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重点.pdf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重点.pdf(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A 4 1 0 0 0 0建筑工程技术1 A 4 1 1 0 0 0建筑结构工程技术1 A 4 1 1 0 1 0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技术要求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一、安全性不发生破坏,必要的整体稳定性承载力极限状态问题;强度问题:材料存在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在相同条件下,材料的强度高,则结构的承载力也高。稳定问题:受压杆件、细长,受力达到一定的数值(一般远小于强度破坏)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失稳杆件的基本要素:细长杆件、受压、承载力极低。稳定临界力的大小与卜列因素有关:(1)压杆的材料,与弹性模量成正比;(2)压杆
2、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截面大不易失稳,因为惯性矩I大;(3)压杆的长度,与长度的平方成反比(4)压杆的支承清况:两端固定(0.5 L)一端固定一端钱支(0.7 L)两端较接(1 L)一端固定一端自由(2 L)影响稳定临界力的综合因素:长细比。二、适用性工作性能有限的变形、裂缝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问题:常规结构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所引起的,叫弯曲变形。剪力所引起的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影响位移因素除荷载外,还有:(1)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成反比(其次)(2)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3)构件的跨度:此因素影响最大。裂缝问题:裂缝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裂缝控制分
3、为三个等级:(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对(1)、(2)等级的混凝土构件,一般只有预应力构件才能达到。三、耐久性问题一般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讲,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性能。是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一般民用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 0 年。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满足:一般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梁,2 5;板 1 5;柱,3 5 但在基础中纵向
4、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 0,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 0。除此之外,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以及最大碱含量也应符合要求。1 A41 1 0 2 0 建筑结构平衡的技术要求一、力学平衡1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2 X=0,2 Y=0。2 .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2 X=0,S Y=0,M=0。3.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将外部力与杆件均视为力的作用,则有以下规则:一个节点上只有两个力,且呈一条直线,对应相等,如 A;一个节点上只有两个力,但不呈一条直线,均为0,如 B;一个节点上有三个力,其中两个呈一条直线,第三个为0,如 C;一个节点上有四个力,
5、互相垂直,对应相等,如D;CDBA*:桁架计算比较复杂,学员应该以现有知识体系为基础,不要盲目深入学习,耽误时间!4.剪力图和弯矩图*:此处力学问题也比较复杂,学员应该以现有知识体系为基础,不要盲目深入学习,耽误时间!正确的图形所体现出的基本特点:弯矩图:集中力的弯矩图有尖点,尖点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分布力的弯矩图是加线,曲线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剪力图:集中力的剪力图有台阶,台阶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分布力的剪力图是坡道,坡道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M图川冬I二、防止结构倾覆的技术要求引起倾覆的力矩M倾应小于抵抗倾覆的力矩M抗。为了安全,可 取M抗2 (1.2 1.5)M倾。三、结构抗震的构
6、造要求地震的成因有三种: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房屋抗震研究以构造地震为主。1 .地震的震级及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烈度不同,距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基本烈度大体为在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1 0%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2 .抗震概念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三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抗震概念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有利的场地、形状力求简单、规则、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整体性,并使
7、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材料性能、可靠的连接。3 .抗震构造措施(1)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房层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构件柱、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加强墙体的连接、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2)框架结构构造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3)设置必要的防震缝四、建筑荷载的分类及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1.荷载的分类永 久 作 用(恒荷载)、可 变 作 用(活荷载)、偶然作用;静荷载、动荷载;均布荷载
8、、集中荷载等。注意:家具设施属于活荷载,人群属于静荷载。2 .荷载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特殊注意:建筑边侧不得堆土3 .装饰装修的注意事项不能过度增加荷载;不超过范围改变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不能减损结构;不擅改配套设施。如果有特殊要求,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 资 质(不低于原设计单位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其他报请有关部门批准。五、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应用L混合结构体系一 般6层 以下,不宜建造大空间建筑。横墙承重: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平面使用灵活性差。纵墙承重:开间大,使用灵活。2 .框架结构体系非地震区
9、,一般不 超 过1 5层。优点:平面布置灵活,立面处理方便;缺点:侧向刚度小,侧移大,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破坏。3 .剪力墙体系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和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力。剪力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厚度不 小 于1 4 0 m m。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为3-8 m,适用于小开间的住宅和旅馆等。一 般 在3 0 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4 .框架一剪力墙体系优点:侧向刚度大;全部剪力墙至少承受8 0%的水平荷载,全部框架至少承担2 0%的水平荷
10、载。用于1 0-2 0 层的建筑。5 .筒体结构:高度增加、水平荷载起控制作用,该结构更为有效。3 0-5 0 层适用。6 .桁架结构大跨度,单层工业厂房屋面常用。同样高跨比,三角形桁架内力最大,弧线上弦内力最小。高跨比1/6-1/8 为合理。7 .网架结构空间受力体系,交叉桁架体系、角锥体系。高度与短跨比,1/1 5。8 .拱结构推力基础,合理拱轴(轴线横截面内只有轴向压力)。9 .悬索结构理想的大跨度结构,索网、边缘构件、下部支撑,单曲面与双曲面。索的拉力取决于跨中的垂度,垂度越小拉力越大。索的垂度一般为跨度的1/3 0。1 0 .薄壁空间结构壳体,空间受力,轴向压力为主;多为混凝土结构。
11、1A411030建筑结构构造要求一、结构构造要求1.混凝土结构(1)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原理粘结力,是钢筋表面剪力,影响因素,混凝土强度、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2)设计理论简单了解。钢筋混凝土梁,适筋梁,不能超筋和少筋;斜截面影响因素,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箍筋。单向板,l/b 3,双向板l/b 2 8 m 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 3 2 m 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5)钢筋机械连接,通常适用的钢筋级 别 为H R B 3 3 5,H R B 4 0 0,R R B 4 0 0;钢筋最小直径宜 为1 6 m
12、 m(6)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 8 m 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 2 m 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析架和拱架的拉杆等)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7)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2.钢筋的绑扎(1)柱钢筋绑扎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内侧。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 板 成4 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 0。(2)墙钢筋绑扎墙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墙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 m (钢筋直径W1 2 m m)
13、或6 m (直径 1 2 m m)或层高加搭接长度,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 m。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3)梁、板钢筋绑扎板的钢筋网绑扎,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 0 m m,以利浇筑混凝土。(4)基础钢筋绑扎双向主筋钢筋网,交叉点全
