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df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500 字)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2、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布、形成、影响因素和非地带性影响因素和分布。(重点掌握)3、运用景观图片和地理分布图等,学会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课前准备】1、世界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课堂实施】【情 境1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 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到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为什么不同地区自然景
2、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一、地理环境的地域 差 异:1 .主要表现:地理环境 及其 上的差异2 .自然带的形成:纬度位置一 差异-水 热 组 合 T代 表 性 植 被 T自然带 海 陆 位 置-差异土壤 3.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情 境2)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 大 如 斗 风 沙 茫 茫 大 如 天,从第一句到第四句诗,整体上反映的是什么规律?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问题探究1】1、不同地区自然景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知识总结1】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
3、壤类型。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带的名称一般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问题探究2】2、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类型?3、自然带与气候类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4、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知识总结2】1、理想大陆”的自然带分布规律:理想大陆”是指海岸线平直、地表平坦(即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 赤道经过大陆中部的理想状态下的陆地。下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大陆自然带分布规律。2、各自然带都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也各有代表性的土壤和植被类型。世界陆地自然带总结
4、如下:【问题探究3】5、.如果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自然景观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7、白居易诗词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 国 横 断 山 区 一 山 有 四 季,十里不同天,这些现象该做何解释呢?8、纬度地带性分异,为什么在低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经度地带性分异,为什么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9、以地域分异规律作为主题,探讨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例)的影
5、响?【知识总结3】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问题探究4】10、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有哪些规律?11、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哪些:【知识总结4】1、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的一般原理:(1)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山体越高,垂直分异越明显,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如: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是垂直带谱最多的山脉。(2)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取决于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因此,反过来,基带也是判断某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当地气候的主要依据。如:某山地的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那 么,此山地一般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3)同一山体,其两侧自然带的不同,通常是由水分条件差异造成的。如:大兴安岭的东西两坡,天山山脉的
6、南北两坡。(4)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南北两侧分布的高度不同,向阳坡分布的高度要比阴坡高,这主要是由热量条件引起的。因 此,可据此来判断山地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例 如:下图所示A图为南半球,B图为北半球。(5)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雪线低,因此可根据雪线高低判断迎风坡背风坡。如下图所示:A图北坡雪线低故为迎风坡,南坡雪线高故为背风坡;B图北坡则为背风坡,南坡则为迎风坡。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1)通过带谱中南坡、北坡的同类自然带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因 为,在同等海拔高度情况下,水热状况南坡优于北坡,因此,南坡靠近低纬,为北半球。反 之,则为南半球。(
7、2)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则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3)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 常,带谱的数量越 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相似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4)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向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山地向阳坡的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如果南坡为向阳坡,则此山位于北半球;如果北坡为向阳坡,则此山位于南半球。3、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8、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1)纬 度:一般来说,纬度低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总趋势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降 水:降水多的山坡(迎 风 坡)雪 线 低,降水少的山坡(背风坡)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I(3)阴阳坡:一般来说,阴坡雪线低,阳坡雪线高。(4)坡 度:同样的坡向,坡度越陡,雪线越高;坡度越缓,雪线越低。(5)环境变迁:不管是自然变化,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反 之,雪线下降。【问题探究5】12、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知识总结5】非地带性规律: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
9、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规律性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非地带性。1、产生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原因:地表许多地理现象也会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产生非地带性规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地形起伏。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因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地带,形成了干燥的巴塔哥尼亚荒漠。南北美洲西部的沿海地区,各个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隔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2)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向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
10、明显,而南半球因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3)局部水分的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中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分布的绿洲。(4)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5)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地带的温带阔叶林带中,由于盐度变化大而出现的碱蓬草地。(6)局部环流和洋流。同一自然带,受暖流影响一侧,自然带向高纬延伸且面积要广阔一些,寒流一侧则向低纬方向延伸。如欧洲西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因受到北大西洋暖 流 影 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高纬延伸到北极圈以北地区;而南美洲西岸由于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热
11、带荒漠带向低纬度地区延伸至赤道地区附近。(7)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带是这里的地带性植物,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8)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围海造田、培育水稻土等活动都可以对地带性规律产生影响。非地带性分布可由一种或几种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致。如湖泊、沼泽这种非地带性分布就是在地势低洼和水湿这两种非地带性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总 之,由于这些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可 以 说,任何一个自然带的形成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典例剖析】例1、(2010年济
12、南调研)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影响图中从C至I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条件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答案:(1)A(2)B从图中可看出从A到B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从北到南的自然景观变化,因此是纬度地带性差异;从C到D自然景观的变化则体现了从东到西的经度地带性差异。例2、下图为 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 _ _ _ _ _ _ _ _ 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 候,位
13、于大陆西岸的是_ _ _ _ _ _ _ _ _ 气候。(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它们都是由于_ _ _ _ _ _ _ _ _形成的。(3)D fC fB r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 _ _ _ _ _ _ _ _ 规 律,它的形成是以_ _ _ _ _ _ _ _为基础。(4)E-E f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 _ _ _ _ _ _ _规 律,它的形成是以_ _ _ _ _ _ _ _为基础,在_ _ _ _ _ _ _ _ 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答 案:(1 )C H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2)G H海
14、 陆 热 力 差 异(3)由 赤 道 到 两 极 的 地 域 分 异 热量(4)从 沿 海 向 内 陆 的 地 域 分 异 水 分 中 纬解 析:陆 地 自 然 带 与 气 候 带 的 分 布 具 有 相 对 应 的 关 系。依据气 候 带 的 分 布 规 律,即 可 一 一 判 断。第(1 )题,温 带 季 风气 候 与 温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均 为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带。第(2)题,位于大 陆 东 岸 的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和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都 是 由 于 海 陆热 力 性 质 差 异 形 成。第(31(4)题,水 平 自 然 带 的 分 布 规律 主
15、要 表 现 为 从 赤 道 到 两 极 的 地 域 分 异 和 从 沿 海 向 内 陆 的地 域 分 异。【本 节 收 获】【课 后 巩 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分别是 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及 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读图回答1 3 题。1 .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2.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A.甲B.乙C.丙D.T3.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C.冬季风从北冰洋
16、带来丰富的水汽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4 5题。4、对 自 然 景 观 分 布 规 律 影 响 因 素 的 叙 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热量增加B.沿X方向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5、与M所 表 示 的 自 然 景 观 类 型 相 一 致 的 地 区 是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6、下 列 山 地 中 自 然 带 最 复 杂 的 是A.喜马拉雅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阿尔泰山D.落基山7、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8.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一 地理 教案 地理环境 差异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