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朗读停顿(解析版).pdf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朗读停顿(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朗读停顿(解析版).pdf(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 1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朗读停顿(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计划用时:1 0 分钟 题量:2 题 满分:6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8 广东中考模拟八】钟繇学书魏钟繇巴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 ,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爱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支选 自 搜神记(有改编)(注释)钟繇: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 称 钟 王 。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
2、,在河南境内。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韦诞:魏书法家。蔡伯喈(j i e):东汉人,工书画。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八分:汉字书体名。1 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答案】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解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3、: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2 0 1 8 湖北武汉卷】文言文阅读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令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理汉津
4、,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 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节选自中华书局 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先主:指刘备。曹公:指曹操。孟起:马超的字。益德:张飞的字。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3 分)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
5、/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根据句意可知应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
6、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专项训练卷-二计划用时:10分钟 题量:2 题 满分:5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017 湖南岳阳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
7、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 自 孟涂文集)(注释)(奚)怎么。1 9.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教 然 后 知 困(2)君 子 学 必 好 问【答案】(1)教/然后知困(2)君子学/必好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句意: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2 0 1 8 广东中考调研卷】课外文言
8、文阅读尉有夜半击令之门者,求见甚急。令日:“半夜有何事,请俊旦。”尉日:“不可。”令披衣退起取火,延尉入坐。尉日:“某见春夏之交,农事方兴百姓皆下田又使养蚕恐民力不给.令 日:然则君有何策?日:某见冬间,农隙无事,不若移令此时养蚕,实为两便。”令笑日:“君策甚善,古人不及。但冬月何处得桑?”尉瞪目久之。(注释)尉:县尉。令:县令。1 0.请 用 三 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农事方兴百姓皆下田又使养蚕恐民力不给。【答案】农事方兴/百姓皆下田/又使养蚕/恐民力不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
9、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农事方兴/百姓皆下田/又使养蚕/恐民力不给。译为:农事正忙,百姓都要下田,又让(他们)养蚕,恐怕民力应付不来。此题要注意把几件相关的事件划开。专项训练卷-三计划用时:1 0 分钟 题量:2 题 满分:4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8 湖北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
10、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注释)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一一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兆人:兆民,万民。亏:使受损害。2 2.请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答案】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
11、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2 0 1 7 湖南益阳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
12、“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 选 自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席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
13、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编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 选 自 唐且不辱使命)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答案】C【解析】C 与臣/而将四矣。计划用时:10分钟实际用时:_ _ _ _ _ _ _ _ _专项训练卷-四题量:2 题 满分:6 分测试人:得分:2018 广东江门江海区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造酒忘米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日:“一斗米,一两曲巴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消酒家,谓不传与真法
14、。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日:“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注释)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参:通“掺”。10.文 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 在 需 要 加 标 点 的 地 方 用 标 出。(3 分)并 酒 之 本 而 忘 之 欲 求 酒 及 于 不 得 酒 而 反 怒 怨 教 之 者 之 非 也【答案】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
15、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2017 湖北武汉卷】文言文阅读秦将伐魏。魏王四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
16、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屋子之行也。”又北见燕王日:“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件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 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17、”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 自 战国策,【注释】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效:献,呈献。1 5.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 项 是()(3 分)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答案】C【解析】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于是为盂尝
18、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停顿为: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故选C。专项训练卷-五计划用时:1 0 分钟 题量:2 题 满分:5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8 广东汕头濠江区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一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铿女也,遣送丰丽,凝之花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选 自 宋书,有删改)注释 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名。1 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
19、断句。(3分)父 期 公 衡 阳 太 守 兄 盛 公 高 尚 不 仕【答案】父 期 公/衡阳太守/兄 盛 公/高尚不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译为:父亲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2 0 1 7 湖南怀化卷】文言文阅读【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20、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批,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
21、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日:“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
22、、甘肃一带。曩:以往、过去。1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答案】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解析】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口诀: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 紧 抓 住 曰”“云”“言”,对
23、话最易被发现。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画直线的句子意思分三层: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 今日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依次断句为: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专项训练卷-六计划用时:1 0 分钟 题量:2 题 满分:5 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2 0 1 8 广东粤西区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感,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
24、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立。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节选自东汉王充 论 衡 逢遇篇)(注释)遇:获得机会。武节:指武艺、兵法。1 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 分)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答案】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解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依据句意句读即可。句意是: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己经老
25、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2 0 1 7 湖北随州卷】文言文阅读修 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阅读 断句 朗读 停顿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