14、部扎牢,下皮钢筋弯钩向上,上皮钢筋弯钩向下,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3 .钢筋加工冷拉调直,控制钢筋伸长率:对于H P B2 3 5 级钢筋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4%;H RB3 3 5 级、H RB4 0 0 级和RRB4 0 0 级钢筋,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4 .钢筋代换:代换原则:等强度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三、模板工程1 .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于模版进行验收。2 .对跨度2 4 m 的梁板,模板按设计起拱,无设计时按拱高应为跨度的l/1 0 0 0 3/1 0 0 0 o3 .模板的拆除:
15、拆模原则: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部分。不承重的侧模混凝土强度达到l N/m m 2 即可拆除。底模及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 5 0 2,W 82 7 5 82 1 0 0梁拱壳W 82 7 5 82 1 0 0悬臂构件 1 0 0*:模板拆除还要考虑养护问题、要求同条件养护试件四、混凝土工程1.原材料(1)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
16、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水泥贮存应做好防潮措施,避免水泥受潮,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掺使用。水泥不得和石灰石、石膏、白垩粉状物料混放在一起。(2)砂、石砂子,按其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按粒径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石子,为碎石和卵石,石子粒径大于5mm。(3)水宜采用饮用水。(4)外加剂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应注意其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减水剂的使用较为灵活多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等。2.混凝土的配合比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计算,并经试配调整后
17、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应为重量比。3.混凝土的运输与搅拌混凝土初凝前运至施工现场并浇筑完毕。当掺有外加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4.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外加剂主要是泵送剂、减水剂、引气剂。5.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超过2m;当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取溜管等措施使混凝土下落;(2)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当在底部填以50 100m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离析现象:(3)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4)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振动棒移动
18、间距不得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5 0 m m。(5)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6)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 1.5 h,再继续浇筑。(7)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8)除设计特殊要求外,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条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一般不留施工缝,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
19、31n距离,逐层分段进行;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分层浇筑,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厚度为200 300m m,每层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或从中间向两端、两端向中间的浇筑顺序。6 .施工缝的留设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浇筑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留置位置的相关规定:(1)柱: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 30m 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4)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 跨 中1/3范
20、围内;(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双向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留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7.施工缝的处理(1)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 m2;(2)在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3)浇筑前,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 泥 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8 .后浇带的处理与处置根据设计留置,并至少保留2 8 d 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型基
21、础长度超过40 m 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后浇带),后浇带宽不宜小于8 0 c m,在后浇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 5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同施工缝的处理。9 .混凝土养护(1)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8 1 2 h 内)开始自然养护。(2)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矿渣类水泥养护不得少于7 d;火山灰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类水泥不得少于1 4d;对掺用缓凝外加剂、矿物质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不得少于1 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22、3)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覆盖包裹严密,并应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4)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N/m m 2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1 0 .混凝土教主的特殊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核心问题:热量,水泥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较大(大于2 5度),产生温度应力导致裂缝。处理措施:减少热量、散热、控制温差。(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采用分层浇筑,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采取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三种方式。全面分层,短边开始,长向浇筑;分段分层,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时采用。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23、。(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采取振动棒振捣;在震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粗骨料、水平钢筋卜部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混凝土沉落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方法: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养护时间。浇筑完毕后,保湿养护不少于1 4 d。(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1)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温升值不大于5 0 C),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 5 C;降温速率不大于2 C/d;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 0 2)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3)保证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
24、灰比,减少水泥用量;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并进行养护;5)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减少表面收缩裂缝。1 A 4 1 0 0 0 0 建筑工程技术1 A 4 1 3 0 3 0-4 0-2 建筑工程基础与主体结构-2-砌体结构工程一、砌筑砂浆1.原材料要求(1)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 2.5 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 2.5 级;(2)砂:中砂,毛石砌体宜采用粗砂;(3)石灰膏:熟化石灰时间不得少于7 d;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 d;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粉不得直接用于砌筑砂浆中。2 .砂浆的配合比(1)砌筑砂浆配合比应通过
25、有资质的试验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同时满足稠度、分层度和抗压强度的要求。(2)当砌筑材料为粗糙多孔且吸水较大的块料或在干热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大稠度值的砂浆;反之,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3)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 0 m m,确保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4)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并应征得设计方同意。3 .砂浆的拌制及使用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 h 和 4 h 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 0 时,应分别在拌成后Z h 和 3 h 内使用完毕。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级 建造 建筑工程 管理 实务 考试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