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理解专项检训练含答案.pdf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理解专项检训练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理解专项检训练含答案.pdf(1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课内外阅读专项练习课内阅读部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惠崇春江晚景篓蒿满地,正是河豚 0(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 为 画 的 题写的诗,歌咏了 时节的的美好时光。(3)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芦芽:芦苇的嫩芽。B.篓蒿:一种高大的树木。C.欲上:想逆江而上。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4)这是一首题画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谁)画的一幅描绘_ _ _ _ _ _的画。下面三幅图中,最 符 合 这 首 诗 大 意 的 是 (填序号)。(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0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6)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 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 燕子,沙 鸳鸯。(1)杜甫是 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2)绝句写的是一 季的景色,从“一,.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来。(3)先补充诗句,再找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动态与静态。写燕子是 态描写,写鸳鸯是 态描
3、写。(4)解释下面的词语。迟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泥融: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对诗中动态与静态的理解,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融”与“飞”的关联A.春雨润泥,泥土里的
4、虫子也开始活动了,燕子飞来飞去是想从泥土里找虫子吃。B.冰雪融化,泥土又软又湿,燕子飞来飞去是忙着衔泥筑窝。“暖”与“睡”的关联A.春日气候温暖,鸳鸯在沙里睡得更舒服。B.这里表现阳光强烈,把沙子也晒热了,鸳鸯不敢多活动,只好睡觉。(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O_,添得黄鹏四五声。1 .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 o3.从这首诗中的“”可 以 看 出 诗 人 描 写 的 季 节 是,从“可以看出天气十分晴朗。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途中 的心情。(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
5、时路,添得黄鹤四五声。(1)判断,对 的 打“,错 的 打“X”。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从“道中”看,诗人写出游,只 写 到“去”,并没有写到“回”。()(2)请找出诗中两处明显的对比,填写下面的内容。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 是 第 一 处 对 比:“梅 子 黄 时”正是江南 时节,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这是第二处对比:山 路 上 苍 翠 的 树 树,与 来 的 时 候 一 样 ,森林丛中传来,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3)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诗人的心情,判断。这首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
6、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诗 中“绿阴”和“黄鹏”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三衢山秀丽的景色。()黄鹏四五声”中 的“四五”是实写,表明黄鹏的叫声太少了。()(五)阅 读 课 文 燕子片段,完成练习。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1.用“”画出描写小燕子飞得非常快的词语。(1分)2.选段中把 比作 o (2分)3.小燕子飞行时的形态是 o (2分)4.这段话主要写了。(3分)(六)阅读课文 燕子片段,完成练习。二 三 月 的 春 日 里,轻 风 微 微 地 吹 拂 着,如 毛 的 细 雨 由 天
7、上 洒 落 着,千 条 万 条 的 柔 柳,红 的 白 的 黄 的 花,()的 草,()的 叶,都 像 赶 集 似 的 聚 拢 来,形 成 了 烂 漫 无 比 的 春 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 么 伶 俐 可 爱 的 小 燕 子,也 由 南 方 飞 来,加入这 光 彩 夺 目 的 图 画 中,为 春 光 平 添 了 许 多 生 趣。1 .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2 .画“”的 句 子 写 到 的 具 体 事 物 有:、o (6分)3 .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赶集()A.集合;聚集。B.集市。C.集子。4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写出了。5 .这段选文表达的意思是()(2,分)A.
8、花、草、树木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B.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C.小燕子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七)阅读课文 荷花片段,完成练习。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
9、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 .写 荷 叶 颜 色 的 词 语 是,写 荷 叶 形 状 的 词 语 是,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 o2 .对 画“”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真的变成了荷花,沐浴在阳光里B.“我”没有变成荷花,这只是“我”的想象3.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写。例: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蝴蝶飞过来,04.作者为什么说可以将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八)阅读课文 荷花片段,完成练习。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10、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写 荷 叶 颜 色 的 词 语 是,写 荷 叶 形 状 的 词 语 是,写荷叶多而密的词
11、语是。2.对 画“”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真的变成了荷花,沐浴在阳光里B.“我”没有变成荷花,这只是“我”的想象3.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写。例: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蝴蝶飞过来,O4.作者为什么说可以将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九)阅读课文 昆虫备忘录片段,完成练习。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y u n y u n)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x T qT )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
12、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L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2 .独角仙是 的一种之所以叫它独角仙,是因为.3 .短 文 第 二 自 然 段 介 绍 了 独 角 仙 的,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独角仙二、类文阅读部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小池 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南,早有蜻蜒立上头。(1)“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的意思是()。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尖尖”的意思是()。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3)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J”;没有描
13、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X”。泉 水()柳 枝()树 荫()荷 叶()荷 花()蝴 蝶()蜻 蜓()(4)写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思。(5)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注释】天街:京城的街道。这里指唐朝京城的街道。酥:这里形容初春细雨的润滑。绝胜:远远超过。1.这 首 诗 描 绘 的 是(地方)的早春景色。2.诗 人 认 为 一 年 中 最 好 的 时 光 是,从“”
