、可替代性、临床必需性和对患者治疗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估,评估结果经药学部门负责人审核、短缺药品管理小组负责人审批通过后,组织信息上报和内部通报,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3、短缺药品信息的上报与内部通报 3。1短缺药品信息的上报 3。1。1短缺药品信息上报人员要求短缺药品信息上报由从事药品采购工作的人员负责.若采购人员非药师,应当与指定的药师合作。 3.1.2短缺药品信息上报流程分析评估后的短缺药品信息,经药学部门负责人审核、短缺药品管理工作组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按规定上报所属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
9、会备案。3。1。3短缺药品信息上报方式由药剂科人员使用本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报告短缺药品信息.3。2短缺药品信息的内部通报 3.2.1短缺药品信息内部通报的人员要求 短缺药品信息内部通报由从事药品采购工作的人员负责。若采购人员非药师,应当与指定的药师合作。 3. 2 。2短缺药品信息内部通报流程在完成短缺药品信息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由相应人员填报“短缺药品信息内部通报申请表”,并按照本机构的流程审核和通报。3.2.3短缺药品信息内部通报内容内部通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短缺药品品种、短缺原因、 预计恢复供应时间及信息来源、现有库存情况、院内限制使用管理措施、可能的替代策略。3。2.4短缺药
10、品信息内部通报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内部通报短缺药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院内办公网、电子邮件等.必要时同相关部门或科室反馈确认,并进行信息更新。 4、短缺药品替代策略 4.1替代药品遴选的组织管理短缺药品管理工作组可根据短缺药品的分类分级情况,必要时组织药学、临床医学、护理等相关专业人员遴选替代药品。4。2替代药品遴选策略替代药品遴选应当基于循证原则及相关技术规范。 4.3替代药品的获取短缺药品管理工作组将替代药品遴选结果上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若替代药品不在本机构供应目录内,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应当根据本机构相关规定启动应急釆购,并及时在院内通报替代药品信息。
11、在替代药品使用过程中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对患者做好必要的监护。4。4短缺药品恢复供应后替代药品的处置 短缺药品恢复正常供应后,由短缺药品管理工作组提出替代药品处置方案,并上报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短缺药品恢复供应后的相关信息应当进行内部通报并按规定上报. 4。5无替代药品时的处置若无可替代药品,应当积极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及时进行内部通报并按规定上报。4。6替代药品处置文档的管理 应当根据本机构相关规定管理替代药品的处置文档. 5、短缺药品预防策略 应当建立药品短缺预警机制,优化采购管理,强化用药监管,完善报告系统,增强应对药品短缺的能力。短缺药品上报流程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工作组信息确认及
12、分析评估药学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小组负责人审批上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报药事委员会备案药剂科人员使用本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报告短缺药品信息短缺药品管理流程门诊管理门诊工作制度(一) 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门诊工作的工作人员接受门诊部和业务科室双重管理。门诊部负责门诊的日常管理及协调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业务科室负责门诊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考核。(二)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各科室工作人员按医院的要求时间开诊,认真执行院、科规章制度,严守工作岗位。(三)门诊工作应由具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四)对疑难病重患者和三次门诊不
13、能明确诊断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五)急危重症患者应优先就诊.(六)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认真检查和及时诊治,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处方,检查检验申请单。医技科室检查结果须准确、及时。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七)加强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建立发热、腹泻门诊。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八)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力简化手续,有计划的安排病人就诊。(九)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就诊环境,宣传卫生防疫、计戈生育和优生学知识。(十)门诊医师应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负担.(十一)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要认
14、真救治.在转回原地治疗时,要提出书面诊治意见。(十二)门诊各科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相应规章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十三)导诊台负责领取保管分发预检分诊的医疗器械、材料及便民的设施设备、用品.专科、专家门诊管理制度(一)专科、专家门诊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坐诊。(二)专科、专家门诊由本人申请,交医务科报请分管院长或由医院根据业务建设需要决定开设.审批后,送门诊部办公室统一安排,由挂号室负责分诊挂号.(三)各专科、专家门诊时间应列表公示,一般不得随意变动。如因故不能按时应诊,须提前一日通知门诊部调班或挂号室停止挂号。(四)专科、专家门诊按规定门诊工作量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用药 分散 调配 管理工作 制度 实用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