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科)自学考试重点难点.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汉语(专科)自学考试重点难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专科)自学考试重点难点.pdf(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代汉语 (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汉语的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 先秦两汉中古汉语一一魏晋至隋唐五代近古汉语一一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郑伯克段于鄢 政伯克段于焉1)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2、。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日:“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J请京,之,谓之京城大叔。郑武人在申囱娶了一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J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2)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3、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日:“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颖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
4、?”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颖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一、文字方面1、“姜氏欲之,焉辟害?”辟一一避古今字躲避。2、“姜氏何厌之有?”厌一一展古今字满足。3、“公赐之食。食 舍 肉 舍 一 一 拾 放 着,放在一边。4、佗邑唯命。”佗-他异体字5、不义不痛。0-昵鼻体字6、“庄公寤生J 寤 一 一 精 通 假 字 倒 逆7、“若阙地及泉,隧而
5、相见J 阙一一掘 通假字 挖掘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生民心.“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无-毋 通 假 字 不 要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一一赐通假字赐予二、词汇方面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国:这里指诸侯的封邑.有时也指诸侯的国都.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J “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2、“君 将 不 堪 堪:经得起,受得住。不堪,即受不了。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所,处所,地方。“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滋蔓:滋长蔓延.图:图谋、谋划4、“况君之宠弟乎?”宠:尊,处于尊荣地位。5、“多行不义,必自毙J 毙:倒下
6、去.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过了不久.鄙:边境上的城邑7、“无庸,将自及无庸:不用.及:赶上,这里指招致.8,“厚将得众厚: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 卒 乘 完:修茸城郭。聚:聚集民众。缮:修缮.甲兵:甲,铠甲;兵,兵器。具:备,准备。10、“夫人将启之 启:开门。H、“公伐诸鄢J 诸:“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12、“建真姜氏于城颍。”真: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13、“颍考叔为颍谷封入J 封人:封,疆界;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1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7、。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J 尝:品尝,体会滋味。未尝,不曾尝过。羹:带汤的肉食。请:表敬副词,表 示“请允许我J 遗:赠,送给。15、16、17、18、19、20、“敢问何谓也?”敢:表敬副词,表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君何患焉?”患:忧虑,担心。“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语法方面纯:敦厚。施:延,扩展。匮:尽。永:长久。黄泉:复合词,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1.词类活用现象(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 名 曰 寤 生 ,遂恶之J 惊,使动用法,使 惊。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后 面 省 略 宾 语“之二“今京不度
8、,非 制 也 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3)“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 生。民”“心”为“生”的双宾语,意为:不要使民生二心(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2.宾 语前置句式“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用 代 词“之”复 指 宾 语“何厌”.(2)“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疑 问 代 词“何”充 当 动 词“谓”的宾语。(3)“君何患焉?”宾语前置句。疑 问 代 词“何”充 当 动 词“患”的宾语。(4)“其是之谓乎?”宾语前置句。用 代 词“之”复 指 宾 语“是3.习 惯句式(1)“佗邑唯命J“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形式。“君将
9、若之何?”“若 何”是一种固定格式,意 为“把 怎么样?”或“对 怎么办?”“若之何”即“把它怎么办?”4.虚词用法举例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应 理 解 为“于此”。如:“虢叔死焉“君何患焉?”疑 问 代 词,怎么,哪 里.如:“姜氏欲之,焉辟害?”其语 气 词.“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在句中加强反问。“其是之谓乎!”“其”在句中表推测.工具书的编排体例一、工具书的体例1、编排方式按部首和笔画编排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不同。部首是字典辞书编撰时,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起,这个共有的偏旁作为部的标志。第二、不同字典辞书的部首设置不完全一致.说文解字540部.康熙字