14、这句诗可以看出来。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蝴蝶的文学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给花园;甚至于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地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汨汨地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黑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栩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在着的,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蝴蝶们也都栩栩地来临了。蝴蝶来了,偕来的是花的春天。当我们在和暖宜人的阳光下,走到一望无际的开放着
15、金黄色的花的莱田间,或 时,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翔着。一刻飞向这朵花,一刻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地扇动着。一群儿童们嬉笑着追逐在它们之后,见它们停下了,悄悄地便蹑足走近,等到他们走近时,蝴蝶却又态度闲,暇地舒翼飞开了。呵,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得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滥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在向前或向上发展。1 .下面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A.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的草地上 B.草地上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C.草地上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杂生着 D.杂生着野花的草地上无名的不可数的2 .第一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
16、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请你仿照提示词,按顺序写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大地泛绿 蝴蝶(舞I J I J -111,f 一、湖水粼粼I J V3 .下面哪一项描绘的画面与画“”的句子最接近?()A.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4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第一自然段中“不能名色的花”指的是没有名字、没有颜色的花。()(2)“蝴蝶来了,借来的是花的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蝴蝶是春的使者,与花为伴,给春天带来美丽和生机。()(3)“呵,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这句话照应了上文的“态度闲暇”这四个字。()(四)阅读短
17、文,完成练习。松 鼠(节选)布 丰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
18、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会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把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哼哼声。1 .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请 用“”在短文中画出来。(2分)2.下列语句体现了松鼠的什么特点?请选一选。(8分)A.敏 捷B.警 觉C.漂 亮D.聪明(1)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2)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3)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4)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短文两个自然段
19、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松鼠。第一自然段抓住了松鼠的特点来写,第二自然段抓住了松鼠 的特点来写。(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五色梅我家院子里养着许多花那盆枝繁叶茂的五色梅,我最喜欢。五色梅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是浅绿色的,后来逐渐变成了深绿色。它七月份长出花蕾,八月份开花,九月份怒放。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别致,一朵花是由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一把花雨伞。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上绿叶的衬托显得更好看了,远看就像一棵小树上落了几只小鸟,近看又好像几个小姑娘穿着一身的花衣裳,微风吹来,摇摇摆摆,美丽极了。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剪下一枝泡在水里,过几天,就会长出根,再把它拿出来,埋在.土
20、里,就会长成一株新的五色梅。它就是这样“传宗接代”的。五色梅的躯干是娇弱的,但谁要想借此欺负它,那无疑是自讨苦吃。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刚把五色梅买回家,我觉得好玩,上去要摸,奶奶急忙告诉我说“:别摸,茎上有刺,.会扎着的。我不在乎,把奶奶的话当耳旁风,用手一碰,坏了!许多小刺儿扎在了我的手上。这时我才知道,五 色梅看上去弱不禁风,可实际上它长了许多小刺儿在保护自己呢!我爱五色梅,我爱它娇美的姿态,我爱它迎着风霜不畏秋寒的傲骨,我爱它不择条件、不屈不挠的旺盛生命力。(有改动)L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里。(4分)(1)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2)在困难或恶势力面
21、前不屈服,不退缩。()2 .短文在介绍五色梅时,先写了五色梅的 和,接着写五色梅有最后写了五色梅善于保护自己。(3分)3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 分)4 .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并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答案一、课内阅读部分(一)(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芽短欲上时(2)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早春江景示例: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早春(3)B (4)惠崇 江南早春景色(5)A (6)B(二)(1)唐 诗圣(2)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融飞;暖睡;动;静(4)春日 这里指泥土变湿软(5)B;A(6)面对春天的无限喜悦(三)1.小 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2.
22、宋 曾几3.梅子黄时,初夏 日日晴 4.欢乐愉悦(四)J X(2)梅雨日日晴 浓密几声黄鹏的欢鸣J J X(五)1.叽 的 一 声 2.小燕子的尾巴 剪刀3 .斜 飞 4.小燕子在空中飞行时的姿态和飞行速度快(六)八、1.青 绿 2.花 草 叶 3.B4 .春天的生机勃勃 5.C(七)1 .碧绿 圆盘 挨挨挤挤 2.B 3.邀请我参加跳舞晚会4.因为荷花非常美丽,而且是真实存在的景象,所以可以将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A)1.(1)碧绿(2)圆盘(3)挨挨挤挤 2.B 3.邀请我参加跳舞晚会4.因为荷花非常美丽,而且是真实存在的景象,所以可以将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九)1.y u
23、 n q i2 .甲虫 它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3 .外 形(外观、样子)力气很大二、类文阅读部分(一)(1)C (2)B (3)V X V V X X V(4)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5)我体会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1)京城街道(2)春天最是一年春好处(3)京城街市上空细雨纷纷,雨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看草色青青近看却显得稀疏零星。(三)1.A 2.溪流淙淙汨汨各色花开3.B 4.(1)X (2)V (3)V(四)1 .画: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2 .(1)C (2)A (3)D
24、(4)B3 .外 形 生 活 习 性(五)1 .(1)弱不禁风(2)不屈不挠2 .生长过程花的颜色 顽强的生命力3 .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上绿叶的衬托显得更好看了,远看就像一棵小树上落了几只小鸟,近看又好像几个小姑娘穿着一身的花衣裳,微风吹来,摇摇摆摆,美丽极了。4 .短文最后一段。体会到了五色梅不但样子娇美,而且有顽强的生命力。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二单元课内外阅读专项练习一、课内阅读部分(一)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宋人有 o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按原文填空。2 .解释下列字。走:o 冀:O因:O 释:O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
25、国笑。”这句话的意思是4 .文中的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5.这是一个 故事,题 目 是 。这样的故事还有(二)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本 文 选 自()。A.战国策 B.韩非子 C.山海经(2)成 语()出自这则文言文。(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解疑释惑 B.冰释前嫌 C.手不释卷(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 上“”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单元 阅读 理解 专项 训练 答案
限制150内