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时练+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时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时练+答案.pdf(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一 即 於 修 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运动的描述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力物体的平衡力与运动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要点认识运动时 间 时 刻物体运动的速度课标解读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 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3 街道
2、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7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 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011121314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D物体平动时;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4.时刻和时间(D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
4、度 达2 n八 时”都是指时刻。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 说 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5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
5、,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Y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t(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平均速率是标量。二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t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例题评析【例1】物体沿直
6、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 0 m/s和V 2=1 5 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t2 s/vt+s/v2 V,+v2 点评 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o+vJ/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例3.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 离 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 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 t 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
7、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5 m,当t=2 s时,对应x2=2 1 m,当t=3 s时,对应x3=5 9 m,则: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x?-%=8 m/s1 2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玉 二&=3 8 m/s1点评 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例3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 0 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
8、的距离为:h/3对 声 音:h=v声t对飞机:V 3 h/3=v t t解得:Vq=百V */3弋0.5 8 V声 点评 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例4如图所示,声源5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右和“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力.设作 0,卜%,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 间 间 隔 为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九(2)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
9、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6 v)S A x【分析与解答】:(1)如图所示,设,:、心为声源S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 经 过-匕 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4 -G)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且 F =加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A两点间的距离为L,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区,2)=+匕。;-4)_匕加由以上各式,得可得例4图(2)设声源发出声波的振动周期为T,这样,由以上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的周期T,为。-VcT=)_ _-T 。*V,由此可得,观察者接
10、受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勺一匕 点评 有关匀速运动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多,如宇宙膨胀速度、超声波测速等,物理知识极其简单,但对理解题意、建立模型的能力要求较高。解本题时,通过作图理解和表述运动过程最为关键。能力训练1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速率是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B.C.D.2.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 m/sB.小球第3 s 末的速度6 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 km/h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3.一辆
1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 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A B.40 km/?C.45 km/h D.50 km/h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 末的速度为9 m/s,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 m/s B.9.6 m/sC.10 m/s D.10.2 m/s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力=10 m/s,出=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 m/s B.12.5 m/sC.12 m/s D
12、.11.75 m/s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3 6 k m/h,第二列为54km/h。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5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125m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125m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75m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7 .在百米比赛中,计时裁判员应在看到发令员放枪的“白烟”,立即启动秒表计时开始。若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响才启动秒表,则他因此而晚计时多少?(设声波速度3 4 0 m/s,且远小于光速)8 .如图所示,左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
13、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右 图 中 出、m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m、n?分别是小、止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z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A t =L O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 4 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右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小、P 2 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 m,汽车的速度是 m/s。回9 .一 支 3 0 0 m 长的队伍,以 l m/s 的速度行军,通讯员从队尾以3 m/s 的速度赶到队首,并立即以原速率返回队尾,求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1 0 .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速度是6 0
14、 k 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 5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 2 k 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求:(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专题二.加速度知识梳理1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 .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3 .公式:a=上 二 殳,单位:m/s?是速度的变化率。t4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Av的方向相同。5 .注意v,A v,包的区别和联系。A v 大,而 把 不 一 定 大,反之亦然。例题评析【例 3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 i=4 m/s,1 S 后速度大小为V 2=1 0 m/s,在 这
15、1 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分析与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上二组 题中v=4m/s,t=lst当 V2与 V 同向时,得见=1 一4=6m/s2当 V2与 V 反向时,得-=-14m/s21121 点评 必须注意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性,要考虑V|、V2的方向。【例 可 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330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只需要3.6s,0200km/h的加速时间仅需9.9 s,试计算该跑车在0100km/h的加速过程和0200km/h的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分析与解答】:根据。=匕 二 ht且 匕 1 =100km/h x Zl:18
16、ml vl2=200km/h 55.56m/s故跑车在0100km/h的加速过程卬=27 78-0m/$2 =7 72m/s2t,3.6故跑车在0200km/h的加速过程的=?一=5556 0加/(=5 61m/$22 t2 9.9能力训练21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C.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2.某物体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A.任 意 1s的末速度都是该1s初速度的2 倍B.任 意 1s的末速度都比该1s初速度大2m/sC.任 意 I s 内的平均速度都比
17、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D.任 意 1s的初速度都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3.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A 谁的加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R 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C 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4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A 速度B 加速度C 速度的改变量D 位移5.某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从5m/s均匀加速到25m/s需要多长时间?经过总时间的一半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18、?6.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用了 0.1s时间后,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m/s2,经 过 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 0 m/s 的要求,则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7 .小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约为2.5 m/s 2,如果其初速度为7 2 k m/h,则经过1 0 s 的时间,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大?8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 后速度大小为1 0 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多少?9.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从静止由山坡以加速度印为
19、匀加速滑下,测 得 2 0s时的速度为2 0m/s,5 0s到达坡底,又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匀减速滑行2 0s停止,求,(1 )d i 和 出(2)到达坡底后6 s末的速度专题三.运动的图线知识梳理1.表示函数关系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图像。图像也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不仅在力学中,在电磁学中、热学中也是经常用到的。图像的优点是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函数关系。2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一时间 图 像(Lt 图)和速度一时间 图 像(v-t图)。3.对于图像要注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对图像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楚。形
20、状完全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像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4下表是对形状一 样 的 S t图 和 v-t图意义上的比较。S t图v 1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ti 时刻物体位移为S I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力时刻物体速度为V I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3 时间内的位移)例题评析【例 1右图为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1)该物体3 s末的速度。(2)该物体的加速度。
21、(3)该物体前6 s内的位移。【分析与解答】:(1)由图可直接读出3 s末的速度为6 m/s。9 _ 3(2)a-t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 加 速 度 为-m i s2=1 m/$2。6(3)o-t 图中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位移为S=3x6+gx6x(9 3)m=3 6 机。点评 这部分内容关键要掌握速度-时间图象及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包括载距,斜率,相交等.。能力训练3I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f=o 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应是:2 .4、B、C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S-f 图象如图所示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A物体做曲线运动;C.三个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VCVB;D.三个物体在0切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A=VB=VC。3.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S/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在。4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质 点 在 段 做 匀 速 直 线 运 动,A 8段静止不动,B C段匀速返回;C.质点在0 A段通过的距离大于在8 c段通过的距离;D.质 点 在 段 的 速 度 大 于 在8 c段的速度。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4 s内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
23、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4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4 s内通过的路程为4 m,位移为零。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u-r图象,下列关于两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运动过程中,在1 s末和4 s末,A、B两物体两次相遇;B.运动过程中,在2 s末和6 s末,A、B两物体两次相遇;C.运动过程中,在1 s末和4 s末,A、B两物体相距最远;D.2 s前A在B前,2 s后B在A前。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过程的丫一工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不变
24、: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也越来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
25、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某人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万 R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V2 RC.路程为3.5立、位移的大小为后RD.路程为0.5万 R、位移的大小为血/?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u 甲 v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人教版 高中物理 必修 教案 课时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