10、典214部.新 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按照音序编排 佩文韵府 经籍暮诂等 按 四 声 和 平水韵106韵排列.国语词典 词诠按注音字母排列。新华字典按汉语拼音方案排列.按照号码编排 四角号码新词典按照四角号码排列.2、注音方式常用的有三种: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反切:古代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某某切”.原理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1958年我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用罗马拼音字母注音。3、释义方式直训: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义界:就是下定义。描写:对所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譬况:用打比方的方法解说事物。二、常用工具书介绍1、说文解字东 汉
11、 许 慎540部9353字2、康熙字典:清张玉书、陈廷敬。47000字。214部。3、汉语大字典:目前搜集箪字最多的字典,56000字。200部。4、辞源:阅读古籍和文史研究的工具书。按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5、辞海:综合性辞书。除单字外,主要收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以及学科术语。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6、汉语大词典语文辞书中最宏富的一部语文辞典。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7、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研究秦汉代经传中虚词的著作。收虚词160条。以古汉语声母为纲,分为十卷。8、助字辨略 清刘淇。专讲古汉语虚词。9、词诠近人杨树达.解释古代虚词的书。引证较丰富。按注音字母编次。10、诗词曲
12、语词汇释 近人张相著。专解释唐宋金元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第 四 讲 汉 字 的 构 造六书的前四书一、“六书”1、“六书”的提出先秦时代就开始了.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J 周未泗官保氏和 汉书艺文志 说文解字叙“六书”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分析、归纳出的分类。许 慎 在 说文叙中 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人们所谓的“六书说”。2、许 慎 的“六书”说(1)名称和顺序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2)许 慎 对“六书”的阐述象形一一画成其物,随体诘讪指拿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会看 比类合意,以见指携形声一一以事
13、为名,取譬相成转注 建堂一首,同意相受假借一一本无其字,依声托事3、“四体二用”“六书”不是从一个角度提出的。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一一造字法后二书:转注、假借-用字法前四书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结构类型;后二书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发展的方式.后人归结为“四体二用”.二、“六书”详解1、象形一一“画成其物,随体诘地”象形字的符号性表现在它强调突出对象的特征。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表示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局限.但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创造了条件。许慎所谓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讪”.“诘他”意思是弯曲。“画成其物,随体诘讪”的意思是,画成事物的样子,笔画随事物
14、的外型弯曲。“象形”所表示的是有一定外型的具体名物,有形可象。字形与意义在形体上同一。如“日”字像太阳,“月”字像月形。2、指事一一“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是说看上去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常表示局部的或相对的概念,往往是在象形字上加上抽象的标志符号,指明所表示的范围.指事字在汉字里数量最少。3、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据“由几个符号构成一其联系来表达意义.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抽象名词.这类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用象形的方法来表现。分析会意字的术语:从某,从某。会意字的各组成部分叫“意符”。会意的情况两种,后一种时代较晚,数量也少。比形象事在文字象形程度较高的时代,会意字是由它的形象来会意
15、。合字会意秦汉以后,汉字的象形性减弱,新的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义来会合成义的。歪,不正即是歪。尘,小土为尘。尖,上小下大即是尖。岩,山石为岩臬,出米为臬4、形声一一“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形符表示意义类属,声符表示读音分析形声字的术语:从某,某声。如:“梅”字,从木,每声.分析形声字应注意1,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脩、倏、宿、修-形符在右下角。颖、颍 形符在左下角。佞 形符点右下角。哀一一形符在中间。裹、裹、寰-声符在中间。徙、徒一一声符在右上角。辩、辨、瓣一一形符在中间。2,形符和声符的位置锦、钦 金是声符。钊、到一一刀是声符。视、祁-示是声符,和 禾是声符。
16、蚀 食是声符。孟 皿是声将。问、闷一一门是声符。3,省形和省声形声字形符省简的叫省形。形声字声符省简的叫省声。豪-从豕,高省声;融-从鬲,蠡省声;星 从晶省,生声;釜-从金省,父声;5、转注一一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分 为“主音”“主意”“主形”三派。6、假借一一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没有为它们专造字,而是从现有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三、汉字的演变对汉字的影响(一)汉字的演变汉字书体演变的主要线索: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二)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由篆书到篆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对汉字的影响有三个方面:1,汉字形体的简省或讹变2,汉字部首
17、形体的变化3,偏旁的混同四、汉字本义的探求(一)本文本义-个词诸多义项中有文献证明的相对最早的意义。(二)探求本义的方法探求本义,必须分析字体,引用文献.如“诛”字,有诛杀义,“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有谴责义,“于予与何诛?”有责求义,“诛展于徒人费,弗得J掌握汉字构件的意义特别要掌握意符的意义.从“直”的字都与头有关。如:颠 头 顶。“有马白颠J题 额 头。“即题黑齿J颜 额 头,也指颜面。“颜色憔悴J顾 回 头 看。“王顾左右而言他J当然,形符一般只表示字的意义属类,不能直接根据意符确定本义。但形符对意义的提示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字多义的情况下,根据形符可以找到本义。理有管理、道理、条理、治疗
18、、治玉等义。根 据 意 符“玉。可 知“治玉”为本义。如能掌握一批形声字常用的形符,对理解字义是很有帮助的。第五讲奉之战一、文字方面1、“师陈于搴”陈一一阵 古今字 列阵。搴一一鞍 异体字 这里是地名。2、“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翦 一 一 剪 通 假 字 剪 除,消灭。3、“旦辟左右J 辟一一避古今字避开。4、“韩厥使,定其右J 烷一一俯 异体字弯下身子。二、词汇方面1、“余病矣。”“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病,伤重。2、“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J 贯,穿入。3、“左轮朱殷J 朱殷,深红色。此处指车轮被血染红。4、“苟有险,余必下推车J 险,地势不平难行。5、“接甲执兵,固即死也J 接,穿
19、上。即,走向。6、“右 援 袍 而 鼓 援,接过来.鼓,击鼓,动词。7、“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J 逸,狂奔。败绩,军队崩溃。8、“三 周 华 不 注 周,遍,这里为动词,意为绕圆周。9、“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J 越,坠。毙,仆倒,倒下。10、“请寓乘寓,寄,托,“寓乘”即搭乘别人的车子。11、“骤健于木而止J 骤,旁边的马,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的两马叫“服”,在旁的两马叫“骏J12、“属当戎行J 属,时间副词,适,正好。当,担当,任职。13、“且惧奔辟而忝两君J 忝,辱。14、“摄官承乏。”摄,暂时代理任职。15、“郑周父御佐车J 佐,在旁辅佐,有“副”(与“正”相 对)
20、义。16、“载 齐 侯 以 免 免,免除祸患,这里指免于被俘。17、“赦之,以劝事君者J 劝,鼓励.三、语法方面1、词类活用(1)“马逸,不能止,师从之。”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停止。(2)“故 中 御 而 从 齐 侯 中,方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当中.(3)“从左右,皆肘之肘,名词用作动词,指用肘推撞。(4)“人不难以死免其君J 难,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难”,即“不把看 作 难 事 免,使动用法,“使 脱免于难”.2,被动句式(1)“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屐J “伤于矢”是 用 介 词“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式,即郤克被矢射伤.(2)“有一于此,将为戮乎?”“为戮”是用助动词“为”直接放在动词
21、前构成的被动句式,可理解成“被戮”.3、工义字词义辨析及:动词,追上,这里是被追上.例如:“故不能推车而及动词,到达,可以是具体到达某个地方,也可以是事情发展到某一地步.例如:“将及华泉,于 木 而 止J “流血及展J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连词,和。例如:“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以 介 词,表示凭借,用。例如:“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以肱击之 介词,表示凭借某种原因。例如:“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行为,相 当 于“而”。例如:“余折以御J “郑周父御佐车,宛莅为右,载齐侯以免J苟连词,表假设,相 当 于“如果”,“假如”。例如:“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J第六讲古书中
22、的用字 古今字、异体字(-)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写,就形成古今字,在 前 者 叫“古字”,在 后 者 叫“今字”。例如“莫”是古字,“暮”是今字。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汉字除表本义,还表引申和假借义。表词功能扩大后,为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原字为基础造出新字,来分担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 如“其”本义是畚箕。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成为它的最为常用意义。为了区别,原字增加意符“竹。造出了专门用承担“畚箕”义 项 的“箕”八“其”和“箕”在畚箕意义上形成古今字。3、古今字的意义关系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
23、况:(1)今字承担本义“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借用表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表示本义。(2)今字承担引申义“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取女人做妻。专 造“娶”字表示。“娶”承担引申义。“解”的本义是分割,引申为松懈,造“懈”来承担引申义。(3)今字承担假借义“齐”的本义为平,借 来 记 录“齐敬”的“齐”,表示对祖宗的崇敬。后 来 写 作“需二“薰”承担的假借义。“辟”本指法制,借 来 记 录“躲避”的“避,后 来 造“避”字承担假借义.(二)异体字1、什么是异体字音义全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
24、就不是异体字。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后分化成两个不同形体。古书中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分工明确。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结构不同如:泪,从水,从目;队从水,戾声.(2)构字部件不同如:睹,从目,者声;靓,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异体。从系,类声;从余,泉声。粮,从米,良声;1 a,从米,量声。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异体。迹,从孟,亦声;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变的异体字。(3)部件位置不同和-味;群S;鞍一一搴(三)繁简字1、什么是繁简字简化字以及与其相映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2、
25、必须注意:(1)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些来源于意义不同的同音字。如:“彳 叁”简 化 为“后”,兼有先后和君主两个功能。在阅读时需要辨析。(2)同形字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音义不相同的两个字。如:“朦”简 化 为“腊 本义指年终祭祀祖先鬼神,即朦祭。腊,本义为干肉。朦简化后,和“腊”混同。需要加以辨析。(3)两个字共简为一形有些简化字对应两个以上繁体。阅读时要判别代表的是哪个词.如 简 化 字“钟”对 应“虢两个繁体字。要辨析它是表容器还是表钟鼓.(四)假借字1、什么是假借字如果一个字所记录的词义不是本义或引申义,那么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专科 自学考试 重点难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